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年報高預期落空引發的市場大跌,讓一些基金經理至今心有余悸,這令他們更加謹慎地對待中報的超預期。
上月中旬,15家上市公司半年報亮相,讓二季度“饑腸轆轆”的基金聞到了盛宴開啟前的濃香。
“今年的中報行情不會缺席,但究竟規模有多大,難以預料。”上海某基金經理稱,“部分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將成為推動中報行情的主要因素。近期許多上市公司向上修正了業績預測,提升了投資者的預期。而根據調研結果,我們公司股票池的個股,也是中報業績超預期的居多。”
不過,前車之鑒猶在。幾個月前年報高預期落空引發的市場大跌,讓一些基金經理至今心有余悸,這令他們更加謹慎地對待中報的超預期。在他們看來,今年中報的“吃飯行情”,無論是提前潛伏布局,還是超預期后急追,乃至確定“成色”后換股,都必須建立在業績增長的高度“確定性”上。
先手布局
對上市公司業績和送轉方案的“先知先覺”,讓基金在中報“吃飯行情”的搶食大戰中得以先手布局。機構之所以將中報行情視為“吃飯行情”,很大程度上便是基于先發優勢帶來的賺錢效應。
盡管直至上月中旬,投資者才得以窺得中報大戲的一角,但對于今年密切跟蹤調研上市公司的基金而言,早在6月底,中報的“吃飯行情”就已展開。
“其實,對于旗下重倉股的半年報業績,我們早已心中有數。”某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不管是建立在深度調研基礎上的盈利預測,還是與上市公司的充分溝通,基本上我們都能提前把握重點關注個股的半年報數據。作為機構投資者,這是必須具備的能力,否則等到半年報出來才恍然大悟,果實早已經被別人搶占了。”
正是這種對業績的“先知先覺”,讓基金在中報“吃飯行情”的搶食大戰中得以先手布局。這一點,在已披露中報的上市公司股價走勢中可見一斑:部分個股在中報正式亮相前,股價已出現一波不小的漲幅,其背后閃動的,便有基金的影子。
以率先披露中報的立訊精密為例,該公司半年報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96.36%,搶眼的業績增速引來了諸多基金的大手筆增倉。中報顯示,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基金,合計持有流通股數量占現有流通股比例超過40%,其中相當比例來自于二季度基金的加倉或新增介入。而在基金們蜂擁提前“潛伏”的同時,該股的“中報行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前展開。自6月1日起至半年報正式披露日,二級市場股價漲幅高達43%。
而基金們先手布局的,并不僅僅是業績高增長個股,市場風頭正勁的“高送轉”大餐中,他們也早已入席。如此前宣布中期10送10股的大富科技,中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8家為基金,且3家是二季度新增進入的,另5家則在二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倉。與立訊精密相似,大富科技的“中報行情”也始于利好正式公布前。自6月22日起,該股止跌回升,至高送轉公布日,短短十幾個交易日股價漲幅已超過25%。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機構之所以將中報行情視為“吃飯行情”,很大程度上便是基于這種先發優勢帶來的賺錢效應。相對于普通投資者,機構與上市公司的關系更加密切,溝通交流更為順暢,容易獲取關鍵信息。
而且機構由于能夠保持對上市公司的長期跟蹤調研,在信息的“去偽存真”方面也遠較普通投資者更有優勢。因此,在普通投資者眼里,中報行情應當發生在中報業績正式公布之后,但事實上,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先手之爭往往遠在中報披露之前已經展開。
不過,在這波正式開餐的“吃飯行情”中,并非所有的“頭湯”都在基金的計劃之內,但他們的應變也頗為靈活。當某只個股的業績大大超出此前預期時,部分基金也勇于追高。“比如老鳳祥,中報業績同比增幅超過1倍的業績預告出來后,大大超出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基金經理的預期。因此,盡管這家公司股價之前已經漲了一波,但公告出來后我們還是開始快速建倉。”上海某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其實,在中報行情里,我們今后肯定會經常看到這種超預期的股票,如果其行業前景和公司基本面都能比較明確地持續向好,那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買入機會。”
仔細甄別
