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制度預設本身出發,通過分析構建廉政風險防范的必要性,借鑒和吸收科學的管理方法,根據當前反腐倡廉建設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提出了構建廉政風險防范制度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2-0216-02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強調“三個更加注重”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重要性,要著力加強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構建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機制是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和“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系統構建”的懲防體系原則,增強預防腐敗工作創新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不斷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的必要性
1.落實反腐倡廉“三個更加注重”的基本要求。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是我黨落實反腐倡廉“三個更加注重”的基本要求,對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胡錦濤同志多次強調“三個更加注重”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重要性。從“三個更加注重”的本質上來分析,它要求我們能夠通過各種手段預知黨員干部在從政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點,并把它扼殺在發生之前。因此,在當今這種腐敗形式多樣化和復雜化的惡劣環境下,只有堅持預防在先,防患于未然,大力推進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才能把誘發腐敗的風險點最小化。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客觀需要。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客觀需要。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而情趣健康、作風正派、清正廉潔是德的標準之一。我們時常發現,一些受黨培育多年的黨員干部遮掩不住“燈紅酒綠”照射、抵擋不住“糖衣炮彈”的打擊,失去了黨員“德”的基本素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平時缺乏廉政風險防范意識,抵擋不住誘惑,在金錢面前表現得很懦弱。所以黨員干部在做好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時,必須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防范各種腐敗和不正之風上,努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3.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實踐探索。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和紀檢監察工作創新的實踐探索。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機制,擺脫了傳統的風險防控管理機制理念,是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將風險防控理論和質量管理方法應用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實踐,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創新性的特征,是黨的反腐倡廉建設逐步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推進的集中體現。推進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是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破解工作難題、完善工作機制的積極探索,為有效預防腐敗開辟出一條新路,也為紀檢監察工作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新視角[1]。
二、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的內容
1.以關鍵環節為突破口,著力查找廉政防范的“風險點”。查找廉政風險點是進行腐敗預防的基礎,要切實發現日常行政工作中潛在風險就要對實際工作進行細致查找,腐敗風險點越是具體,防范措施就越有針對性就越奏效[2]。必須善查、真查、細查,使查找的過程成為對干部教育監督的過程。在查找廉政風險點的過程中,應抓好領導崗位、中層崗位和其他重要崗位三個層次。針對這三個層次的崗位,通過“自己找、大家提、組織點、群眾議、集體定”等辦法,全面深入地查找廉政風險點,做到找準、找全、找實,并對查找出來的廉政風險點,進行歸納梳理和審查評估。特別要針對行政權力相對集中的重點領域進行排查,找出主要廉政風險點,出臺具體的預防措施,形成以積極防范為核心、以強化管理為手段的科學防控機制。
2.以加強防控為目標,切實筑牢廉政風險的“防護堤”。預防廉政風險,是建立廉政防范機制的關鍵。預防廉政風險,必須堅持以廉政風險為著眼點,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完成“防”的工作。在排查各類風險點并確定了風險點和風險點等級之后,有針對性地提出關于如何防治風險點,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治問題發生的防控措施,著力形成以崗位為點、以程序為線、以制度為面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保證權力健康有序地運行。
3.以突出監督為重點,精心編織廉政風險防范的“安全網”。監控廉政風險,是建立廉政風險防范機制的目的。通過有效地監控,可以使廉政風險防范機制真正成為黨員干部保持清正廉潔的“保護傘”和黨員干部遠離腐化墮落的“防火墻”。所以必須加強監督,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固化權力運行程序和工作流程,實時監控廉政風險,提升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還應堅持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整合監督資源,實施有效監督管理。
