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場越開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溫文爾雅的傳統銷售手段與“陰險”但實用的招數相比,哪個更有效?
張小虎終端銷售話術的締造者,長期致力于耐消品終端銷售話術標準化的研究與實踐,自主研發的產品有:導購話術訓練撲克、導購技巧訓練臺歷,著有《電動車銷售話術》,《家電終端陣地戰》,《手機顧客爭奪戰》,曾培訓新日電動車經銷商40場,培訓金立手機導購員30場,培訓雙喜電器業務員15場,累計培訓業務員、導購員上萬人,并兩度接受央視經濟半小時專訪,獲中國營銷策劃30年領軍人物稱號。E-Mail:Z8323@126.comwww. shuangqiang .net
耐銷品的銷售是一件磨人的事情。顧客從逛店到最終購買往往要折騰三五個來回。其原因一是耐銷品單品金額高,顧客怕買貴了;二是耐銷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顧客怕買錯了。調查發現,購買電動車等耐銷品時,第一次來門店就購買的顧客不到20%,也就是說,80%以上的顧客需要要反復權衡,才能痛下決心掏腰包。
顧客購買會給出購買信號,顧客不買也會發出不買信號。比如,馬上購買的顧客會與導購員討價還價;不想購買的顧客只關心產品的細節,不追問銷售底價。善于從顧客言談舉止的蛛絲馬跡中判斷出顧客是馬上購買、拖延購買或者拒絕購買,體現著一個導購員技能的高低。
識別顧客購買的信號類型
當導購員向顧客介紹了產品的一個重要利益點,或者圓滿回答了顧客的一個異議后,顧客會發出不同的信號。這些信號有語言信號和表情信號,導購員要像十字路口的駕駛員那樣,先識別一下不同的信號,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
在此,如果顧客發出的是拒絕信號,我們用紅燈表示;如果顧客發出的是購買信號,我們用綠燈表示;如果顧客猶豫不定,我們用黃燈表示。(見表1)
不同的信號不同的處理
導購員在介紹產品過程中,捕捉到顧客的語言或表情信號時,要立即在腦海里進行分類,以便采取下一步的行動。導購員要像駕駛員那樣,既不要在顧客拒絕時“闖紅燈”,也不要在顧客示好時坐失良機。遇到磨磨蹭蹭下不了決心的顧客,導購員耍些小手段、下個“套子”也是必要的。(見圖1)
一、遇到紅燈,繼續介紹
如果顧客發出的是拒絕信號,導購員就要繼續向顧客介紹產品的重要利益,或者繼續回答顧客的異議,直到顧客發出購買的信號,再解決客戶的疑問。
面對顧客的拒絕,一些企業的培訓教材是這樣要求導購員的:
1.若確認客戶無意購買,應感謝其咨詢。
2.不要糾纏客戶。
3.以個人的名義歡迎客戶再次光顧。
4.目送客戶離開。
筆者認為這種好好先生的做法是要不得的。當今金融風暴肆虐,顧客需求減少,賣場越開越多,客流量越來越少,產品堆積如山,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我們還像從前那樣溫文爾雅地使用傳統的營銷手段銷售,效果可想而知。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幾種看起來很“陰險”但很實用的策略。
拒絕處理技巧策略之一:挽回
對于不買的顧客,導購員要詢問顧客為什么不買?比如:
技巧1:“這位女士,請你先別急著走,好嗎?請問是不是我們這幾款車你都不喜歡?你真正想找的是什么樣風格或者什么用途的電動車?我幫你找一找。”
