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是目前國內影響最大、使用最廣泛的日語教材。本教材具有內容新穎,針對性強、詞匯量大等優點。但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與不足。諸如語法體系和語法術語不符合國內語法教學常規;回避了對日語用言活用規律的全面揭示,顯得語法零亂,缺乏系統性;課外閱讀文章太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等。為此,使用本教材時不能照本宣科,要依照日語的基礎語法體系,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增減和整合,力求使語法內容呈現出一定的系統性和規律性。
關鍵詞:日語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9-0307-03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國際交流的廣泛展開,中國與近鄰日本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又迎來了一次新的高潮。為了適應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中國的日語教育也以前所未有的勢頭,在全國范圍內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在全國各級各類外語教學中,除英語之外,選擇日語的人占了絕大多數。從整體來看,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已形成了一個強大陣容,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從另一方面看,與英語相比,日語的教材建設則明顯落后于教學的現實需要,可供選用的優秀教材不多。這表明,作為日語教育教學重要資源之一的教材建設還跟不上日語教育的現實需求。
一、中國目前日語教育的分層及教材建設的現狀
中國目前日語教育,從宏觀上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學校日語教育,二是社會日語培訓。學校日語教育主要是指各級各類高等學校開設的日語專業和英語專業設置的二外日語(大學日語)教育。社會日語培訓教育主要針對社會上廣大的日語愛好者以及勞務輸出人員、出國留學人員進行的短期日語強化性訓練。由于這兩類日語教育的教學目的不同,所選用的教材及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有很大差異。針對勞務輸出所進行的日語培訓,由于培訓時間較短,所以重點突出其實用性,而不強調系統性。注重的是在短期內見實效,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門,沒有什么統一性。故本文主要是針對大學范圍內的日語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問題進行探討。
目前在中國的大學、日語培訓學校等日語教育機構所廣泛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編日語》;二是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合作編寫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三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家的日語》?!缎戮幦照Z》是參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學目標而編著的,作為教育部認可的一本大學專業用書,主要使用于各大學日語專業的學生。《標準日本語》作為專業以外的日語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其發行量之大,使用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是其他教材不能匹敵的。自20世紀80年代出版以來,一直是中國日語教育中占主導地位的教材,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和《新編日語》相比,《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具有內容簡單,入門容易,便于初學等特點,所以成為日語入門教育和自學者的首選教材,而且也被廣泛用作日語培訓學校和各大學的二外日語教材?!吨腥战涣鳂藴嗜毡菊Z》于1988年出生版以來,迄今已經使用了二十多年,在中國的日語教育界占有舉足重輕的地位,為中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日語人才,也為中國的日語教育作出了不朽的貢獻。由于這套教材出版于上世紀末,隨著世界形勢的飛速發展變化,教材的內容和形式過于陳舊,有些落后于日語教育的現實需要。鑒于這種情況,2005年,中日兩國相關部門組織人力,從內容和結構上對《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進行了重大修改,出版了《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以下簡稱《新版標準日本語》)。《新版標準日本語》出版以來,很快得到廣大日語教育者和日語學習者的廣泛認可,現已成為大眾日語教育和大學英語專業第二外語的普及性教材?!洞蠹业娜照Z》是日本方面獨自編寫的,側重于提高學生的日語實踐運用能力,所呈現的場面也最貼近日常生活,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因而被日本的各類日語學校所青睞[1]。
以上介紹了目前中國日語教育所廣泛使用的教材的基本情況。相比較而言,《標準日本語》是使用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教材。為此,本文將重點分析一下《新版標準日本語》的優劣及使用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二、《新版標準日本語》教材的優點