三、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的實現路徑
現有的廉政風險防范管理,都是通過對現有的反腐管理與實踐的不斷探索總結而形成的,是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治理腐敗的新模式。多種因素誘發廉政風險產生腐敗決定了從源頭上治理腐敗并不是個別環節完善和改進的問題,而是一個全方位、立體的系統工程。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四中全會確認的反腐倡廉機制是教育、制度、監督三位一體的構想,既“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抓緊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3]
1.強化廉潔教育針對性,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教育是基礎,側重于教化,著力于思想道德防線,是制度有效運行的前提。首先,要注重思想認識的提高,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必須加強黨員干部廉政風險防范教育,特別是要加大對那些在重要崗位從政的人員的教育。通過在行政部門定期開展廉政教育,可以從思想道德方面加強廉政意識,潛移默化的加強行政人員抵制腐敗的能力[4]。其次,要抓住教育的重心,深化教育的核心內容。必須以對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的改造為教育重心,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通過法制教育,使公職人員樹立法律至高無上的觀念,依法行政。通過開展經常性教育讓他們從思想上開始抵制腐敗行為,筑起反腐敗的堤壩。最后,要促進教育形式多樣化,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要細心觀察黨員干部的廉政心理和價值取向在不同時期變化發展的特點,不斷探索和創新出別樣的、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例如,創新性的運用寓言和故事、漫畫、案例等形式,生動具體的為受教育者灌輸廉潔的思想,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廉潔的意義[5]。
2.提升反腐制度執行力,筑牢制度保障防線。要使風險防范管理成為各級干部群眾共同的思想意識、行動準則,不僅要有一套運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運行機制作支撐,還要有一股強大的制度執行力作保證。首先,權力必須要在廉政風險所能控制的范圍內運行,在權力運行的重要環節中找出構建廉政風險防范制度的困難點和關鍵點,構建一套完備的控制廉政風險的制度體系。標明廉政風險點,通過制度安排加以管理,使權力行使者加強自律和他律從而降低廉政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其次,將公開透明貫穿于權力運行的始終。權力過于集中、不透明,是腐敗的源頭,所以必須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在決策過程中,既要重視結果的公開,也要注意過程的公開。只有全過程公開,從一個動議的提出、討論、實施、意見反饋全過程公開,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腐敗。最后,必須狠抓黨員干部對反腐制度的執行執行力度。一項制度能否產生良好的效用,是由公職人員對該制度的執行力度決定的。因此,必須切實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制度的行為,只有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充分發揮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綜合作用,才能確保反腐倡廉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3.增強監督機制實效性,筑牢權力監控防線。監督是構建廉政風險防范體系的關鍵。首先,進一步完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在目前的領導班子的內部監督中,批評與自我批評“和稀泥”的現象嚴重,特別是對“一把手”的監督制約顯得很無力。由于內部監督制約力度不夠,導致一些原本可以挽回的腐敗苗頭在違紀違法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次,進一步拓寬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在黨外民主監督的制度建設中,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和群眾監督的作用。健全群眾信訪舉報管理制度,使群眾舉報的問題得到及時認真的處理。加快信息化建設,逐步發展電子政務,積極發展人民群眾的“網上”監督。最后,進一步完改善監督責任追究機制。要構建一套完備的責任追究體系,就必須著重強調責任追究的內容、對象及其應當遵循的程序。建立監督主體視察責任追究制,對于那些監督不到位而導致嚴重后果的監督主體,要有相應的問責措施對其懲罰。要定期對權力運行的有效性進行考核,有效監督行政單位對相關法律法規執行的情況,權力在有了多方面的監督和嚴格的考核,才能使行政部門的職責得到合理行使,相關的管理和服務作用才得以實現[6]。
四、結語
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效預防腐敗的新途徑。廉政風險防范制度是一種效果好、成本低的反腐敗策略選擇,而事后的懲治則是一種補救式的高成本的策略選擇。由于廉政風險防范機制是一種結合了現代科學管理模式的制度創新,它將教育、制度和監督這三位一體的措施綜合運用起來并貫穿于權力運行的始終,凸顯出預防工作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這將極大助力于中國反腐倡廉建設的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馬志鵬.全面推進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建設[EB/OL].http://www.wuhunews.cn/zhengwu/2009/200912/203936.html,2009-12-03.
[2]羅新富.積極實施陽光操作,開展廉政風險識別[J].中國石油和化工,2009,(5):55.
[3]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
[4]劉德敏.城管執法崗位廉政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J].黨政干部論壇,2009,(6):67-68.
[5]周林.城管執法崗位廉政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J].法制與經濟,2009,(8):110-111.
[6]杜力夫.權力監督與制約研究[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