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抓住當前高鐵對地方經濟的影響這一重要經濟現象的同時,分析了高鐵對三個省區的經濟效應。同時,從加強城市建設、發展生態旅游、做好產業布局、強化制度創新、完善交通網絡等方面提出了應對高鐵經濟挑戰的對策,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鐵經濟;同城效應;輻射效應;產業承接與轉移效應
中圖分類號:F53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059-02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速鐵路的超常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的升級。與此同時,以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制造技術和材料科學等為代表的當代高新技術在鐵路行業的廣泛運用,也使我國鐵路運輸在高速、重載等方面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就目前進程而言,高速列車很有機會成為我國高技術裝備制造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運營里程達1 068.6公里的武廣高鐵,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運營。在這條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長、時速最高無砟軌道客運專線正式亮相之時,粵湘鄂三小時經濟圈亦正式落成。所謂“高鐵一響,黃金萬兩”,武廣高鐵帶來的經濟意義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同城效應”。根據城市斷裂點理論,一個城市對周圍地區的吸引力與它們的規模成正比,與其的距離成反比。即大城市的影響和輻射在300公里處有一個斷裂點,在這個斷裂點上需要產生一個新的城市,才能很好地連接這兩個省區的經濟。全線長約1 068.8公里,途經200多座隧道。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最高時速394公里/小時,投資總額1 166億元人民幣,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的武廣高鐵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從武漢到廣州只有2小時46分,湘粵鄂三省從此步入了三小時經濟圈。
武廣高鐵線路輻射湖北、湖南兩省和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近年來湖北、湖南兩省GDP增長很快,珠江三角洲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港澳地區為特區,經濟已經發展成熟。湖北省2009年GDP達12 500億元,湖南省2009年GDP為12 930.69億元,而珠三角地區人均GDP更是逼近1萬美元。武廣高鐵南接廣、深、港客運專線,可打通“廣州—東莞—深圳—香港”強勢經濟帶,這是武廣高鐵客運發展的客觀資源環境與機遇。武廣高鐵運營里程超過1 000公里,縱貫湖北、湖南、廣東三省,沿線大、中、小城市密布。這些省市占全國GDP比重很大,尤其是廣東省的GDP約占全國1/8。武廣鐵路客運專線開通運營后,所帶來的高鐵效應將更為顯著,不僅會大大縮短沿線城市間的時空距離,而且可以使華中與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系和交流更加密切。對于珠江三角洲經濟從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向資金密集型現代工業轉化,“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經濟結構互補,促進鄂湘粵及周邊地區的合作,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由于物流瓶頸,與長三角和環渤海形成鮮明的對比,珠三角經濟圈缺乏龐大的經濟發展腹地。隨著武廣高鐵開通,這一狀況將獲得極大改善。對廣東而言,其經濟發展腹地得以真正向湖南、湖北等內陸地區延伸,獲得當地巨大的土地資源、人才和市場支持;而湖南、湖北則可因此更加密切地融入泛珠三角,進而聯通龐大的海外市場。有專家預測,此前港澳的“前店后廠”經濟發展模式將因此發生新的地域轉移,形成新的“前店后廠”,廣東成為“新店”,湖北、湖南成為“新廠”;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的“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也將跳出廣東的地盤而具有新的地域呈現,在粵與湘、鄂三地之間實現新的“雙轉移”。粵湘鄂三省的經濟整合,將使得珠三角在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第二,“輻射效應”。“高鐵”時代將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以前那種因為交通因素造成區域旅游資源劣勢的局面將大為改善,各地會站在同一個旅游交通資源平臺上。客觀來說,湖南的旅游資源在“武廣高鐵”沿線這塊較大的區域里面,還是具有明顯優勢的。張家界、鳳凰、韶山、岳陽樓、南岳等知名旅游地,在“武廣高鐵”輻射區域內有很強的品牌優勢。以前受交通因素的制約,這些知名景區在吸引珠三角、港澳地區的客流量上,還不如廣州附近一個普通名景區多。但“武廣高鐵”的開通,將沿線的15座城市鏈接形成串珠狀的現代交通構架,其中有3大省會城市,9大地級市,3座縣級市。旅游與城市擴張的腳步借著“武廣高鐵”的開通大步向前,也使湖南旅游業實現“借道超車”,使湖南這些知名景點的比較優勢凸顯出來,在粵、湘、鄂三省區域中,湖南旅游產業的收益將是最大的。
就湖南郴州而言,長沙、廣州對其影響將明顯擴大。以旅游為例,2011年7月開展的“紅色鄂湘粵、高鐵一線牽”活動,給三地旅游帶來巨大影響。位于湘粵交界的宜章縣,圍繞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旅游推介,建設了莽山至宜鳳高速的快速通道,完善了縣內和景點區內的交通網絡,開展了飛馳高鐵、壯美莽山、高山對歌等七大主題活動。在高鐵的帶動下,莽山的旅游十分火爆,帶動了郴州的旅游發展。