技巧2:“這位小姐,請留步。真是抱歉,剛才一定是我沒有介紹到位,所以你沒有興趣繼續看下去。我再重新幫你找一下適合你的產品,好嗎?謝謝你,請問……”(重新了解顧客的需求意圖)
技巧3:“這位女士,能不能請你留步,我想請你幫個忙。我剛做這一行,麻煩你告訴我你為什么不買?這樣也方便我改進工作,真的,非常感謝你。是不是……”
對于提高導購技能來說,弄清楚顧客不買的真實原因,也許比銷售出一件產品更有價值。顧客購買也許只有一個理由,顧客不買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心里不著急,老產品湊湊和和還能用;對產品不了解,貨比三家先弄個水落石出再出手;自己不當家,需要家人都同意;價格不便宜,等待商家打折再送禮;最近手頭拮據,有心買貨無力付錢。
拒絕處理技巧策略之二:跟蹤
面對拒絕購買的顧客,導購員一定要爭取留下他們的聯系方式(索取顧客電話號碼的7種方式詳見跟我學話術⑩《顧客當時不購買 留下電話再銷售》),以便后期進行跟蹤拜訪。
如果不能拿到顧客的電話號碼,至少把店面的名片或者產品資料遞給他,以便顧客主動打電話,進一步咨詢。同時,導購員要在這個階段判斷并記錄下顧客的性格類型、心儀的花色品種,以便在下次溝通中與顧客一見如故。
拒絕處理技巧策略之三:使壞
使壞也就是使絆子。即顧客不買我們的,也不能讓顧客買競爭對手的。賣電動車如何使壞?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
顧客沒有購買我們的電動車的時候,導購員可以告訴顧客:
“我給你說說怎么挑選一輛不會褪色的電動車。我們的塑件為什么不褪色呢,這是因為我們的烤漆好,那些會褪色的電動車放在太陽底下,30多度的高溫一曬就褪色了。你不信的話,我給你演示一下。你看我這里有個打火機,打火機的溫度是300多度,我在塑件的烤漆上面燒過來,燒過去(燒上4遍)。你來摸摸看,燒都沒燒壞,顏色也沒變。你看到了吧,我們的塑件經過300多度的高溫都不掉色、不褪色、不起皮,太陽曬更不會褪色!”
“你去看其他品牌電動車的時候,我送你一盒火柴——打火機我是舍不得送你的,你看別家敢不敢讓你燒!”
顧客如果拿著火柴去競爭對手那里,進行燒車試驗,無外乎兩種結果:一種是如果對方不讓燒,那顧客也不相信他們的烤漆會有多好;另一種是如果讓顧客燒,塑件烤漆被火柴燒的后果是要么冒煙,要么融化。為什么?因為燒自家的電動車用的是打火機,打火機的溫度也就280℃~500℃。燒別家的電動車用的是火柴,火柴點燃的瞬間溫度高達2500℃。所以,塑件被打火機燒的時候安然無事,被火柴燒的時候后果很嚴重。
二、遇到綠燈 ,快速催單
很多銷售人員都有這樣的想法:只要能很好地介紹信息及產品、處理疑問,想買的客戶就會自然購買;不想買的,說得再多也沒有用處。殊不知,不敢成交就會減少成交。為什么有的導購員不能抓住時機成交呢?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原因:
害怕客戶反感
很多銷售人員有這樣的想法:主動建議購買會使客戶產生疑心和抵觸心理,反而使他們離去。
心理顧忌
很多銷售人員認為:主動建議后若被客戶拒絕會很難堪。銷售人員會經常遭到客戶的拒絕,而有些銷售人員把顧客的一次拒絕視為整個銷售失敗,放棄繼續努力。
被動等待
很多銷售人員沒有受過成交技巧的訓練,向客戶介紹完信息及產品、解答完疑問后,如果客戶沒有反應便不知所措,只是等待,這樣就錯過了很多成交機會。
正確的做法是采用以下技巧,快速達成交易。
直接建議法
當感到客戶基本滿意時,導購員應積極主動地建議購買,并簡述購買的好處。
導購員可以說:“現在開票吧!這輛紅色比較適合你。”
選擇建議法
導購員可以說:“現在開票吧!紅色、藍色、白色,這三種顏色你選擇哪一款?”
