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裝產業一直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的供應鏈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研究分析供應鏈危機誘因的基礎上建立預警指標體系,并以此為依據構建了預警模型;同時,將模型應用于實證企業,在對預警模型進行可操作性檢驗的同時發揮模型的預警作用。
關鍵詞: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020-03
我國是服裝出口大國,服裝出口貿易是我國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的供應鏈運營大多受到威脅,供應鏈危機管理已備受廣大研究者的關注。
一、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指標體系構建
本研究在大量閱讀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運作和外貿服裝生產企業運營風險等文獻,并在對有代表性的外貿服裝生產企業進行調研、征詢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將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的誘因進行假設,然后將假設誘因運用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篩選,依據有效誘因設計了如表1所示的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指標體系。
二、建立基于AHP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一)運用AHP法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運用AHP 法,可首先把決策問題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再把這些組成部分按屬性分為若干組,以形成不同的層次。運用AHP法,在明確分析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誘因的基礎上,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二)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建立遞階層次結構以后,層次之間元素的隸屬關系就進一步明確了。構造判斷矩陣時,針對層次結構中每一層次元素的重要性,利用T.L. Satty教授提出的1—9標度法,引入基數1,2,…,9及其倒數作為標度,由專家打分。對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誘因的每一層次中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最后得到判斷矩陣。
(三)確定指標相對權重
根據兩兩比較得到判斷矩陣,首先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經正規化后使其滿足,則特征向量即為各指標的權重向量。具體特征向量與最大特征值的計算方法為:將判斷矩陣的元素按行相乘;將所得開n次方根(n 為判斷矩陣階數);然后將方根向量歸一化,即得特征向量;其最大特征值為。在得到最大特征值后,要進行一致性檢驗,計算其一致性指標。然后引入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對于不同的階數, RI具體取值如表 2 所示。
最后,計算一致性比例,當時,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層次單排序結束之后,需進行元素的權重總排序。計算時將上一層次元素分別作為下一層次各元素間相互比較的準則,即可得到下層元素相對于上層元素的權重比例。然后根據上一層次的總排序和下層每一層次下的單排序用上層元素的組合權重進行加權,便得到下層元素相對于整個上層元素的權重比例,即權重的總排序。
層次總排序的結果也需進行一致性檢驗。CI為層次總排序一致性指標;RI為層次總排序隨機一致性指標;CR為層次總排序隨機的一致性比例。其中,,, CIi和RIi分別為與Bi相對應的C層次中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及隨機一致性指標。則,當CR<0.1時,可以認為層次總排序滿足滿意的一致性。
(四)建立評價等級集
通常情況下,欲綜合評價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警度情況,需建立評價等級集。根據評價目標的性質,評語等級個數一般要大于4個而不少于9個。因此,本研究根據模糊綜合評價的具體理論基礎,所建立的評價等級集如下:V={v1,v2,v3,v4,v5}={優秀,良好,一般,輕警,重警}。
(五)確定評價隸屬矩陣
隸屬函數是指經過數學方法的處理,確定指標值屬于優秀、良好、一般、輕警、重警各等級比重的方法。對于定性指標而言,隸屬函數指專家對某一評價指標隸屬的等級做出判斷后,將評判該評價指標隸屬于某等級的人數與全部評判人數做以比較,便得到該評價指標的隸屬值向量;對于定量指標,需要邀請多位專家,將按照定量方式計算得到的數據與本文選定的評價標準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然后進行客觀的打分。在確定各指標屬于何等級時要遵循最大隸屬度原則。
(六)運用預警模型進行評價
1.單因素評價
用評價隸屬矩陣乘以各因素的權重即可,計算過程為:Z=W#8226;R。
2.模糊綜合評價
將指標的隸屬向量按照順序組合便可得到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的模糊評價矩陣R。再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的計算公式Z=W#8226;R,便得到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模糊綜合評價向量Z。
三、預警模型在實證企業中的應用
為了對中小型外貿服裝生產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模型進行可操作性檢驗以及發揮模型的危機預警作用,本研究選擇山東海陽合興制衣有限公司作為實證企業進行評價。按照預警模型中篩選出的指標,廣泛收集海陽合興制衣有限公司的相關數據,運算整理得出(表3):
首先,利用公式,根據實證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模型中準則層四個層面的因素分別進行單因素評價。
在供應鏈上游原材料供應層面,其模糊評價向量得出的過程如下: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海陽合興制衣有限公司的供應鏈上游原材料供應狀況屬于“良好”等級。
同理,可得其他層面ZB=(0.0783,0.2067,0.1134,0.0402,
0.0124),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海陽合興制衣有限公司企業自身運營狀況屬于“良好”等級;ZC=(0.0298,0.0938,0.1315,
0.0236,0),公司供應鏈下游服裝出口及銷售情況屬于“一般”等級;ZD=(0.0271,0.0398,0.0877,0.0213,0.0034),公司供應鏈整體層面情況屬于“一般”等級。
對企業供應鏈危機警度進行綜合評價:
按照最大隸屬度原則,實證企業——山東海陽合興制衣有限公司的供應鏈運營屬于“良好”狀況。
四、提升實證企業供應鏈危機抵御能力的對策建議
根據以上對實證企業供應鏈危機預警的評價結果,對企業的供應鏈運營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一)加大技術投入與支持推進企業技術創新
由于服裝產品生命周期較短,顧客對款式的需求具有時間效應,這就需要實證企業能夠不斷加大技術支持力度,加強技術創新,使企業的供應鏈對款式的流行有較敏感的感知和較快速的反應。
(二)通過促進企業內部整合提升企業和產品競爭力
限于實證企業規模和經營實力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往往競爭力不具有比較優勢。面對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國際和國內環境,企業欲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必須注重內部整合,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進而生產創造出具有強有力競爭優勢的產品。
(三)實行信用機制、建立企業合作聯盟
企業之間的信用是保證企業供應鏈高效運營的基礎,合作企業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能夠保證企業的長久合作。因此,實證企業應與供應鏈中其他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供應鏈中企業之間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是供應鏈成功運作、危機防范的重要條件。
(四)優化庫存管理,進而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
為了消除銷售過程中的供應限制,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企業應不斷優化庫存管理水平。同時,為了保證時效性較強的服裝產品能夠在供應鏈上快速地流轉,需要對企業的物流管理進行較嚴格的要求,在貨物的運送過程中要進行實時的監控,時時反饋。
參考文獻:
[1] 馬麗娟.供應鏈風險研究概述[J].現代商貿工業,2010,(4):45-48.
[2] 李植.基于風險傳導模式的供應鏈風險識別研究[J].中國商貿,2010,(20):95—97.
[3] 王海燕,張岐山.外因誘發的供應鏈危機管理思路及框架探索[J].福州大學學報,2009,(6):10-13.
[4] 楊進一.后配額時代我國服裝業出口面臨的挑戰和對策建議[J].國際經貿,2007,(10):29-31.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