教材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資源,是“教”和“學”二者之間的重要媒介。任何一本教材的編著者在編著教材的過程中總是力求完美——既便于教師的“教”,又便于學生的“學”。但由于教材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資源,它涉及到編著者的學術觀點、學術水準、學術立場、整部教材的理論框架和知識結構、教材所反映的知識全面性和系統性、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和各個知識點的內在邏輯聯系及整部教材的編排體例等諸多方面。不同的教材編著者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不同,在教材的編著過程中,必然在上述諸多方面有所側重。因此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所謂優秀教材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如果站在教師教學的立場上來認識和評價一部教材的話,那么一部好的教材應該具備以下條件:(1)針對性強,也就是說這部教材是針對什么程度的學習者而編寫的,其內容的難易程度一定要和學習者的知識程度相適應。(2)知識的系統性強,各個知識點之間具有較強的內在邏輯聯系,不能過于零散,雜亂無章。(3)對知識點的深度把握得當,各個知識點講到什么程度,其“分寸”要把握得好。(4)講述要詳略得當,不能過細,也不能過粗。既不能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留下知識的空白點,又要給教師和學生留下適度發揮的余地。即編著者不能把話說完說盡了,要給教師留下說話的余地。但也不能過余粗略,點到為止,這樣的教材也不便于學生的學習。(5)每個部分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理論闡述的同時,一定要給學習者提供適當的實踐機會。
下面,擬根據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體會,并依據上述基本要求,對目前廣泛使用的日語教材——《新版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冊)作以簡略的評價,旨在為使用這部教材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參考。
《新版標準日本語》是在1988年問世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的基礎上,經更新、修改、融合而成的。與舊版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相比,《新版標準日本語》有了很大的進步。本書的舊版與新版,時間跨度長達十七年。在舊版的使用過程中,經過歲月的客觀檢驗,為修訂工作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在重新審視舊版全書內容和結構的基礎上,新版在選材方面充分反映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實并完善了學習項目的系統性,增加了入門單元,對日語的發音、文字、聲調、語調等做了較詳盡的講解。全書從中國人學習日語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習者比較容易地學到標準、純正和自然的現代日本語。《新版標準日本語》特別注重實際溝通和交流的需要,致力于日語的實際應用。為了把日本語言和日本文化聯系起來,教材編入了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以期擴大學習者的視野,增強學習興趣。學習者使用修訂后的《新版標準日本語》不僅能學到標準的現代日語,而且可以增進對日本社會、文化的了解[2]。
從整體來看,《新版標準日本語》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1)教材的針對性強。該教材是針對零起點的日語學習者編寫的。整部教材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大部分。初級立足于“入門”,中級立足于“提高”。因此在初級教材的開篇部分,以適當的篇幅,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日語的“五十音圖”及其假名的發音、書寫及單詞的聲調、語調。為學習者的后續學習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在語音部分之后,初級教材安排了48課教學內容,從最簡單的判斷句到復雜的日語敬語,對日語基本的語法句型做了全面而系統的介紹。使學習者通過初級上、下冊的學習,能系統地掌握日語基礎語法,為后續的中級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各課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能針對初學者的實際,每課的內容都是一些淺顯易懂的句子,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感到困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2)就每一課的內容結構來看,課文分為“基本課文”和“應用課文”兩個部分。在基本課文中,首先出示四個典型句子,以單句的形式,突出提示重點句型。這四個句子集中體現了本課要學習的重點語法知識和句型。學習者如果理解并記住了這四個句子,則這一課的基本語法點也就掌握了。接下來以甲乙對話的形式再現重點句型。應用課文是在基本課文的基礎上編排的發展性的實用會話。設定自然、真實的場景。練習使用與場景相符的重點句型,努力呈現自然、地道的日語。在“基本課文”和“應用課文”之間,編排了該課相關的語法句型講解。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能使學生從語法理論的高度去認識理解相關的句型,尤其是句型中所包含的語法知識點,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去深入理解句子。接下來,又編排了大量的相關練習。練習一重點練習該課出現的句型。練習二側重于語法知識。使學習者通過該課的系統學習,能比較扎實地掌握本課的語法要點及句型的應用。(3)詞匯量大。除了每課出現的基本單詞之外,還編排了大量新穎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擴充單詞,對增加學習者的詞匯量很有幫助。
三、《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的缺陷與不足
