摘 要:農村信用社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的主力軍,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證,也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及時發現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的缺位,加強農村信用社制度的完善和創新,補充和改善內部控制以應對新條件下的各種挑戰,是農村信用社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0.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158-0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信用社得到空前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經濟案件呈現多發的態勢。有效防范和遏制該類經濟案件,成為當前信用社保障經營安全、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焦點問題。縱觀所發生的經濟案件,具有內部作案多、隱蔽性增強,作案筆數多、持續時間長,要害崗位發案多、以挪用詐騙為主,作案的方式與手段都有翻新等特點。綜合分析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主要在于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機制缺失。
一、目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出臺制度過于繁雜
有時舊的制度尚未廢止,新制度又出臺,且制度之間互相抵觸。當前農村信用社各類規章制度、規定種類繁多,有些舊制度可執行性差,已明顯過時,不能與時俱進,但由于種種原因依舊存在。如某信用社存款主管部門曾出臺一項規定:不允許為上市公司辦理一年以上定期存款,但并未將該項規定及時通知到其他職能部門,其IT系統中也未將該項業務關閉,因此在該規定出臺后,該種存款余額仍然在增長。
(二)對內部控制缺乏正確的認識和評估
當前基層農村信用合作社雖然對內部控制工作很重視,但概念界定卻不清楚,認為內部控制就是管理或者說可以代替管理。所謂經營過程就是通過規劃、執行及監督等基本的管理過程對企業加以管理。而內部控制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部分,與經營管理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駕于企業管理的基本活動之上,它使經營達到預期的效果并監督企業經營過程的持續進行。內部控制屬于管理的范疇,僅僅是管理的一種工具,并不能取代管理。
(三)管理觀念偏差,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認識偏差,主要表現在:經營上重規模擴張、輕風險防范;用人上重業務能力、輕道德品行;管理上重任務考核、輕思想教育。導致職工精神思想渙散,職業道德匱乏,法律意識淡薄,責任觀念低下,同時也給員工的工作目標選擇和人生價值取向形成了誤導。領導者不夠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不重視精神激勵,管理上觀念陳舊,選用員工任人唯親,有能力的員工得不到重用。
(四)績效考核存在缺陷
績效考評控制不能科學的設置考核指標體系,績效考核指標不能反映員工的真實工作績效。其指標側重于業務發展指標,對員工日常工作質量考核并未設定明確的量化標準,一般是對員工下達營銷任務,著重考核業務發展和創利能力。不同員工之間技術含量和工作量難易程度差距非常大,但員工卻不會因為工作質量高或工作量大收入就增多,這就導致“干多干少一個樣”、“能不干就不干”等觀念在員工中滋生。同時,相應的懲罰措施跟不上,使員工存在僥幸心理,大大增大了經營風險。
(五)內部審計部門作用發揮不夠,有效性需提高
根據《商業銀行法》對銀行內部審計基本職能的認定,農村信用社的內部審計應是農村信用社一種獨立的評價。內部審計師負責檢查和評價其內部控制系統,并擁有建議和咨詢職能。內部審計部門應當通過對信用社內部各部門及分支機構定期專項審核,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及各項政策的執行情況,發現內部控制的缺陷,向管理層報告,同時根據專業知識和職業判斷,提出改進內部控制的建議。
二、內部控制存在問題成因分析
農村信用社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究其根源,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和前提,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控制環境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措施的貫徹和執行以及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然而,多數農村信用社缺乏對控制環境的認識和重視。在公司治理結構上,只是設置了形式上的公司治理結構,未能真正發揮各項機構的職能。
(二)商業化起步晚,內部控制經驗匾乏
雖然我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成立了農村信用社,但是直到1996年國務院決定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脫鉤開始,農村信用社才真正走向合作辦社的道路。商業化起步比較晚、程度不高,且商業化改革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部控制被放在業務發展的次要位置,就是所謂的“內部控制要為業務發展服務”、“內部控制要服從于業務發展需要”,因內部控制長期得不到足夠重視,導致風險管理欠缺,在實施內部控制時常常效率低下,內部控制經驗匾乏。
(三)內部審計威懾力不能充分體現
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部門在本級高級管理層領導下開展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即使發現了違規問題不少,但往往因為種種原因,最終發現的問題人為掩蓋,責任終究不能到位,不能向責任人問責。各種違規行為因得不到應有的處罰,使員工心存僥幸,內部審計失去了其應有的威懾力。
三、完善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的幾點建議
內部控制是一個貫穿企業的有機系統,農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要從自身基礎薄弱、潛在風險大的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內控機制建設工作。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是金融機構防范經營風險、保證經營安全的內因,是對風險進行自我管理和控制的關鍵,也是銀行機構提高競爭能力的核心內容。
(一)加強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
1.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基層農村信用社在設置組織機構時,雖然不能面面俱到求得各項職能部門齊全,但核心職能部門不得缺失,而應充分注意部門之間職能的科學劃分,做到高效、協調,以確保控制目標的實現。
2.提高管理者素質,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政策。管理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行為,進而影響到內部控制的效果。管理者應具備相應的素質和職業道德,頒布書面的行為準則,對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企業應充分重視招聘環節的重要性,嚴把入口關,保證企業錄用員工的整體素質,加強員工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訓。
