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藏傳佛教是中國藏區(qū)最主要、最普遍的宗教,其信徒眾多,也是一種珍貴的人文旅游資源,她是以其神圣的感召力、神秘的吸引力和強烈的新奇感而吸引著無數(shù)的旅游者。以安多藏區(qū)的拉卜楞寺為例,分析拉卜楞寺的旅游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并結合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對拉卜楞寺佛教文化旅游發(fā)展進行定性分析,揭示出目前拉卜楞寺的旅游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因此,通過對拉卜楞寺佛教旅游資源發(fā)展現(xiàn)狀的研究,可反映甘肅佛教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后續(xù)能力和未來前景,使我們能正確認識甘肅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狀態(tài),對明確發(fā)展思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旅游資源;影響
中圖分類號:F59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3-0170-02
拉卜楞寺最早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全名“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貝瑯”(意為具喜講修興旺吉祥右旋寺),簡稱“拉章扎西旗”,一般稱拉卜楞寺。1982年國務院批準拉卜楞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對外開放。
近年來,拉卜楞寺旅游接待人數(shù)、旅游總收入、創(chuàng)匯能力、接人量在逐漸擴大。自1985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縣以來,夏河縣以拉卜楞寺為龍頭,旅游業(yè)取得了長足發(fā)展。1985—1999年累計接待國內游客487 790人次,年均增長6%,創(chuàng)利稅額達766.38萬元,年均增長16.1%,至2002年,已實現(xiàn)全年接待國內游客19.74萬人次。其中,省外游客主要來自鄰近幾省和東南沿海地區(qū),省內游客則相對集中于蘭州、臨夏、天水等經濟條件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
參加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旅游活動的游客中,非佛教信徒占了多數(shù)。游客組成涉及各個年齡段、各種文化教育和職業(yè)背景的人群。由于市場需求趨于細分化,近年來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旅游活動也產生了多樣化的趨勢。根據(jù)旅游活動的目的,現(xiàn)已形成至少三種佛教旅游形式:其一,佛教圣地朝覲旅游,參加者一般是佛教信眾。其二,佛教場所歷史文化參觀游。其三,佛教勝地修心養(yǎng)性度假旅游。隨著佛教世俗化的步伐加快,為了順應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經濟變革,提出民間佛教、生活佛教的號召,佛教的世俗化與社會的世俗化幾乎同步進行,拉卜楞寺一再撩起自己神秘的面紗,直面社會各界大眾。
二十多年來,隨著甘南藏族自治州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對外宣傳的不斷加強,以獨特的草原自然地理生態(tài)觀光和民族佛教文化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旅游項目已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目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業(yè)已初步形成了以拉卜楞寺為中心的放射線的旅游格局。
一、正面影響
1.促進了旅游商品業(yè)的發(fā)展。由于佛教宗派眾多,各有差異,加之,在一些佛教歷史悠久、佛教影響力較大的地區(qū),非佛教朝拜目的的旅游者數(shù)量已大大超過佛教信徒,因此,在進行旅游宣傳招徠的過程中,應當根據(jù)佛教文化的特點、游客類型的特點,并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發(fā)設計一些旅游商品,比如出售各種佛教紀念品——佛教木魚、進香袋、念珠、佛像雕像,提供齋飯等等。隨著佛教文化的傳播,一些重要的佛教節(jié)日由于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不僅是佛教信徒的節(jié)日,而且已經演變?yōu)楦挥兄袊厣拿耖g流行節(jié)日,如拉卜楞寺的娘乃節(jié),香浪節(jié)已經成為全甘南草原盛大的節(jié)日。因此,適當?shù)乩梅鸾坦?jié)日,也可以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2.有助于旅游文化的傳播。佛教儀式對人們的吸引,主要在于佛教儀式的外在形式和內涵。作為一種區(qū)別于日常世俗文化的異質文化,具有神秘的魅力;任何一種宗教都是超經驗的,其信條也包含著特殊理解和反應模式,要求對其理解與反應的對象懷著強烈的畏懼和極度的崇敬之情,這與世俗的人類思想相比是根本不同的,完全是異質的形式。而儀式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或夸張的表演方式,與日常生活中的事象有著極大的差異,儀式所呈現(xiàn)出的嚴肅的宗教內涵又使人感到心靈的震撼,從而增強了佛教情緒,加深了對佛教的興趣。另外,佛教儀式文化中對佛教神佛體系的崇拜,也影響著旅俗信仰的形成,豐富著旅游民俗信仰的內容。
3.推動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佛教文化也可以通過一些間接的形式來影響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佛教文化中許多人物或地方,形象生動,經過藝術加工后被搬上影視屏幕和文學作品,并激發(fā)起一些旅游者潛在的旅游動機,從而參加旅游活動。比如《西游記》中的彌勒佛、觀音菩薩,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和一些勝地(如洛陽白馬寺、火焰山等);又如電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為廣大武術愛好者和旅游者必到之處。此外,佛教文化對旅游飯店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一些有佛教名勝古跡的地區(qū)投資建設飯店時,必須有相應的符合佛教規(guī)定的客房和膳食供應,絕對不能對客人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所觸犯。例如,每逢“佛成道節(jié)”時,飯店應向佛教信徒住客提供臘八粥,日常膳食供應中不得出現(xiàn)違反佛教禁忌的食品等等。飯店的管理者和員工都應該具備一定的佛教文化基本知識,如佛教常識、宗派、禮儀、禁忌等,以便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二、負面影響
