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公務員除日常工資外,享受多種補貼,中高級公務員還享有公務車待遇。然而公務車卻僅限于外出辦理公事使用,不得私用。法國政府對公務車的使用標準有著一套嚴格的規定。
在法國,馬路上穿梭的汽車多為法國本土品牌,雷諾、雪鐵龍和標致等小排量汽車比比皆是。由于法國政府嚴格控制購置公務車,法國公務車全部采用國產品牌,直到2002年,美國福特公司向歐盟提出申請,認為法國侵犯了不正當競爭法案,迫使法國改變了“公務車只能使用國產車”的慣例。此外,法國政府嚴格限制購置公務車的金額、型號和馬力。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公務車的采購過程,規定各部委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在制定年度預算時,提出購置公務車預算,并由各省“國有汽車購置委員會”進行預審。預算批準后,由“國家購置集團聯合會”統一從市場上購買,然后轉賣給各個購置公務車的單位,一方面避免車輛多頭采購;另一方面多層審核也讓政府采購更加透明。法國政府明確規定公務用車的發動機排量不得超過1.4升,一旦有超出標準的要求要向總理申報提出。
法國政府不但對公務車的購買有嚴格繁瑣的要求,對公務車的使用者也有更為明確的規章。政府只給各部部長、部長級代表和國務秘書配置固定的專車和專職司機;司局長以上的高級公務員配置專用公務用車,但不配置固定的專職司機,由用車人在執行公務時自行駕駛。普通公務員憑出差證明使用公務車。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的配置跟政府機構相似。
法國在1947年頒布了第一個有關公務用車的法令,此后不斷完善。2010年9月為了公務車使用更加合理化,法國政府對公務車調派規章做了更加詳細的說明,禁止公車私用。一旦發現公務人員正常工作之外使用公務車,將馬上處罰,未經批準公車私用可被視作觸犯刑律。
因公外出需要用車者,首先要到有關管理部門填寫用車申請表,登記包括出車時間、事由等項目后,提交上報給公務車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使用公務車。這樣一來,政府就有效地控制了公務車的使用范圍,防止公車私用。新規定還指出,到2013年逐步減少十萬輛公務車,合理縮小公務車規模。
在法國,公務車代理機構負責人必須確保車輛達到政府規定公務用車標準。每年年初,法國公務車管理部門統一制定并下達新一年公務車計劃表,包括車型、數量,公里數,并附上長達數十頁的新增車量計劃。年終時,政府將對公務車進行必要地檢查,一旦發現公務員用車出現違規行為,將不再與汽車代理機構續約。同時,公務用車管理部門也會每年向公眾出具政府機動車情況報告。
法國公務車都有專用的銀行卡用于加油、日常維修等業務。公務車代理機構以低于市場租賃價的價格向用車機構和公務員提供公車租賃服務,租車部門向其支付租金。租金統一上繳法國財政。
政府嚴格的規章制度,有利于促進公務人員合理安排自己日常出行計劃,如乘地鐵上下班,既節省了國家的資金,又緩解了交通擁擠。為此,法國政府實行了交通補貼,規定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公務員和職工,從住地到工作地的交通費由單位和個人各負擔一半,鼓勵人們搭乘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