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驅蚊手機軟件是這個夏天網上的大熱門,據說它能發出雄蚊的超聲波趕走叮人的雌蚊,這也使得市面上的許多“聲波驅蚊器”熱賣,那么聲波驅蚊確有其事嗎?
原理
聲波驅蚊機制不靠譜
流言中是這樣解釋電子蚊香的作用機理的:雄蚊僅靠花蜜、植物汁液等營養就足夠維持生命,不用吸血;而雌蚊必須吸取人畜血液,才能孕育產卵;雄蚊子會不斷發出求偶的聲波,但已經受孕的雌蚊因為不想重復受孕,便會竭力回避雄蚊。驅蚊器是利用這個原理,模擬雄蚊飛行時振動翅膀所發出聲音的頻率來嚇走雌蚊,達到驅蚊效果。
這種說法靠譜么?
我們這兒說的“聲波”實際上是由蚊子翅膀振動而產生的聲波頻率,蚊子翅膀振動頻率約在每秒250到1000次這個范圍內,其聲波頻率范圍基本也在250Hz至1000Hz之間。蚊子能聽到其它個體振動翅膀發出的聲音,但翅膀振動的頻率與蚊子品種有關,各種蚊子的這個數值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即使某一頻段的聲波確實能驅除某種蚊子,也不可能對所有的蚊子有效——要知道,騷擾你的蚊子可不只有一種。
真相
一只蚊子都阻不住
電子驅蚊器在西方市場上出現了幾十年,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受到質疑,而大部分的驅蚊器也都沒有能夠通過科學的檢驗。曾有科學家作過一系列試驗,評價了頻率為2~60 kHz、諧波峰為4~68 kHz的11 種超聲波驅蚊器在不同距離對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 、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 )、四斑按蚊( 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 )、白紋伊蚊( Aedes albopictus ) 和趨血蚊(Haemagogus equinus )等雌蚊的驅避效果。結果發現在野外和實驗室條件下,測試產品沒有一種能成功阻止這些蚊蟲的叮咬。
在政府方面,美國的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國家環境保護署曾對超聲波驅蟲產品進行過嚴格的審查,他們表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這類產品對害蟲或鼠類有驅避的效果。
嗡嗡,嗡嗡,不僅沒用還有害!
有些產品為了造成一種驅蚊的“效果”,特地發出“嗡嗡”聲,這種手段不僅滑稽還很煩人,耳鼻喉科醫生則表示,人耳長時間處于“嗡嗡”等單調聲響下,容易產生煩躁情緒和生理不適,甚至導致耳鳴。
結論
超聲波驅蚊的效果本就是微乎其微。大部分手機驅蚊軟件都無法發出超聲波,完全沒有驅蚊效果,部分軟件還發出“嗡嗡”聲和閃爍的藍光以期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實際的效果只會讓你的手機電池耗費更快。所以,想要驅蚊,還是使用老法子吧——蚊帳、蚊香、驅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