1.造成人們對佛教文化旅游消費核心的錯誤理解。拉卜楞寺開展的大多是觀光旅游活動,在不同景區(qū)參觀相似或相同的寺廟與諸神;加之燒香拜佛也是不少旅游者的實際動機之一;而且有的研究者由于對佛教文化和佛教旅游文化二者之間的區(qū)別長期以來存在模糊認識,導致人們認為佛教旅游文化的核心就是“看廟看神、燒香拜佛”。實際上,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qū)。由于佛教文化的宗教性質,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神秘的東西而未能得到正確和廣泛地認知,人們根據(jù)自己的主觀經驗判斷,把佛教文化的表象如燒香拜佛等當成了佛教文化的全部。佛教旅游文化作為旅游文化產品的一種門類,有著獨特的特征和結構,對其認識不能表象化、簡單化和片面化。佛教旅游文化內涵宏富,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嚴格地講,給佛教旅游文化找到一個通用的消費核心是無法實現(xiàn)的,因為不同的佛教景點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其最基本的消費還是對佛教文化藝術的欣賞和佛教文化的體驗,并非看廟看神,燒香拜佛。
2.不法分子趁虛而入。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佛教文化可以給旅游業(yè)帶來這么豐厚的利潤,知道有利可圖,便假借宗教名義,大肆宣揚封建迷信活動,騙取人們錢財。這種做法是對人們思想情操的極大傷害。雖然佛教與迷信有相似之處,但二者又有本質的區(qū)別。佛教是一種完整的有神論世界觀,其活動組織嚴密,有清規(guī)戒律,有一定的群眾性,對社會歷史文化教育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封建迷信則是粗陋低俗的思想意識,活動方式松散、粗俗,始終是腐朽沒落的東西。并不反對佛教信眾與香客祈愿、上香等正常的宗教活動,需要警惕的是披著宗教外衣而行迷信斂財之實的活動。一些佛教景區(qū)(點)中存在迷信和詐騙活動,形式多樣,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以迷信為題材建造的神怪塑像、龍宮鬼殿等;二是導游講解內容有迷信成分,如“圍著佛塔左繞三圈、右繞三圈,佛祖就會保佑你的平安”;三是各種迷信詐騙活動,其中采用各種手法誘騙游客燒高香跪香、抽簽、算命等最為典型和突出。佛教景點的迷信活動或直接在景區(qū)內開展,或作為伴生現(xiàn)象依附在佛教景點的外圍,呈現(xiàn)出專業(yè)化、團伙化、普遍化的特征。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動大多隱身于佛教旅游文化之中,具有很強的欺騙性。迷信活動的盛行會對旅游者造成心理傷害,影響其對佛教旅游文化的積極評價;同時它還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是寄生在佛教旅游文化身上的毒瘤,嚴重制約著佛教旅游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Buddhist culture of Labrang Monastery Influence on Gansu Tourist Industry
XU Juan-xiu,ZHENG Bei-yuan
(Lanzhou City College,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ibetan Buddhism is the most main and the most universal religion in our country Tibetan,its follower is numerous,is one precious humanities tourist resources,by its sacred inspirational force,the mystical attraction and the intense novel feeling is attracting the innumerable tourists.The author take Anto Tibet area’s Laboleng Temple as the example,the analysis Laboleng Temple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and unifie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actual situation,carries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the Laboleng Temple Buddhism culture traveling development,promulgates the present Laboleng Temple the traveling to present the good development momentum.Therefore,through to the Laboleng Temple Buddhism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s research,may reflect that Gansu Buddhism travel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following ability and the future prospect,will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Gansu travel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to was clear about the development mentality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Key words:Laboleng Temple;Tibetan Buddhism;tourist resources;influence[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