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何以圍城?影片《十月圍城》以辛亥革命為時代大背景,以保護孫中山為主線貫以始終。那么,如何突圍?擬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革命黨人的突圍。以陳少白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從“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的信仰突圍。第二,清廷反動勢力的突圍。以閻孝國為代表的滿清封建殘余勢力從“洋人乃狼子野心”的信仰突圍。第三,一群小人物的突圍。以王復明、方紅、沈重陽為代表的人民大眾從小我的信仰突圍。
關鍵詞:辛亥革命;天賦人權;革命黨
中圖分類號:I0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4-0208-02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痛苦,就叫做革命。”電影《十月圍城》結束在了孫中山的這一點題之語中。回顧2009年賀歲檔影片,唯有這部讓人潸然淚下,在我心中揮之不去。我們不僅為影片中的血雨腥風所感動,更為來自民眾的偉大信仰所折服。時隔一年有余,再看“圍城”,澎湃依舊。
電影《十月圍城》以“孫中山抵港前三天”、“前兩天”、“前一天”為時間軸,為我們呈現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幕。1906年10月15日,正是孫中山抵港之日。“中國日報”社社長、中國同盟會香港分會會長陳少白作為革命黨人,為保護孫中山安全抵港及撤離,與各方面運籌帷幄。與此同時,清廷派出閻孝國前來阻撓和刺殺孫中山。他們買通香港警察,并不惜任何代價,在全港組織了一張“刺孫”的天羅地網。正如同影片的英文名字一樣,Bodyguardsandassassins,保鏢與刺客,影片正是以這樣兩條線索同時進行。
一、革命黨人的突圍
《十月圍城》以辛亥革命為時代大背景。影片結束時,字幕顯示“辛亥革命成功,滿清王朝終被推翻”。然而,熟悉教科書的人都知道,辛亥革命成功了,因為它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同時,它也失敗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況,具有不徹底性。影片雖以保護孫中山為主線,但是張涵予飾演的孫中山鏡頭卻十分短暫,看來影片不是為了表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而是重在為“突圍”人士著上濃墨重彩。陳少白這一人物可謂千千萬萬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
由梁家輝飾演的陳少白,將資產階級具有的兩面性刻畫得栩栩如生。他身居邊緣地帶——香港,早年考入香港西醫書院,并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啟蒙。在與孫中山一起奔走革命期間,參與組織香港興中會,同時積極籌備廣州起義。后任《中國日報》社社長,積極宣傳革命。可以說,他是先進知識分子之代表,具有強大的革命理論武器。在電影中,陳少白革命性的一面也有其不俗的表現。他從閻孝國那里逃回李玉堂家時的一席話振奮人心——“革命不是只印印報紙,發發傳單,革命是要流血、是要玩命,是要犧牲的……革命就是要用這一代的犧牲換取重光那一代的幸福。”然而,電影中的絕大多數片段呈現的卻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身無飛檐走壁之功”的革命人物形象。他骨子里想革命,希望通過變革來改變社會的現狀,也為此被捕和流血。影片末尾,陳少白拾起重光假扮孫中山的手槍時,本可以當機立斷開槍射擊閻孝國,可是他卻猶豫不決又失聲痛哭,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愛徒慘死在清廷勢力之下。他那拿起手槍時的戰戰兢兢、他那開槍時的猶豫不決、他那面對生命消失的心痛,難道不是對革命黨人的一種諷刺?看過之后,我們不禁在想,一個革命黨人何以革命?不過,倘若沒有似陳少白們的經驗和教訓,也就不會有后來歷史的重寫,更不會有毛澤東“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
陳少白的資產階級兩面性何止于此?他的矛盾思想在影片亦當中依稀可見。他被自己的學生閻孝國抓去之時,面對閻的逼問,他說“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這樣的話時何等淡定。可是,他到底缺乏一種直面反動勢力的勇氣。這是基于師生關系的考慮,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懦弱的表現?他那見血就暈、低頭閉眼的一瞬間,我看到的不是革命黨人的希望,而是缺乏自覺戰斗的力量。“就憑你們幾個開個會,游過行就能救中國?”“這就是你們的膽量,如果讓你們成功了,國家必亡。”閻孝國的一席話直中革命黨人之要害。與此同時,抽簽假扮孫文的一場戲中,我們也可見他的矛盾。當他得知被李玉堂的兒子、自己的愛徒抽到之時,沖動地說了一句“我們重新抽”。此刻,他應該明白“人人平等”這一理想在現實中的渺茫。面對愛徒的奔赴戰場,有誰忍心,也恰如他自己所說“我過不了自己”一樣……
以陳少白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就像一個放大鏡,我們可以通過他直面整個資產階級的矛盾性。由梁家輝飾演的這一角色,在影片中的分量功不可沒。有相關評論認為,《十月圍城》所描寫的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屬性被遮蔽了[1]。我想他是忽略了陳少白這一舉足輕重的人物形象吧!
