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爭議
美參院批準迫使人民幣
升值法案
美國國會參議院近日通過了對一項法案的程序性投票,這項法案旨在向中國施壓,迫使其允許人民幣匯率升值。
法案要求征懲罰性關稅這項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調查中國是否存在故意壓低人民幣幣值的行為。法案一旦生效,意味著美國任何行業如果能證明其因某國低估匯率而受到該國的出口商品的“實質性損害”,就可以向這類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最有力
英國QE2近在眼前
隨著全球經濟持續走弱,英國正考慮推出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QE2)。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成員戴維·邁爾斯近日稱,他將投票支持QE2,并表示英國央行“彈藥充足”。
英國央行9月會議記錄顯示大多決策者認為QE2“正當其時”?;ㄆ旒瘓F預測,英國央行可能在新一輪QE中投放大約4000億英鎊資金。倫敦巴克萊銀行的經濟學家西蒙·海耶斯也表示,QE2近在眼前了。
最奇特
丹麥開征脂肪稅
丹麥10月1日起開始征收脂肪稅,以減少民眾脂肪攝入量,征稅對象為所有含飽和脂肪的產品,包括黃油、牛奶、比薩餅、油類和肉類。稅率為每千克飽和脂肪16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18.6元)。
丹麥政府預計,這一行動將為國家帶來約15億丹麥克朗(約合17.2億元人民幣)的新稅收,同時減少國民大約10%的飽和脂肪攝入量和15%的黃油攝入量,以此推動國民健康,降低肥胖人口比例。
最強制
歐盟開征金融交易稅
9月28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從2014年開始對27個成員國征收金融交易稅,這一計劃預計每年會給歐盟帶來570億歐元的收入。根據稅收提案,歐洲央行和世界其他央行不用繳納交易稅。不過,這一稅制可以覆蓋全球金融機構約85%的金融交易。
聲明剛剛發布就遭到英國的強烈反對,英方認為這種強制措施難以接受,只有在全球統一征收時才會支持。
最意外
美兩學者分享諾貝爾經濟
學獎
2011年度諾貝爾獎最后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10月10日揭曉,美國學者托馬斯·薩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憑借“對宏觀經濟的因果關系及影響作出的實證研究”獲獎。
今年獲獎名單再度爆冷,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此前被視為大熱門的研究債務危機、公共財政和主權債務危機的學者均未獲獎。評審委員會堅稱,從不根據近期事件選擇諾獎得主。瑞典學者稱,從研究發現到獲得諾獎似乎至少要30年。
最警示
標普威脅下調日本信用評級
全球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官員小川高平近日表示,如果日本政府無法推出“可信、可持續”的財政改革方案,無法保證政治穩定,日本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將不可避免。
今年4月,標準普爾把日本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前景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原因是日本震后重建可能提高預算赤字。小川高平說,日本強震和海嘯對經濟和財政的影響似乎沒有預想的強烈,不過,政府必須“明確#8943;#8943;如何在中期重塑財政”。他敦促日本政府推出“可信、可持續”的財政改革方案。
最恢復
利比亞戰后首批出口原油
將裝運
利比亞石油部副部長奧馬爾·沙克馬克稱,利比亞自卡扎菲倒臺以來的首批出口原油預計于9月27日裝運,這意味著利比亞的高品質原油供應在中斷數月后終于得以恢復。
利比亞原油產量10月初有望達到日產50萬桶,接近今年2月沖突爆發前產量的三分之一。利比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原為非洲主要原油出口國。今年2月國內爆發沖突前,利比亞原油日產量160萬桶,其中85%出口至歐洲。沖突爆發后,原油生產和出口近乎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