3.培養企業文化,營建內控氛圍。農村信用社應培養并傳播一種正確的、適合發展并結合員工實際情況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影響著企業的內控制度的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應建立在共同的倫理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只有當企業中的每一位員工信仰明確,思想鮮明,在整個企業形成一種內控氛圍,內部控制才更有實效。企業應該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引導人們正確地履行責任,實現企業的目標,將外來的壓力變成企業內生的動力。
(二)強化控制活動
1.當前農村信用社要做好控制活動,對業務處理進行監督 控制活動的重點是:(1)職責劃分。進行全面的職責劃分可以防止欺騙性的活動發生或未被查處,管理層可以多個人之間分配工作的方式來實現控制目標。對于每一筆交易職責劃分清楚,降低舞弊風險,同時減少出現差錯的可能性。(2)實物控制。大力開展實物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偷盜或未經許可就獲得使用,實物控制還包括使用保險箱儲存現金和重要文件,為大樓設置門禁系統,多重防護措施,確保其安全。(3)調節和業績復核。執行調節的人員及時發現新老數據不同的差異,并且在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管理層及時將目前的業績和預算與前幾期的相比較,對其中差異進行調查,并采取糾正行動。同時,對下一年業務收支進行科學、合理預測,每季度開展財務分析,科學預測經營動向,為經營決策者提供最為準確的參考依據。(4)會計和計算。建立完善的會計系統可以控制不應有的錯誤發生,依靠會計記錄能夠追蹤每項交易。會計專業人員要及時培訓新業務,以降低風險。(5)監督和監察控制。通過不斷地監察活動,不斷對內部控制系統的表現情況做出評估。內部控制如有缺陷,應當及時向上級報告。建立持續監察的程序,并且實時執行,根據改變做出調整。
2.建立內部控制激勵約束機制,提高內部控制執行力
激勵約束機制是在員工目標責任明確的前提、借助績效考核制度、激勵約束員工行為一整套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激勵約束機制,主要從以下方面來思考:一是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管理獎懲制度。采用年薪、福利、經營者持股、股票期權長期激勵、聲譽激勵、地位激勵、晉升激勵等多種方式,對內部控制管理好的部門和員工給予表彰和獎勵,使表現優秀人員享受成就感,起到帶動輻射作用。二是將內部控制管理成效與考評機制相結合。把企業內控管理成效納入管理人員考核,并與干部任用、薪酬相掛鉤。三是實行嚴格的內部控制問責制,建立起覆蓋每個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責任追究體系。各級管理人員違規必懲、失職問責;員工按照崗位進行責任認定和追究,責任劃分清楚,懲罰適度。
3.建立風險預警監測機制
面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要想在大浪淘沙中站住腳,就必須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縱觀每起經濟案件,無不與風險防范意識淡薄、規章制度落實不徹底、監督檢查不到位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與職業道德教育,嚴格現有規章制度的落實。農村信用社強化內部控制必須加強防范意識教育,把現有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到位。要根據不同業務的性質、特點和要求,設置不同的科學的風險預警監測指標,通過收集業務部門真實、完整、準確、全面的數據資料,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形式,對業務經營中金融風險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及時反映信用社在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及經營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為預防和處置風險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三、完善內部審計體系,提高內部控制質量
(一)改進監督管理機制,完善內控機制
會計是現代企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健全的會計程序不僅可以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在提高企業經濟利益、保證市場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會計部門的合理設置對完善其會計監督體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強責任監督制度,針對員工違反會計制度現象要嚴格處罰,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建立自上而下的會計委派制度,既有利于強化信用社會計監督職能,還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和遏制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另外,改進農村信用社會計管理的對策及建議,根據金融監管要求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方向。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根據客觀現實要求,切實改進和完善會計管理。
(二)建立獨立高效的監控隊伍,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內部審計隊伍,將業務精、作風實、責任心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稽核隊伍中來,為審計工作打牢基礎。對審計人員定期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崗位業務培訓,提高內部審計工作層次和質量。完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體系,建立具有獨立性、權威性的監督檢查機構。構筑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嚴格按照《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的規定實現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管理由“自律性”向“強制型”提升。
(三)建立充分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內部監督體系
建立良好的內部監督體系,實行內部控制全方位管理,在業務職能相關部門之間建立程序約束、權力制衡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崗位之間、部門之間以及員工之間的相互監督制約。對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信用社主任、重要崗位人員,通過實行輪崗、換崗、離任審計等,強化監督約束機制,使內部控制建設真正落實到位。此外,還要正確處理授權與監督的關系、信任與崗位制約關系以防腐敗出現。內部控制監督職責,層層抓落實,對一線人員、信用社主任、主辦會計等檢查要詳細記錄,作為績效考量的指標。監督過程中,既要注重崗位間交換性監督,也要補充起領導人員的不定期抽查監督和上級部門“回頭看”監督,多筑幾道監督防線,確保萬無一失。
參考文獻:
[1] 李思哲.淺談企業內部控制[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6,(2).
[2] 劉靜.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幾點建議[J].財務與會計,2006,(11).
[3] 張建波.農村信用社內部人控制問題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09,(12).
[4]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195—200.
[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