二、暗殺者的突圍
孫文以探母為名抵港,實則與十三省代表會談,部署下一行動之計劃。在清廷看來,這是“刺殺孫賊”的絕好時機。清廷派出以閻孝國為首的百余人的敢死隊直擊孫文。從鷹犬閻孝國一派來看,他們的這種赴湯蹈火其實是清廷的最后垂死掙扎。面對帝國主義勢力、面對南方革命黨人的起義,清廷的茍延殘喘之勢必將潰敗。
閻孝國作為一名中國人,他的初衷是好的,可是,雖然他受了西式教育,但是因為信仰的不同而投錯了對象。他錯就錯在把奄奄一息的清廷作為中國的救命稻草,認為只有清廷才可以拯救中國。他的對清廷“天賜皇權”的愚忠讓人覺得無藥可救,他最后的“已報國恩”讓人痛心疾首,他的殘忍行為令人發指。影片最后半個小時的打斗場面,尤其讓我記憶猶新。他與黎明飾演的劉公子之間的肉搏猶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他與一幫毫無拳腳功夫的車夫、學生的廝殺不費吹灰之力;他的刀槍不入之功夫,將清廷的權威頃刻間神圣化了一般,不負其大內侍衛出身。如果,他的這種直面鮮血的壯志豪情、視死如歸的精神能夠為我所用,移植到革命黨人的身上,也許歷史又要改寫了。
不過,閻孝國的這一角色同樣有值得佩服的一面,與陳少白對話的片段中略見一斑。“你以為我是膺犬,只懂得對朝廷畢恭畢敬惟命是從?學生不是。學生斗膽問一句,國家受盡欺辱,可是最終洋鬼子給了你們什么?除了連年戰亂,除了百姓民不聊生之外還有什么?”、“學生正是接受了西式教育才看清楚了——洋人全都是狼子野心”。
這一席話可都是肺腑之言啊!我們能說他是錯的嗎?洋人的狼子野心、妄圖把中國變為他們殖民地的心理在這一個愚忠的只知報效朝廷的大內侍衛眼里洞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定程度上,陳閻兩派缺乏換位思考,倘若他們的思想能夠互補,共同吸收,為己所用,中國的歷史必將重寫!