假設成交法
導購員假定客戶已經決定購買,拿起客戶信息表格準備填寫,與顧客邊聊邊寫。
最后機會成交法
導購員可以告訴顧客:“這兩天我們做促銷活動,你現在買還有優惠。”
需要提醒的是,對同意交款的顧客,導購員要引領顧客一起去開票,甚至在顧客去開票過程中介紹一些充電常識、保養常識等,要不停地對顧客說活,直到他把錢交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擾亂顧客的思維,快速成交,不要讓顧客反應過來之后后悔,又不買了。
三、遇到黃燈,下個“套子”
由于信息有限、環境陌生,顧客不能很快明確自己的需求,所以往往下決心比較困難,權衡時經常是各種因素像一團亂麻在心中纏繞,難以理出頭緒。
如果顧客沒有表現出購買信號,或者導購員不能識別出來,就需要直接詢問顧客。比如:“先生,你看,還有什么問題嗎?”“還有什么我沒有介紹清楚的嗎?”“你是否還有想了解的地方?”
也有這樣的顧客,雖然感覺產品物美價廉,但還是抱著僥幸心理再殺殺價,軟磨硬泡想占更多的便宜。這時候就需要銷售人員給他下個“套子”,給他挖一個溫柔的“陷阱”,讓他跳進去。
【案例】
山東一位電動車經銷商,為了快速成交,他給顧客設計這樣一個“陷阱”:道具很簡單,就是一把批發價30元、看起來價值像60元的好鎖。顧客猶豫時,他會說:“這樣吧,你也別再砍價了。要么我最后再給你優惠30元,要么我送你一把價值60元的好鎖,你選擇吧!”這時看顧客的反應,如果顧客選擇其一,正中下懷;如果顧客“兩個”都要,他就順水推舟,假裝很不情愿,半推半就地勉強答應。大多數顧客會見“好”就收。這個“好”其實就是老板提前設好的“套兒”。
有時候顧客希望買的東西便宜,價格低,有時候即使價格低了,還想再占點便宜,得到別人不能得到的便宜。
總之,耐銷品的特點是購買金額大、購買周期長、產品認知低,這就在客觀上要求導購員要“耐得住”。無論顧客購買與否,都要給顧客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以增加顧客的回頭率。
【培訓工具8】導購技巧訓練臺歷
表格使用方法:一個顧客過來看完貨離店3分鐘內,導購員開始填寫這個表格。回憶顧客信號是紅燈、綠燈或者黃燈,并在對應欄打“√”。并且通過以后發生的事實驗證自己當初的判斷是否正確。
善于從顧客言談舉止的蛛絲馬跡中判斷出顧客是馬上購買、拖延購買或者拒絕購買,體現著一個導購員技能的高低。
思考與練習
1.文中提到:“先生,你看,還有什么問題嗎?”“還有什么我沒有介紹清楚的嗎?”根據你的理解進行重要性排序()。
A、當無法掌握顧客的關注點時,可以通過類似問題進行引導;
B、這些話術是在排除顧客產生的異議,為成交掃清障礙;
C、如果顧客回答沒什么問題,就要抓住契機,馬上催單;
D、以退為進,降低直接催單時顧客的排斥心理。
答案:CBDA
2.文中提到:有的客戶雖然感覺產品物美價廉,但會抱著僥幸心理再殺殺價;還有的客戶軟磨硬泡,就是想占更多的便宜。這時,就需要銷售人員給他下“套子”。根據你的理解進行重要性排序()。
A、所謂的“套”,是拓寬了顧客甄選的余地,但這是在可控的范圍內;
B、顧客的欲望永遠無法滿足,“套”給顧客的欲望設定了范疇;
C、“套”是一個心理游戲,滿足顧客占便宜越多越好的欲望;
D、“套”能給顧客意料之外的滿足,得到后就能封堵其退路,快速成交。
答案:DCBA
3.文中提到:當顧客離開專賣店后,導購員要觀察顧客去了哪個競爭對手那里,以便心里有數。“心里有數”指的是( )。
A、顧客又去了哪家店,如果顧客再回來,有應對的方法;
B、顧客又去了哪家店,最終在哪家店購買,分析購買的原因,下次再有類似的顧客則改變應對的方法;
C、觀察每個沒有現場購買的顧客都會走向哪家店,找到規律后想辦法給這些顧客“下套”,讓他們去了之后再回來;
D、觀察顧客又去了哪家店,在哪家店里關注、了解什么,印證自己剛才的接待方法。
答案:ABCD
(編輯:陳展 cz2010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