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貴州省對外貿易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角度出發,對近十幾年的貴州省生產總值與進出口貿易額進行了分析,并利用SPSS11.5軟件,得出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但相關性不太強。進而提出努力發展貴州省對外貿易的相關建議,以更好地發揮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貴州省;對外貿易;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4-0171-02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問題的提出
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一直受到經濟學家的關注。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的“剩余物品出口”學說中涉及到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問題。20 世紀 40 年代羅伯特遜提出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1]。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以來,由羅默和盧卡斯提出的內生性增長理論認為,技術創新和進步是推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對外貿易通過提供更廣闊市場、更頻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競爭而促進一國的創新活動和技術進步,促進該國經濟增長[2]。以克魯格曼、赫爾普曼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將新國際貿易理論與新增長理論有機結合,對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多角度研究, 提出一系列理論與模型。研究表明: 對外貿易能夠通過剩余商品出口、創新刺激、技術擴散、勞動分工專業化和規模經濟等途徑促進一國經濟的增長[3]。
二、貴州省外貿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 1992 年全方位對外開放后,貴州省對外貿易有一定發展。1990—2007 年,貴州省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率約為 4.27%,但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待更進一步提高。為分析貴州省進出口貿易額與經濟增長的影響力, 忽略其他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以 GDP 為因變量,分別以進出口總額為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構建線性方程: GDP=a+bX+u, GDP 代表國內生產總值,變量 X 代表進出口額,a為常數項,b 為待測參數,u 是隨機擾動項。以 1990—2007 年數據為樣本(表1):
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得到一元線性回歸結果(表2.1、2.2、2.3)。
其中,D.W=1.570 D.W 大于 dL=1.13,du=1.38(n=17,k=1查表得),且 du 三、貴州省發展國際貿易的建議 1.加強對對外貿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的認識。對外貿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可歸結為以下幾點:(1)對外貿易通過技術創新、技術貿易等途徑可有效促進技術進步。對外貿易通過國際市場競爭使企業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通過培育技術優勢形成競爭優勢; 通過國際技術外溢使各國企業相互啟發, 引發創新思想, 確定創新方式。國際貿易和技術的流動可以促進技術創新,形成規模經濟,降低科研成本。(2)對外貿易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在開放條件下,世界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動促使國內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出口擴大會鼓勵更專業化和更有效率地利用中間投入品, 增加對向出口部門投入的部門的需求;這些部門向其他供給部門增加需求,通過改變需求狀況來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3)對外貿易導致了更大的生產規模。出口的擴大突破了國內市場的局限性, 使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勞動具有經濟規模性,促進生產的專業化,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 2.加快產業升級換代,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資源約束,以及他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使粗放型增長難以繼續,貴州省的對外貿易發展面臨同樣的問題,貿易增長方式亟需轉變。貴州省應根據國際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扶植那些無污染、高附加值、多功能等市場發展潛力大的產品,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3.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并已推出一些在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商標。但在國際市場上貴州省具有高知名度、高信譽度、高市場占有率并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品牌非常少。為盡快扭轉這一被動局面,貴州省的外貿企業必須要樹立起名牌產品意識,加大培育名牌產品的投資,完善售后服務,強化品牌宣傳,不斷推陳出新,塑造國際品牌。 4.培養和造就高層次的國際經貿人才。入世后,外貿企業面臨的是更加激烈的競爭,這對貴州省外貿企業人力資源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培養和造就大批知識淵博、懂經營管理的高層次經貿人才,對提高貴州省出口商品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各種對外企業一定要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加強對人才的培訓和培養,通過人力資本的積累來改善出口結構,實現人力資本和出口貿易綜合效應帶動的經濟增長。 5.大力擴出口并注重進口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多年來,國家和各地政府都以出口增長論成敗,制訂各種各樣的出口鼓勵措施。這一以追求出口規模和貿易順差為目標的不平衡貿易政策,導致了許多諸如出口惡性競爭、低價競銷等問題的出現[3]。2005年中國的巨額順差帶來的一系列諸如貿易摩擦增多、貿易條件惡化、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等問題,使人們越來越能夠理性地認識到單純追求貿易順差的弊端,從而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進口上來[4]。貴州省應制定進出口戰略,把進口與貴州省的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緊密結合起來,有秩序地進口那些貴州省經濟建設急需的資源、原材料及先進的設備和適用技術,加快進口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5]。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面對國際貿易的新趨勢,貴州省對外貿易的發展必須實現從對外貿易觀念的創新到對外貿易戰略政策、體制的創新,直到對外貿易法制制度,貿易構成和貿易工具的全面創新。 參考文獻: [1] 張二震,馬野青.國際貿易學:第2版[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 嗡迪.當代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及中國的對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5,(3). [3] 孫義清.黑龍江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1). [4] 王瑛.淺析進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J].北方經貿,2005,(11). [5] 武敬云.論進口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及中國的政策選擇[J].商業經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