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是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過程。在教學目標上體現全面性,在教學內容上要求實踐性,在教學方法上要求多樣性,在教學組織上體現復雜性,其教學的對象又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說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能成功組織好一堂體育實踐課的,而備課是教學的基礎與前提,要組織好一節課必須掌握備課的藝術,對體育實踐課備課進行藝術創造。
一、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
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情況是安排教學內容、布置教學任務、確定教學方法的出發點,備課前必須先詳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學生情況分為普遍與特殊兩種,對特殊的學生,教師要通過細心觀察、談心詢問、調查等形式了解原因,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積極貫徹調動積極性、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二、統籌安排場地器材
準備場地、器材是成功組織好體育課的首要物質保障,教師要提前了解學校已有的場地、器材及其占有率,提高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做到物盡其用。上課前要根據課的內容與組織形式等的要求統籌安排場地,合理布局器材,以便教學管理及與其他班級交換輪流,提高課的密度與組織水平,整個準備要體現安全、美觀、整潔的原則,讓學生從身體上感到輕松愉快,從精神上感到奔放自由,在練習上大膽放心,從而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的基礎,離開教學內容就談不上教學過程,因此,教師要在認真學習、鉆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精選、設計教學內容。第一,內容要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義,科學實用,靈活方便,有利于學生接受等。第二,要堅持循序漸進與全面發展的原則,考慮到教學的難易程度是否與教材的內容搭配,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否與季節協調。第三,要統籌兼顧、科學合理地進行教材的分量與學時的分配。
四、嚴密合理地組織教法
一節課的組織好壞直接關系到課的密度、負荷與效果。尤其對于體育教學課的組織非常重要,學生活動范圍大,學生之間交往頻繁,外界干擾因素多而雜。如果進行精心組織,一節課就會嚴而不呆,活而不亂,還體現了教師的威信與能力,這也是備課的重要內容。在備課時,要思考課堂常規的進程、隊伍如何安排與調動、場地器材如何布置、如何應對突發事件等,其中教學形式的組織尤為重要。例如,根據學生人數、教學內容與類型如何進行分組教學,課中還需不需要輪換,若輪換什么時間輪換,新舊交替的綜合課中如何分組輪換,如何處理新內容的示范講解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備課時考慮。
在精心設計好教學組織程序后,還要依據其內容、任務與類型選擇教法。一般情況講授新課與動作形成的初級階段側重的教學方法是講解示范與分解練習,復習課與動作形成的分化階段側重的教學方法是完整練習、設計游戲競賽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練習有時也需要方法,如練習的先后順序、間歇時間、組次、時間等。
五、發揮體育骨干帶頭作用
體育教學一般分組進行,體育教師如果要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靈活掌握全局,按部就班組織好課,發揮體育骨干的帶頭作用很重要。課前,教師要單獨與個別骨干進行交流,概括介紹教學的內容、方法與練習程序等,使骨干知道自己的責任以及如何協助老師等,同時也要給骨干布置任務,如怎樣保護與幫助體質弱的學生,怎樣帶領小組成員交換場地器材,怎樣安排練習順序等。必要時可以征求骨干的意見,獲得反饋信息。這樣,即強化了體育骨干的責任感,又可以提高教學組織的水平與質量,是民主教學思想的體現。
六、安全措施萬無一失
體育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增強體質,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不僅違背了教學目的,還會給學生增加思想負擔與畏懼感,所以,體育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做到萬無一失。教師在備課時,要仔細分析本次課存在哪些危險因素及如何進行消除。意外事故產生的原因基本上是:場地器材不規范,活動準備不充分,練習不得法,組織不嚴密等。所以課前的準備活動非常重要,不但是身體方面的準備,還要有心理方面的準備;不但要有普遍準備,還要有特殊準備;練習要講究方法,教學要領要得當,讓學生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要嚴格管理防范、嚴謹組織措施,使場地平整、整潔、防滑、器材要牢固等。
七、科學合理地編寫教案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事先設計的工作藍圖。具體說,教案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根據學生的特點與已有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運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分析教學需要與存在的問題,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合理組合、安排各類教學要求,為提高教學效果而制定的教學方案。教案是備課的最終成果,教案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是能否有序、高效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基礎。
八、創設美的情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優美的環境可以讓人產生好的情感效應。對于體育課,優美的教學場地,如清晰的跑道、平整的沙地、美觀的器材擺放等會喚起學生良好的情緒,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體育教學的美表現在多個方面,有學生參與美、審美能力的知識技能美、身體健康美、心靈美、行為美等,教師根據學科特點、教材性質要善于挖掘美的東西,讓學生體會美的感受,建立熱愛生活、團結同學的美好品格。如課前準備階段與結束部分可以選擇游戲、舞蹈、韻律操,在上課的過程挑選技術好的學生表演、匯報等,努力創設美的情境與氛圍。
九、制定突發事件處理預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突發問題,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從多角度、多層次考慮學生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以免尷尬。同時,教師還要考慮到氣候、環境等客觀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對突發事件預案中要有相應的處理措施,確保體育課順利實施,完成教學任務。
十、課前教案與課中記錄、調適及課后反思相結合
從新課程標準看,完整的備課是教學前的預案、教學中的記錄、調適、教學后的反思組合而成。預案設計可以只設計話題、活動板塊以及主要問題,為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提供平臺。備課的精華主要體現在教學中的記錄、調適中,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行為有時不會按部就班地依據教師設計的意圖進行,教師要善于觀察、傾聽,了解學生的初始理解,發現富有創意的想法,進而及時調整教學目標、主要問題及教學流程,完成第二次備課。預案調適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的原則,讓學生的思維帶動教師,教師順著學生的思維繼續探究,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及結果的客觀分析,反思主要有如何讓更加學生主動學習、如何給每個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如何對待差生、如何擴大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課堂秩序等宏觀問題,但也可反思教學設計上的得失、突發事情的處理機智、某個學生的反常表現、知識儲備不足引起尷尬等微觀問題。哪一種反思都可以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使教師教學經驗升華為理論,促進教師自身成長,非常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