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希臘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民族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并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但是為什么在古希臘歷史上卻出現了城邦的殖民擴張的浪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土地的貧瘠、氣候的惡劣以及在遭遇自然災害或是人口過剩以及階級矛盾尖銳等情況下,古希臘人便開始了對遙遠的甚至是未知的領域進行積極的探索。其原因可謂是多種多樣的。
關鍵詞:文明古國;殖民浪潮;古希臘;殖民擴張
中圖分類號:K1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241-02
古希臘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希臘人在其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為人類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遺產。古希臘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幾經變遷,于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也就是希臘歷史上的古風時代,開始向海外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殖民浪潮。他們揚帆遠渡,其活動范圍不斷擴大,主要包括今天的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各島嶼。他們的足跡遍及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給地中海許多地區鑲上一層薄邊,在大陸的邊緣撒下了諸多希臘城邦。這些城邦雖然叫殖民地,但它們和19世紀的殖民地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城邦和希臘本土并無多大聯系,具有獨立的主權,只是在禮節上尊其為母邦。殖民子邦與母邦屬于同一民族,有共同的文化和相似的社會制度,在政治上、經濟上基本平等,而不是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系。每一個海外殖民地和本土的所有國家,各自按著當地的資源、交通條件和它們自己的歷史傳統,經營著多種多樣的經濟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希臘城邦殖民活動蓬勃發展的?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不足和人口過剩。希臘主要由一片狹小貧瘠的半島組成,四分之三的國土是山地,可耕地面積只有八分之一,崎嶇的山崖間,有少量的適宜耕種的土地。在那里,薄薄的一層泥土下面就是堅硬的巖石。柏拉圖這樣評論希臘:9000年(虛指的數字)的風暴將希臘半島的泥土不斷吹入海底。如今所剩的只是土地的殘骸。正如一個身體被疾病耗干,只剩下骨頭的病人,它肥沃的土地已經消失,只剩下了土地的骨架。在這片土地上,身體強壯的農夫日復一日地耕作,所獲得的也僅能果腹。希臘人的標準伙食是:一個洋蔥、一個魚頭、三顆橄欖。一旦人口增加或遭遇到自然災害,城邦就會難以承擔,唯一的出路就是到外面尋找出路——向外殖民。可以說希臘貧瘠的土地、惡劣的氣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希臘的發展,但是卻無法阻止希臘發展的腳步。廣闊的藍色賦予了它自由,緩解了它的貧窮。幾百年來,貧窮的希臘人駕駛著簡易的船舶,在地中海四處游弋,建立了許多的殖民地。在希臘人的國民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確定的形式,并且升到了最重要的地位。殖民地靠近海洋,而且只有靠著海洋才能和它們的母邦往來。它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獨立,以及它們本身的存在,都需要有強大的船隊。遠在雅典掌握希臘諸海的霸權以前,科林斯、優卑亞的卡爾西斯、米利都、佛西亞、羅陀斯、敘拉古、塔林頓(意大利南端)和馬賽,便都已有強大的商業艦隊和武裝艦隊。
海上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達,反過來又對希臘各殖民地城邦和本土諸國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使本土古老的自然經濟快速轉變為商品貨幣經濟,也使某些“單一經濟”的殖民城邦擴大多種經營,逐漸自給自足。以雅典為例,雅典本以糧作農業為主,大移民中及其后來逐漸發展更加適宜于其氣候、土壤條件的葡萄、橄欖、果樹及其他園圃農業,糧食逐漸靠進口。油和酒的大量生產需要容器,因此又促進了陶器業的發展。雅典的陶器不久就超過了科林斯。米利都、科林斯、卡爾西斯等工商業城邦,糧食原料供給充分了,使它們工商業的發展更加迅速。與此相反,有些殖民城邦建立之初,雖只是個商站,但由于附近農業資源豐富,隨著人口的增多,就開始兼營農業。它們逐漸發展成為自給自足的共同體,對母邦的依賴日益減少而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城邦。
