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是當今中國最重大的核心難題之一。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于經濟轉型的此類主流話語,每一位執政理財者幾乎都能朗朗上口。
但如何從實際出發具體運作呢?地方尤其地市這一級如何找到實現經濟科學發展的解決方案呢?
這的確是一個“待解的難題”。目前地方政府依然難以擺脫傳統的兩大發展路徑依賴:招商引資和公共投資。
其實,政府以有形之手作用經濟,主要有三大政策手段: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前兩者,都在中央政府手中,而地方政府,唯一可利用的只有財政手段。
在公共財政首重民生的理念下,在大多數中西部地方財政僅能“保吃飯”的情況下,地方財政想作用經濟,進而發現并實施經濟科學發展的解決方案,不僅“師出無名”,更是“糧草不濟”。
為此,2011年9月15日,《新理財》記者專門選擇了被譽為“中國地方公共財政改革樣本”的河南省焦作市,進行了深入的采訪調研,以期探尋財政作用經濟、進而實現科學發展的財經“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