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要素稟賦結構、產業結構及貿易結構三者之間的關系出發,看出要素稟賦結構升級不但決定著產業結構升級和貿易結構升級,而且能促進產業鏈延伸,進而對走出“比較優勢陷阱”起著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要素稟賦結構;產業結構;貿易結構;比較優勢陷阱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177-02
在國際貿易的理論中,從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絕對優勢理論到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比較優勢理論,再到赫克歇爾(ELI. Heckscher)與俄林(Bertil Ohlin)提出的要素稟賦理論(H-O模型),都主張立足于本國的有利方面去生產和出口產品。
然而在當今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一國的比較優勢已不再僅僅體現為一個具體的產業或行業及特定的產品,而更多的是在整個價值創造鏈條上的環節或工序上要素稟賦的投入 [1] 130-133。過去單純地依靠原始的比較優勢或者要素稟賦(如各種資源的豐裕程度)來定位一國對外貿易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已受到不少質疑 [2,3] 19-44,20-26。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單純地依靠“比較優勢”很可能使得一國在國際貿易中陷入“比較優勢陷阱”當中,即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貿易中,以勞動密集型和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國家總是處于不利地位 [3] 21。
一、要素稟賦結構、產業結構、貿易結構之間的關系
要素稟賦結構指經濟發展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比例關系,當主要研究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時,要素稟賦結構升級就是資本相對勞動越來越豐富、或者說資本的深化過程 [5] 96。
首先,要素稟賦結構對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有著始發性地決定和制約作用。一方面,從要素稟賦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關系來看,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實際上是其生產要素稟賦及其利用方式的綜合反映 [4] 67,產業結構內生于要素結構且隨著要素結構升級而升級 [5] 94;另一方面,在國際貿易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始發因素上,比較優勢是貿易的基本動力,而要素稟賦與技術差異是決定國際分工方式與貿易結構的主要因素 [6] 51。
其次,產業結構決定著貿易結構,而對外貿易的發展對產業結構的改善有著反向作用。產業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之間是一個“原像”與“鏡像”的關系,對外貿易只不過是產業結構在空間范圍上的擴展 [4] 66;同時,一般情況下,對外貿易能有效地帶動產業結構升級 [6] 69。
綜上所述,可將三者的關系用圖1表示出來。從中可以看出,產業結構實質上是要素稟賦結構對貿易結構的一條迂回決定途徑。
二、我國要素稟賦結構下的產業結構及貿易結構現狀
人口多、底子薄在相當長的階段都還是我國要素稟賦的基本特征 [6] 51。然而,盡管我國目前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這一比較優勢,但是這些比較優勢在國際競爭中不具有競爭優勢 [3] 22。于是,我國當前的要素稟賦特征決定著我國產業結構仍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進而決定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結構,從而導致我國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低端環節(如加工組裝環節等)。這充分體現在發達國家的“微笑曲線”和發展中國家的“苦笑曲線”上(圖2)。
這種僅限于初始要素稟賦優勢的貿易模式使得我國絕大部分參與對外貿易的企業都扎堆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部門,進而大部分都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低端環節上,而在外的“兩頭”往往都是附加值高的環節,這就導致了發達國家“微笑曲線”與發展中國家“苦笑曲線”的產生。此外,我國現今加工貿易在國內的產業鏈條延伸緩慢甚至出現了“凝滯化”傾向,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國加工貿易陷入了“比較優勢陷阱”,即本質上是一種勞動力要素貿易的加工貿易面臨著勞動力無限供給從而缺乏進行升級轉型的內在動力 [4] 72。
三、走出“比較優勢陷阱”的關鍵在于要素稟賦結構升級
由前文分析知,要素稟賦結構決定了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故要素稟賦結構的升級必然會促進產業結構及貿易結構的升級。我國“比較優勢陷阱”的產生,淺顯地說,就是“死守”勞動這一具有比較優勢要素而“不思進取”,以致勞動密集型企業扎堆且絕大部分擁擠在全球產業鏈的低端環節。這樣的產業分布必然會導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長期落后于發達國家,同時還易受全球商業周期和經濟危機的影響——現今我國眾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倒閉便是例證;而消除這些由“比較優勢陷阱”帶來的種種弊端的關鍵則在于加快要素稟賦結構升級的步伐。
首先,積極引進外商直接投資(FDI),提高我國資本的豐裕程度。FDI的注入不但有利于緩解我國資本稀缺的制約,加快我國資本深化的進程,還能增進我國承接國際中高端產業轉移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積極有效地引導國外資本流向國內中高端行業還利于吸收國外較為先進的生產與管理技術,其外溢效應還能刺激國內中高端產業的發展。
其次,加大研究開發(RD)及高等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提升我國的人力資本存量和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增強本國產業向中高端領域邁進的后勁。
再次,完善要素市場,提高其對資本、勞動等要素的配置效率,強化其提升要素質量的內在機制,以求要素稟賦結構在一個良好的載體中實現優化升級。
總之,要素稟賦結構的變動必然會對不同產業的相對成本產生影響,進而導致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變動?;诖?,我國企業方能由中間的低端環節向兩頭的高附加值環節進軍,進而使得“苦笑曲線”逐漸變平(圖2),于是產業鏈也將逐步向兩端延伸,最終逐漸走出“比較優勢陷阱”。
參考文獻:
[1] 郭炳南,黃太洋.比較優勢、全球價值分工與中國產業升級[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6):130-133.
[2] 楊小凱,張永生.新貿易理論、比較利益理論及其經驗研究的新成果:文獻綜述[J].經濟學(季刊),2001,(1):19-44.
[3] 洪銀興.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兼論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理論的缺陷[J].經濟研究,1997,(6):20-26.
[4] 袁欣.中國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鏡像”與“原像”的背離[J].經濟學家,2010,(6):67-73.
[5] 徐朝陽,林毅夫.發展戰略與經濟增長[J].中國社會科學,2010,(3):94-108.
[6] 鞠建東,林毅夫,王勇.要素稟賦、專業化分工、貿易的理論與實證——與楊小凱、張永生商榷[J].經濟學(季刊),2004,(1):27-54.
[7] 馬紅旗.我國制造業垂直專業化生產與全球價值鏈升級的關系研究——基于全球價值鏈治理理論視角[D].重慶:重慶大學,2010:20.
Promoting the industry chain extension with the main factor gift the structure upgrade:
Going out\"the comparison advantage trap\"
XU Chun-hua
(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Guangdong foreign language and foreign trade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ree relations between setting out from the main factor gift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trade structure, thinking that the main factor gift structure upgrade not only decid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and the trade structure upgrades,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industry chain extend, then going out\" the comparison advantage trap\" to rise important function and meaning.
Key words: main factor gift the structure upgrade; industry structure; trade structure;comparison advantage trap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