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新課標要求在物理教學中加強合作學習。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有效地改變了集體授課“一言堂”的弊端,重“學”輕“教”,以“教”帶“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 小組合作學習 探討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將整個學生群體劃分為數個異質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充分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評價依據的教學模式。其有效地改變了集體授課“一言堂”的弊端,重“學”輕“教”,以“教”帶“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課堂效率,被譽為“近十年來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正成為有效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教育模式,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使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組織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呢?以下是對此的幾點探討:
1.組建合作小組,搭建互動平臺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基礎,產生的小組力求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綜合實力均衡。因此在建組前,首先要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心理素質進行初步摸底,均衡搭配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通常以4至6人一組為宜,每個小組推薦1名成績較好,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具有較強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的學生為組長。小組建立后,要強調組員間的民主、平等意識,注重團結、坦誠對待,并適時地推出一些組內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建立合作關系,領悟團結的必要性,營造出一個組間競爭、組內合作的氛圍。這種學習基礎模式的搭建,會建立起平等的交流環境,有利于學生放松心情,消除溝通障礙,敢于發表觀點,使得學生能在相互討論中擴展思維空間,在激烈爭辯中增強思索頻率,在積極交流中觸發學習靈感,從而起到較好的認識效果。同時“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增強團隊觀念,提高溝通能力也會起到很好效果。
2.巧設教學主題,營造思維情境
心理學家魯賓斯說過:“任何思維,不論它是多么抽象和理論,都是從觀察分析經驗材料開始的”。小組學習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有明確的、有價值的,能激發思考的討論主題。教師應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和體驗出發,設法挖掘出原有認知和課本內容的聯系,設置有一定趣味性、知識性、層次性和可討論性的問題,為學生的合作探究提供平臺,讓學生入境入情,從而對學習任務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如:在進行《牛頓一定律》教學時可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如:以“用力推木塊,木塊就運動,停止用力,木塊就停止”等現象,概括出“力是產生運動并維持運動的原因”這一主題,要求每個小組開展討論,評判這個觀點是否正確,也可通過實驗或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當然小組的答案會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符合日?,F象;有的小組則可能舉出反面例子,如:停止蹬車后,車還能前行一段距離,而不是馬上停止。此時教師應及時加以引導,分析真正原因,得出“車停止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沒有阻力它還會一直運動下去”這個正確理論,于是結論便呼之欲出了。在討論的同時,也可讓學生結合親自動手實驗開展大膽猜想,在實驗中討論,在猜想中思考,加深認知。
3.營造愉悅氛圍,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心境的好壞影響到認知效果,只有在寬松、和諧、自由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活躍思想,開闊思維,使學生主動加入到教學進程中來。教師應適時根據教材特點,運用教學手段營造出一種寬松、愉快的合作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激發他們合作學習的興趣。如:在學習《電磁感應》一節時,可先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電能產生磁,那么利用磁能否產生電呢?于是學生會比較感興趣,但個別完成會有一定的困難。此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利用小組合作形式來討論交流,使得學生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合作氛圍里自我概括,進而得出電磁感應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使得所學知識不易遺忘,更能使整節課堂氣氛活躍,情感融融。
4.培養合作技能,增強合作學習凝聚力
從教育的目的性和發展要求來看,物理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領悟物理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培養提出問題、應對問題、探究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將來實際工作的需要。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成功的合作意識,逐步樹立集體主義觀念,使每個人都能為完成集體學習目標而盡心盡力。同時,也要不斷向學生傳授實現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們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交流溝通、學會取長補短、學會利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進而領悟團隊作戰的優越性,增強合作學習的凝聚力。
5.引導過程小結,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理論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學生心靈深處,無時不存在使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在每次小組合作后,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因勢利導,適時地進行過程小結,使學生在合作學習后,逐漸領會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收益,進而將學習中摸索和體會到的初步印象較快地上升到理論高度,保持和強化固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思維。在具體實施時,不妨采用“天天清”的方式進行嘗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結果進行檢測,讓學生在實踐操練的過程中反思、小結和自我監控,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