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我國最富裕的地方財政聚集地,浙江、江蘇和廣東等發達地區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一條以企業興財政的路。但這些被認為是我國“最富裕”的幾個典型的企業型財政地區,已經率先感受到了財源危機的來臨。
大企業,小企業
說到企業的聚集地,就不得不提廣東省佛山市。與浙江人的思路不同,廣東省基本上引入的都是大企業模式。
該市順德區企財科工作人員表示,大企業模式“是順德一貫的思路,因為大企業抗風險能力、擔保能力和現金流等都是小企業無法比擬的。”
但凡事都有兩面。當記者問及是否可以一直這樣以大企業為主要財源的時候,該工作人員的回答頗為中肯,“你看浙江和(廣東)東莞,這些地方并不是像我們以大企業為主,而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要財源,他們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少。在現在來看這兩條路都能走通,我們選擇大企業作為主要財源是因為我們的地理位置和長期的積累,但并不能說中小企業以后就沒有發展?!?/p>
相對于這種思路,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處長俞建人也表示,作為主要財源的企業規模,并不能成為財政今后發展的桎梏。
“現在大家都在說,中小企業每天日子過的很不易。那就能說中小企業不好嗎?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是金融政策的收緊,是財政政策很多時候對中小企業惠及的不夠。中小企業由于它很靈活,作為主要財源來說還是沒有問題的。”俞建人對現在中小企業這種模式表示了肯定。
但他也表示,財政對于企業的意義,是引導、扶持而不是單純的“拿錢”?!叭绻f觀眾是演員的衣食父母,那么對于財政來說,主要財源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生活的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我們收入的高低。因此如果企業虧損了甚至倒閉了,我們痛心的程度甚至可能要超過當事人。因此,我們也一直在尋找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平衡?!?/p>
三地財政人均表示,他們都在尋找一種介于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擁有他們共同優勢的企業模式。既保證一定的規模和抗風險能力,又不失在遇到危機時的靈活性。但把握這個尺度很難。
重點產業還是遍地開花
值得注意的是,順德不僅是許多大企業的總部所在地,而且發展的項目之廣是其他地區所少見的。它涵蓋了從機械制造到房地產等諸多行業。
按照順德區財政局的說法,他們這種“遍地開花”的做法,是當地的財源建設理念所致。因此回報率較高的行業都會涉及。
但同為大企業中心的江蘇省的思路卻有些不同。負責企業績效考核的江蘇省財政廳績效管理處處長林玲表示,企業的項目回報率雖然是該項目是否上馬的重要考核條件,但必須注意“個性化”發展,即不要與其他地區企業項目有過多的重復,以免出現擠占市場等情況的發生。一些其他地區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的行業,即使擁有較高的資金回報率,也要預見到在供大于求的情況出現之后的利潤下降。“并不是現在賺錢的就必須上馬,要考慮持續性?!彼f。
無獨有偶,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處長俞建人也表示,在現在“比較混亂”的企業現狀之下,不可替代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皠e人無法替代的產業,即使它的利潤現在看起來還比較低,但它是穩定增長的。只要培養的好,幾年之后這個行業就有可能變成龍頭老大甚至獨此一家,為長遠考慮,現在投入的多一些都是很值得的?!彼f。
但“可持續”的,“無法代替”的產業可以理解為新興產業嗎?他們表示,對于新興產業,必須抱有相當謹慎的態度。
新興的未必就是好的
風力發電,金太陽工程,新能源汽車#8943;#8943;這些很多人還弄不清定義的名詞被排在了國家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名單上。但這些是否就可以“有項目就上馬”呢?多地財政人表示,新興產業也有其獨特的適應性,新興的,未必對于每個地方都是好的。
記者曾于2010年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達坂城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進行調研,由于當地屬于我國日照時間最長的區域,而且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當地日風力大于5級的 時間極多,因此適合于這兩個項目的試運行和最終落地。
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某工作人員對包括金太陽在內的各種地域性很強的項目在其他地區廣為鋪開表示了質疑:“我們擁有如此獨特的地理條件,所以才上馬這些項目,但一些日照時間相對較短,甚至常年陰雨的地區也上馬了太陽能發電項目,這是為什么?”
話題回到主題中來。正因為有這些前車之鑒,許多地區財政人表示,新興產業,雖然有國家的大力扶持和看似高額的回報率,但它還是有相對局限性存在的。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每個項目。在商業理論中,同一行業的壟斷程度和投資回報率成正比,過高的項目覆蓋率帶來的通常是利潤的一再降低,也就是前文所說的“缺乏可持續性”。
“一窩蜂”的上馬,無異于飲鴆止渴。
群體的力量
但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這幾年的運行情況都不容樂觀。一再降溫的金融手段讓企業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抱團”的趨勢。但俞建人表示,企業“抱團”經營不僅不是壞事,而且可能是中小企業未來的出路之一。
首先“抱團”使得原本薄弱的中小企業首尾呼應,極大的增強了單個企業的抗壓能力。其次,同行業的聯合也使得對內競爭壓力減小,對外話語權統一。再次,群策群力的做法使得錯誤投資取向大為減少,財政政策也得以及時下達和分享。對于財政來說,可以更好的引導各行業向“安全地區”前進,對于企業來說,也可以借助更多的力量。
但事實證明,這種“完美”的思維模式還僅僅是一個開始。浙江省嘉興市中小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尤源表示:“這是一條出路,但同時也是一條沒有任何標志的新路。”法規等等基礎條件的缺失帶給企業的是巨大的不安全感,但至少事實證明了這是一種可行的,讓地方財政繼續以企業為主要財源并長期持續下去的方法。
截至發稿前,溫州再次出現了“老板跑路潮”。在這種資金鏈斷裂的重壓面前,記者了解到,許多企業高度發展的東部沿海省份地方財政,已經采用了各自的方法讓麾下的企業繼續良好生存下去。企業的集群化也是他們在考慮和實踐的其中一項。雖然結果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但這些地方財政都在堅定的,和企業一起度過一道道難關,并堅信著前方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