湖北、湖南兩省是中國古代南方文明的代表——楚文化的搖籃,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紅色革命旅游資源,奠定了發展旅游支柱產業的良好基礎條件。湖北、湖南兩省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湘西旅游發展與武廣高鐵運營的關聯性更大。港澳旅游在武廣高鐵乘客消費目的中占到很大的比例,縱觀武廣高鐵沿線,旅游資源消費者成為高鐵發展的又一大顧客群,同樣能為武廣高鐵市場發展提供很大機遇。
第三,產業承接與轉移效應。高鐵的速度沖擊,將首先波及客貨運業、服務旅游業以及區域產業布局重構。日本新干線的建成,使幾個城市連成一片,形成了產業帶。同樣,中國高鐵的發展也使原有的經濟圈得以延伸,使大區域之間通過高鐵被串聯到一塊。廣東近年提出的“騰籠換鳥”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產業升級的戰略。武廣高鐵的開通拉近了兩湖和珠三角的距離,將為湖南、湖北帶來千億產業轉移投資,加上房地產、物流等方面的投資,數額可能達到數千億。沿線的粵北、湖南、湖北各市也紛紛建設新的工業園區。
湖南省政府為郴州承接產業轉移量身定做了“34條優惠政策”,并大力推進建設工業園“標準廠房”。湖北的咸寧市也專門開辟了“廣東工業園區”,還計劃投資20億元,以咸寧北站為中心打造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新區。
同樣,以郴州為例,2009年5月16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郴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先行先試”34條,就是要打造政策洼地,承接產業轉移。郴州以此為機遇,圍繞將郴州建成“湘粵贛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和“湖南最開放城市”的目標,將在未來5—10年內,把郴州建成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規模,努力使郴州成為全國加工貿易承接示范基地、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江南旅游休閑度假基地、華南能源供應基地、湖南視訊數字產業基地。武廣高鐵的開通運營,加速構建了長三角、珠三角聯系的快捷運輸通道,也推動了郴州的“兩城”建設。據郴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郴州新增加工備案企業15家,電子產業增加值增長160%,裝備制造工業增加值增長94.2%,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的新進制造業對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1%,拉動規模工業增長18.3%。
武廣高鐵的運營給我國帶來了技術上的一次創新實踐,從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到自主研發,體現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同時,武廣高鐵對于我國的運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釋放了京廣線的運能,這對我國的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同時,武廣高鐵的運營,使得我國的經濟開始由沿海向中部地區轉移,這是一次重要的工業轉移過程,在這次轉移過程中,政府要積極引導,把握這一次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機會。在實現我國經濟的轉型的同時,發展中部經濟,實現經濟的全區域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春莉.武廣高鐵沖擊波[N].人民政協報,2009-12-15.
[2] 張建軍.武廣高鐵助廣東產業升級[N].經濟日報,2010-05-06.
[3] 曹彪.武廣高鐵對區域物流的影響[J].港口經濟,2010,(1).
[4] 梁雪松,王河江,邱虹.旅游空間區位優勢轉換發展機遇的再探討[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0,(3).
The economic effect analysis of the Wu Guang high speed railway
LUO Hui-yun
(Changsha south high speed railway communication workshop,Guangzhou communication section,Guangzhou
railway group corporation,Changsha 410000,China)
Abstract: At hold tight this important economy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high speed railway upon the place economy phenomenon of, analyzed the high speed railway to thre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province Districts.At the same time, from strengthen the city construction, develop the ecosystem tour, work well the industry layout and enhanced the system innovation, the perfect transportation network...etc. to put forward to reply the high speed railway countermeasure of the economic challenge, have the stronger and realistic meaning.
Key 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economy; one-city effect;radiation effect; Industrial undertak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effect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