三、小人物的精彩突圍
這場以辛亥革命為背景的鴻篇巨制上演得如此轟轟烈烈,其功勞離不開這群小人物的襯托。《十月圍城》這部電影以保衛孫中山為中心并貫穿始終,但實際上著重描寫了一群小人物的愛恨情仇。
如果說陳少白們的信仰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閻孝國們的信仰是維護封建帝制的話,與他們這些大的信仰相比,這群小人物的信仰真可謂微不足道。臭豆腐的信仰是重回少林,方紅的信仰是帶爹爹回家,阿四的信仰是和阿純成親,沈重陽翻然悔悟,劉公子為了愛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李重光說他活了17年原來就是等的這一天……他們這些個小人物各自懷揣自己的信仰共同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征程。但是,正是他們的這些小小的信仰卻烘托了整個劇情,使感人的事跡見出英雄的高大和他們的精神的可歌可泣,令人看后為之震撼。
臭豆腐一出場就極為出彩,由巴特爾本色出演的臭豆腐形象,以其高大的身軀,在茫茫人海中獨占鰲頭。敏捷的身手,用椰子充當武器的麻利動作都特別給力。無奈敵暗我明。被砍數十刀之后重新站起,拖著血淋淋的身軀再次奔赴戰場;臨死之前重復自己的話語“我叫王復明,我叫王復明”,都讓人覺得蕩氣回腸。
方紅的初衷特別單純,完成方將軍未完成的事業,正如她所說的“我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護送孫文途中與清廷刺客展開了搏殺:一人單槍匹馬與三個男人的機智周旋,被槍刺痛腹部的身體傾斜,最后驚魂的一聲大喊,女俠的壯烈情懷就這樣在爆炸聲中倒下。
賭徒沈重陽為了對自己曾經放棄的愛的悔改,為了對懷抱妻女的家庭生活的憧憬,做了一名中國人應有的決定。甄子丹飾演的這一賭徒形象,從回廊酷跑一段開始,他始終處于下風地位。他閃躲騰挪,輕巧靈動,力道十足。為了完成自己的諾言,他用自己遍體鱗傷的身軀與強大的對手——疾馳而來的閻孝國發生碰撞。他最后的表現令其硬漢形象呼之欲出,其最后的致命一擊也烘托了他這一角色的無能為力。
李重光是一位真真實實的熱血青年,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后繼有人的力量。他從開始就做好了隨時為追求國家的未來而不惜犧牲的準備。他先前在父親前的懦弱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假象,他在發放傳單遭遇父親阻撓時高呼“我不作亡國奴”才真正顯現出他高大的形象。從他假扮孫中山那一刻起,他注定要為心中的理想犧牲。他對阿四說“我閉上眼睛,滿是國家的明天”,他最后在黃包車里的嫣然一笑、其淡定之舉都在向我們透露一種中國的明天有望的情懷。
壓軸之戲在最后,最后之戲在小人物。革命黨人關于國家未來的暢想,清廷反動勢力對孫中山的絞殺,遠遠比不過這一群理想的小人物形象。在整個電影當中,真正起到凝聚力的正是對這些小小人物的驚心動魄的敘述。革命于他們來說只是某種符號,甚至連符號都不是,他們只是因為某種機緣巧合而成為革命的戰士:這恰恰造就了影片中相當反諷的地方,革命大義之蒼白抽象反不如親情的具體可貴。
正如巴特爾在接受采訪時所說,這部電影不是在講孫中山,而是通過這樣一個事件在講無名英雄。在歷史上,我們能記住的英雄不多,因為太多的英雄都像我們這部片子一樣,是無名英雄。
參考文獻:
[1] 林琳.由情入義——《十月圍城》之草民英雄[J].中華文化畫報,2010,(2).
[2] 張波.傷情“圍城”多情“賀歲”——從電影《十月圍城》談賀歲片的價值取向[J].劇影月報,2010,(1).
[3] 陳德森,羅卡.《十月圍城》的堅守與突圍——陳德森訪談[J].電影藝術,2010,(2).
[4] 趙寧宇.《十月圍城》:草根的奮戰,庶民的勝利[J].大眾電影,2010,(2).
[5] 龐瑞.《十月圍城》:平凡人物的不平凡[J].大眾電影,2010,(1).
[6] 流年.《十月圍城》本年度最好看的賀歲片[J].電影世界,2010,(1).
[7] 徐勇,周薇.大小敘事之間和身處家國內外[J].藝術廣角,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