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移支付型財政,實際上處于整個財政收入鏈條的末端。他們的財源實質主要來源于企業型財政和資源型財政。那么當這些財政遇到危機之后,毫無意外地將會打破這種平衡,轉移支付型財政的危機也隨之產生。
“主觀轉移支付”翻身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
說到鄂爾多斯,距離轉移支付這個名詞似乎很遠。內蒙古自治區GDP連年第一,“羊煤土氣”收入令所有毗鄰地區財政艷羨不已#8943;#8943;但內蒙古自治區財政科研所副所長夏建民告訴我們,富饒的鄂爾多斯財政,曾經也是依靠轉移支付來生存的。
“主要還是在于地方定位問題。”夏建民表示,現在許多依靠轉移支付為主要財源的地區,其經濟發展嚴重不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對自身優勢的挖掘不夠和與其他地方的盲目比較。
“比如說我們內蒙古自治區的許多地方,和東部沿海城市相比,我們有什么?交通不便利、企業不發達、資金短缺、項目嚴重不足#8943;#8943;按照很多地區的標準,我們是完全有資格申請轉移支付的。但為什么我們沒有申請?因為我們有水草,有礦藏,有很多他們沒有的東西。不能說主觀上看起來‘我們需要轉移支付’,就放棄發展的可能了,這樣不行。”夏建民說,“看起來”一無所有的地方很多,但實際上他們都有發展的空間。“這些地方財政缺乏的,很多時候是創新。”
無獨有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瑪納斯縣,其財政局副局長馬義功也向記者表示:“我們也有一段曾經依靠轉移支付的日子,你知道,我們這里要什么資源都沒有,只有些水果,還不好吃。”他有些不愿意回憶當初的日子,但瑪納斯財政人并沒有就此放棄。就是靠著這些“不好吃的水果”,招商引資中的中信集團發現它們非常適合釀酒及制作其他衍生產品,而瑪納斯鄰近省會烏魯木齊的地域條件又使得運輸成本并不像其他地區那么高昂。至此,瑪納斯依靠當地特殊的條件,使得這些“不好吃的水果”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財政收入。“雖然我們還遠遠說不上富裕,但已經比過去好得太多了。”馬義功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鄂爾多斯財政的“自立”是一種量變而非質變,當資源枯竭以后,該地財政收入仍然無法持續。而瑪納斯財政的做法是一種根源上的改變,這種改變對于地方財源建設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但這也有另一個問題存在:這些地方都是以自己的特色來創造財源,既然是特色,那么它的可復制性就幾乎為零。西安財經學院經濟學院財稅系主任李愛鴿表示,他們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具體案例,更多時候是一條路,一條如何擺脫“窮帽子”的路。
誰為“窮地”指路
馮平,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企業處處長。每天經他過手的各地財政要求發展項目不計其數,也正是在這里,發明了“一票否決權”。
“我們作為上一級的財政,自然愿意看到下面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財源,都富裕,轉移支付也就不用存在了。我們的工作也更多的是從‘分錢’變為‘分賺錢的方式’。這就需要一票否決權的存在了。”
什么叫“一票否決權”?他表示,地方財政如果想大力發展某項產業作為自己的新生財源,必須經過自治區財政這一關。“不是我們管的太嚴,內蒙古本身財政資金并不是很多,下面地區的想法,的確需要與我們共同討論。”但話雖如此,如果自治區財政認為該項產業不適合作為當地財源,即可以實行“一票否決權”,不允許當地進行該產業的開發。
然而他表示,上級財政對于地方財政的產業發展,還是要留有一定的自主權。比如在轉移支付中,應盡量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例。
“我們一直在加強一般性轉移支付,盡量避免專項轉移支付。”他表示,專項轉移支付讓一些收入較低的地方財政叫苦不迭,他們也了解。問題就出在配套資金上。
“你說項目是不是好項目?是。但他們本身作為一個財政收入主要靠轉移支付資金的地區,很多時候是拿不出來配套資金的,而專項轉移支付很多時候都帶有強制性,那怎么辦?只能打亂當年的地方財政預算。而預算是一個地區財政的根本。這樣對這些地區財政的傷害很大。”馮平說。
但他表示,上級財政也可以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或“點對點”的專項轉移支付來幫助這些發展較慢的地方財政“脫貧”。“問題還是在于他們自己的選擇。有些地區現在已經有了惰性,即使可以脫下貧困縣、貧困市的帽子他們也不脫,要錢要習慣了。”他表示,讓這些轉移支付了多年的地方財政“脫困”,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轉移支付的完善
京北,100余公里,河北省豐寧縣。一個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轉移支付的縣。
“我們有鐵礦,有豐富的水資源,有森林資源#8943;#8943;”豐寧縣非稅管理局局長張志華給記者數著這片土地上的資源。“但我們不能開發,只能靠轉移支付。”
豐寧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縣(詳情請參閱本刊2010年第4期《豐寧:擔當著首都的發展》一文),該縣有資源,風景秀麗,但因為過境的灤河為北京市居民用水主要來源,境內的山川為北京市防風沙的最后一道防線,河北省財政廳為保護首都水源和風沙屏障,禁止了豐寧縣對這些資源的所有開采。“而且要嚴加保護。”張志華說。
但這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植樹造林,水資源清理,稻改旱等等工程都需要大筆的財政資金。哪里來?豐寧縣財政表示,這筆錢現在基本全部來源于河北省財政廳的轉移支付。至于直接受益的北京市,則“收到的并不多”。在記者走訪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地區甚至是象征性的轉移支付。
但這樣受到直接傷害的就是當地財政和百姓。因此豐寧縣財政也提出,是否可以根據受益方來規定轉移支付模式。
而三峽地區的轉移支付也早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雖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直到現在為止,幾方的轉移支付款項分配依然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這也變相的證明了我國現有的轉移支付體制是有可以進一步完善的方面的。
“總而言之,我們希望有一天能摘掉‘轉移支付’的帽子,擁有自己的地方財源。我們知道這條路很漫長,但在各方的大力協助之下,這應該不是一個夢想。”這句話不僅是豐寧財政的心聲,應該也是許多還在依靠轉移支付生存的地方財政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