與舊版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相比,《新版標準日本語》盡管有很大的進步,但與其他同類教材相比,也有明顯的缺陷與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法體系及語法術語邏輯混亂。就目前中國各種日語教材中語法講解的總體情況來看,主要采用兩種語法體系,即“學校語法”和“教育語法”?!皩W校語法”是日本中小學的國語教學采用的語法體系;而“教育語法”是日本針對進入日本的外國人進行日語教育培訓采用的語法體系?!皩W校語法”是在長期的日語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典性的語法體系,是眾多日語研究者和日語教育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已經得到了中日兩國廣大日語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廣泛認可,為中日兩國的日語教育教學所廣泛采用。該語法體系的最大優點是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全面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內在邏輯性,已被實踐證明,是最完整、最成熟的經典的語法體系。長期以來,中國的日語教育教學也都采用這一套語法體系。而“教育語法”是新近形成的,針對日語的教育培訓而采用的語法體系,它試圖對傳統的“學校語法”進行全面的顛覆。它的最大缺陷是不承認“助動詞”的存在,不講用言、助動詞的活用規律,把日語的各類助動詞和動詞結合在一起,作為一個獨立的形式呈現出來。日語中動詞和助動詞本來是兩類不同的詞匯,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學校語法”中是分別講解的,因此其條理和脈絡是清晰的,不至于在學習者思想中造成混亂。如果把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合在一起來講,由于二者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就勢必造成邏輯混亂,致使很多語法現象得不到合理、清晰的解釋。給學習者特別是日語自學者帶來極大的困難和障礙。
2.在用言活用的解說方面,《新版標準日本語》力圖回避對用言的活用規律的說明,因此在闡示用言詞形變化方面也是混亂無秩的。傳統的“學校語法”將日語的用言的形態變化分為未然形、連用形、終止形、連體形、假定形、命令形和推量形,而后介紹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及助動詞各自的變化規律,再介紹每種活用形的用法,其脈絡十分清晰。由于回避了用言活用規律的介紹,必然有許多語法現象無法進行合乎邏輯的解釋。因此“教育語法”在日語語法的呈現上,整體是混亂無秩的,毫無規律可尋?!缎掳鏄藴嗜毡菊Z》所采用的是“教育語法”體系,也就難免存在著重大缺陷。致使廣大日語自學者無法通過這部教材學到完整系統的日語語法,甚至根本無法有效地進行自學。
3.在動詞的呈現方面。《新版標準日本語》中動詞不是以原形(基本形)而是以敬體形式呈現出來的。學習者最先接觸到的不是動詞的原本形態,而是其連用形加敬體助動詞的形式,這樣就會給初級學習者造成一個錯覺:以為動詞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從而給簡體敘述句的學習及動詞活用的學習造成了很大障礙。
4.詞匯表中出現的動詞沒有標明自、他性,使學習者在學習記憶單詞時沒有區分自動詞和他動詞的意識,給學習者區別使用自、他動詞造成了很大困難。自動詞與他動詞的區別使用,是日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學習者沒有自、他動詞的意識,不會區別使用自、他動詞,就很難造出地道的日語句子來。
5.課外閱讀文章太少,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到的大多是分散、孤立的句子,很少接觸成段,成篇的句群。這樣學生的關注點主要放在一個句子內部的詞間關系上,而對于句間關系和段落之間的承接關系接觸很少。學生造出的單句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使用復句或句群表達更復雜的意思時,句間關系的處理往往出現問題。
四、如何使用《新版標準日本語》教材
中國人學習日語,其重點和難點有二:一是助詞的使用;二是用言的活用。因為這兩個東西漢語中沒有。漢語是孤立語,不用助詞,動詞也沒有詞形變化。而日語是黏著語,用日語造句離不了助詞,而且動詞在后接不同的助動詞時,必須發生形態變化。正因為存在著這樣的巨大差異,所以助詞的使用和用言的活用就成了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學習日語時最不習慣,最難掌握的地方。因而,任何一本日語教材如果忽略了這兩個方面,都難以稱為優秀教材。
針對《新版標準日本語》的上述優點與不足,并結合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本文認為在使用這本教材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使用本教材切忌照本宣科。在保留和發揚該教材優點的同時,需要針對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所提供的資源進行適當解構和整合,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增減,對語法內容的解說進行大膽地改造,要盡可能回歸到“學校語法”的正確軌道上去,要把用言的活用及其用法完整地、系統地教給學生。
2.針對該教材的薄弱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增加動詞的分類方法、用言活用規律及各活用形的基本用法等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以求語法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3.在語法講授過程中,回歸“學校語法”體系,采用“學校語法”的規范術語,以便于和其他國內教材的銜接和貫通。
4.在各單詞部分的教學中,要從一開始接觸到動詞時,就把動詞的基本形(原形)告訴學生,并要求學生記憶動詞的原形,盡量少受動詞敬體形式的干擾。記住了動詞的原形,后面學習動詞的活用時就水到渠成了。
5.對意義相近的內容和表達形式,進行相對集中。例如,關于授受的表達形式,該書分散在初級上、下兩冊中進行講解。這樣做不能得到授受表達的完整印象,應該集中進行講授。
6.針對日漢兩種語言的差異,突出各課的助詞的教學,一定要把各個句型和例句中所包含的助詞的用法及意義講解清楚,特別是那些具有多種用法的助詞,要讓學生學會加以區別使用。
7.針對學生學生的現實情況,增加漢譯日的練習量,讓學生逐漸學會將漢語的思維內容用日語的形式表達出來。在漢日語轉換過程中,學習掌握日語助詞的用法和日語的表達習慣和表達形式。
本文系作者在使用《新版標準日本語》為教材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做法,講出來,以求得各位方家的批評指正,同時能引起更多的人對這部教材的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崔亞珍.尋求適應中國目前的日語教育[EB/OL].無憂論文網,www.51lunwen.con,2009-10-25.
[2]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