殖民活動的第二個原因是,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的政治集團被迫出走海外,謀求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一部分當政的土地貴族,利用權勢取得了財富,同時也出現了貴族以外的工商業的富裕階層,而他們是被摒除于政權之外的。政治權力的分配和各階級實際力量的對比之間,出現了矛盾,而且這種矛盾日益加重。貴族加深了對平民群眾的剝削,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加劇。此外,還有平原、山區和海岸三大區之間的矛盾。各邦統治階級對付新形勢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同。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在希臘本土,同屬于多里安人的國家科林斯、麥加拉、西息溫在新形勢下大舉移民海外,發展工商業。本邦內部發生劇烈的社會變革,僭主興起,推翻貴族,解放農奴等。經過貧民和貴族的不斷斗爭,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制達到極盛。其中,陶片放逐法的發明,即是民主制的體現。同時,被放逐的貴族也加入到了殖民者的行列,增強了殖民隊伍的力量。
第三種原因是一些工商業者為擴大經營范圍,到海外開拓新的商品市場或原料產地。黑海西端的馬爾馬拉海上諸希臘人殖民城邦、黑海北岸南俄海濱以刻赤海峽上旁提卡彭為首的星羅棋布于大河入海口上的一批希臘人城邦,向米利都等小亞細亞工商業城邦以及雅典等輸出南俄草原上斯切仃斯的糧食,同時,這些地方也是希臘工業品和橄欖、葡萄灑的重要市場。
第四種原因是避難移民。有些希臘城邦或某些城邦中的一部分希臘人,寧愿移居他處,也不愿意納貢稱臣,屈居藩屬地位。佛西亞在呂底亞侵入時(公元前600年)大群人揚帆西去,建立了“遠西”的馬薩利亞殖民地,不久,又移居到科西嘉島上。當波斯人征服該邦時,又有一部分佛西亞人避居到科西嘉殖民地。提奧斯則全城都上了船,在色雷斯海岸建立了阿布提拉城。像這類的避難移民只是公元前6世紀以前希臘大移民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五種原因是一些欠債的、失地的、無法維持生存而出外謀生的農民也加入到殖民活動的隊伍當中?!埃ㄑ诺涞模┴毭癯錾硪约八麄兊钠拮觾号聦嵣隙汲蔀楦蝗说呐`;他們被稱為‘被護民’和‘六一漢’(按史家均釋為須交農產品收獲5/6的分成佃農),因為他們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納租,而全國土地都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如果他們交不起租,那么他們自身和他們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債務人的人身為擔保,這樣的習慣一直流行到棱倫時代為止。”貴族不僅壟斷宗教、行政、軍事、司法等一切大權,還在經濟領域對平民進行殘酷剝削,進行放高利貸和土地兼并,使大量平民無法生存而淪為債務奴隸。公元前632年,發生了“基倫暴動”??梢娧诺淦矫竦纳钊遮吘狡?。其中一部分平民隨著殖民的大軍尋找新的生機。
羅馬人辛尼加對希臘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作了下列評述,“有的是遭敵人侵略,城池被毀壞,物品被搶光,被迫流落出走的;有的是由于內戰而被驅逐出境的;有的是由于人口過多,為了減輕負擔出走的;有的是由于瘟疫、地震或不幸土地遭到難以克服的天災而離鄉的;另有一些人則是由于受到外方土地肥沃景物美妙等夸大傳說的誘惑而出走的。”
參考文獻:
[1] 顧準.希臘城邦制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2] J.B.伯里.希臘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 徐曉旭.古代希臘城邦的形成[J].史學集刊,2008,(3).
[4] 裴雯.古代時期希臘殖民的主要原因及其經濟后果[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
[5] 黃洋.古代希臘土地私有制的確立與城邦的形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
[6] 郭小凌.希臘軍制的變革與城邦危機[J].世界歷史,1991,(6).
Discussion about the colonial expansion reason of the ancient Greece city-state
CUI-Yan-hua
(Society and history college,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The ancient Greece is one of the ancient countries of civilization of world, its race is in exist and develop process backlog many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created the brilliant culture, but why on ancient Greece history but the wave tide that appeared the city nation to colonize to extend.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mainly the land, bad weather of the poor and unproductiv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ffering self-contradict sharp etc. of natural disaster or overpopulations and ranks, the ancient Greek started then to faraway even is an unknown realm to carry on the aggressive quest.Its reason is varied it may be said.
Key words: ancient civilized countries; colonial wave;ocean; city-state; colonial expansion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