不過,雖然企盼中報行情能打響一次“翻身仗”,但在經歷了一輪中小盤股驚心動魄的暴跌之后,基金經理們對中報的態度變得務實起來。在他們眼里,這波“吃飯行情”幅度不會太大,也絕非全面行情。業績確定性的高低,將成為個股走勢的分水嶺。
“下半年情況會和上半年不一樣,業績確定性增長將成為市場主流。‘貪婪’的前提,是在下半年找到業績確定性增長的個股。”天治成長精選擬任基金經理章旭峰說,“至少我會特別關注這一點,每個季度去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不管是成本變化,還是政策變化,不清楚的就去了解,以追求它的確定性。”
對于業績確定性增長的理解,不同基金經理的解釋雖有不同,但核心的一點卻基本不變,那就是這種“確定性”必須是可見且能夠持續得到業績驗證的。事實上,在去年中小盤股瘋狂高估的時候,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偽成長股”,無論是券商報告還是公司調研,傳遞給基金經理的信息均是業績將現高增長。但隨著“偽成長股”被剝去畫皮,股價痛遭腰斬之后,基金經理們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不錯判業績增長的“確定性”。
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對于“確定性”的判定,市場雜音很多,無論是對上市公司所處行業前景,還是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的分析,市場常常會出現明顯的分歧。在這種背景下,基金經理要想找到真實的“確定性”,不能過多依靠外力,只能依靠自己親歷親為的密集深度調研,以及對上市公司實際業績的長期跟蹤驗證。“在這種情況下,基金經理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加強對產業、行業的認知,豐富自己對經濟周期及整個經濟鏈條的見識,才能讓自己在作出‘確定性’判斷的時候多一些底氣。”該基金經理說。
正是痛定思痛后,基金對業績增長確定性的熱衷,將在中報披露期間,成為基金嚴格篩選個股的“試金石”。這也意味著,在中報行情中,基金未必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相反,若“試金石”檢測出來的成色不一,會誘發基金在不同板塊、個股上的大舉進、退,中報行情也或將因此演化成一波新的結構性行情。
“不是所有的中小盤股都是成長股。”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經理杜猛強調,“市場永遠追求成長,最受追捧的也是成長股,但具體到中小盤股的投資機會,下半年可能會出現一個分化。因為在下半年,真正的成長股會展現出來,中報將成為一塊試金石,投資人需要仔細甄別。”
大行情未到
雖然許多基金經理認為,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或帶來一波“吃飯行情”,但他們同時也認為,這波行情并非饕餮盛宴,A股尚未到反轉之時,中報行情帶來的投資機會只是階段性的反彈。
某基金公司研究總監指出,此前業內樂觀預期,隨著通脹見頂回落以及宏觀經濟的緩步下滑,緊縮政策下半年有望放松。但從近期政府各方表態來看,緊縮政策下半年立即放松的可能性明顯降低,A股發動向上的趨勢性行情難有政策面支持。“而在市場最為關注的通脹回落方面,目前分歧也開始出現。7月份能否見頂,目前誰也不敢斷言。而即便屆時如預期般見頂回落,倘若回落速度較慢,此后幾個月一直在6%左右徘徊,那對政府依舊會造成較大壓力,對A股投資者信心也會形成較大打擊。”該研究總監說,“所以,就目前而言,雖然中報會帶來一定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但整體上A股還不具備啟動大行情的條件,投資者在追逐中報行情的時候,需要明白這一點。”
銀河行業基金經理成勝則指出,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政策面變得更緊的概率較小,但在經濟增速依然較高而通脹維持高位的背景下,預期政策很快放松并不現實。因此,維持宏觀經濟“通脹頂”和“經濟底”的判斷。他同時指出,經過前一輪的調整,目前市場位置不高,其中,周期股估值較低,消費和新興類股票也有所回調,部分品種的估值已經較為合理。但受流動性緊縮以及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從目前點位來看,市場短期上下的空間都不大,判斷市場可能仍呈震蕩蓄勢走勢。
“就目前而言,雖然中報會帶來一定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但整體上A股還不具備啟動大行情的條件。投資者在追逐中報行情的時候,需要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