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組織形式不夠完善,教學軟硬件設施缺乏,師資力量有待優化,導致實踐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應從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設施、師資等方面來改進會計實踐教學,實現高校培養綜合性人才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4-0254-02
會計學作為操作性和實踐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僅僅依靠書本理論知識的灌輸不僅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標,更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必然造成經濟發展過程中會計人才供求脫節。因此,會計實踐教學是高校會計專業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不僅是培養創新型會計人才的基礎,也是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必行之路。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內涵和重要性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內涵
會計實踐教學是對理論教學進行全面掌握和實施的過程,是一次再創造和深化的過程。通過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實踐認識能力,對學生徹底掌握會計這門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教學的校內實踐環節一般分為兩部分:課內實驗和實習。課內實驗是指教師在上專業課時,針對所教知識點安排的實踐活動,包括課堂演示、模擬操作等,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實習包括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加以實踐。校內實習一般在學校內進行,學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原始憑證審核、記賬憑證編制、賬簿登記、結賬、會計報表編制等各項會計工作。校外實習是指畢業前學校組織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去體驗會計或相關崗位的實際工作。
(二)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1.會計實踐教學是深化會計理論教學的必要步驟
會計理論教學能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能提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可使學生對會計原理和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具有設計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會計實踐教學是對理論教學進行全面掌握和實施的過程,是一次再創造和深化的過程。通過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實踐認識能力,對徹底掌握會計這門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課堂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具有實踐性、啟發性和探索性,對于加深學生對會計課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是培養復合型高級人才的必要步驟。
2.會計實踐教學可改善會計人才市場供求嚴重脫節的現象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然而現行會計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會計人才市場供求方面,多數單位實際招聘時最強調是日常會計操作和會計實踐工作經驗,要求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然而,高校畢業生通常操作與應用能力弱,難以立即勝任工作。會計人才市場供求嚴重脫節,學生實踐能力不足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因為學生在校受到的實戰訓練極少,很少接觸實際業務與案例,而校外實習受單位財務部門工作環境、安全性考慮、會計實習階段性等因素的制約,無法達到讓人欣慰的預期,因此,校內會計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和應用能力的最佳方式。通過實踐教學,模擬企事業單位實際的業務來操作,將理論與實際會計業務緊密結合,不但能鞏固理論知識,而且可鍛煉提高學生的實戰實用能力,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彌補學生校外實習太少的缺憾。
二、我國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實踐教學組織形式單一
現代會計的真正職能是管理活動和信息系統的統一,會計實踐教學不僅僅是要培養會“做賬”的會計人員,其最終目標應該是培養綜合性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國高校的會計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和組織形式,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會計工作的實質。一般來說,會計部門充當的是管家的角色,會計人員不僅要懂會計核算、會算賬,更要懂經營、會管理,能夠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出謀劃策。但從很多高校會計實踐的內容設計來看,不管是課內實驗,還是校內實習,絕大部分教學實踐僅針對會計核算過程,很少涉及會計預測決策、會計控制、會計檢查等管理方面的內容。會計實驗的組織形式基本是采用“混崗”模式,也就是由一個學生對全部業務進行處理,很少采用實際工作中按會計崗位分工的“分崗”實習模式,學生難以理解會計工作中各環節之間的聯系,也無法體會各部門、各崗位之間既分工又合作的關系。
(二)軟硬件設備短缺,無法滿足會計實踐教學所需
會計實踐教學按照操作手段,分為手工會計實驗教學和計算機會計實驗教學兩種模式。手工會計實驗是以手工計算工具為主,計算機會計實驗是以電子計算機為計算工具,二者都是在實驗室進行模擬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的會計實驗教學模式。但目前許多院校尚未建立規范化的會計模擬實驗室,會計實驗是手工實驗比重大,而計算機會計實驗比重輕。據調查除了會計電算化課程以外,其他幾門主要會計課程如中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的實驗大多尚處于手工實驗階段,就是將實踐資料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像做習題一樣在教室內完成,學生根本無法真正了解會計業務的來龍去脈和會計操作的具體流程。由于計算機的軟、硬件投入的相對不足,多數學校開展的會計電算化實驗流于形式,多數學校的會計實驗還處于單機操作實驗階段,嘗試過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會計操作實驗的學校為數不多。
(三)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有待優化
師資力量是實踐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指導教師的工作任務是組織會計實踐、實習,指導學生操作,幫助學生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保證實踐指導的質量,要求指導教師有豐富的會計實踐工作經驗。而目前我國高校“雙師型”教師數量較少,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的教師占絕大多數,很少有從會計實務轉行教學的。師資結構不合理,缺少既有會計理論基礎又懂實務操作的指導教師,影響了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大部分高校教師與外界聯系不多,與會計實務界的交流也比較少,對知識的感性認識遠遠不夠,能傳授給學生的可以實際應用的東西也就極少。雖然部分院校中配備了專門從事會計實踐教學的人員,但他們都一般被定位為教學輔助人員,在地位、待遇等方面被區別對待。這種差異不僅影響到指導老師從事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也限制了高素質的人員流向實踐教學隊伍。
三、推進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對策
(一)創新會計實踐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會計實踐教學內容原則上應具有綜合性、創新性和靈活性。實踐教學內容不僅是教會學生在現有規則下如何進行會計記錄,還應該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高校應創新會計實踐教學方式,優化組合教學方法。
1.采取模擬實驗方式
它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里進行、以企業真實的業務資料模仿企業財會部門對會計實務處理的仿真演練形式,如初級會計、財務會計、審計等課程,在各課程學習階段可實施該項模擬實驗,或等各課程結束后按照具體內容分為單項模擬和綜合模擬實驗,模擬企業會計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統、會計環境(通貨膨脹、網絡公司等)的變化對會計信息的影響、企業集團合并報表等會計業務的處理方法,將手工會計模擬和會計電算化、網絡會計模擬充分結合。
2.要實行混崗與分崗相結合的實習模式
在分崗實習時,按會計實際工作環境設置相關單位和部門,使學生對會計分工及各崗位的權限職責有詳細了解,并能體會不同崗位之間的銜接和牽制關系。實驗實習內容中應包含企業管理知識的運用,可以將ERP沙盤實驗作為校內實習的一部分內容。沙盤模擬實驗有助于學生對會計職能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的經營管理能力。通過沙盤實驗,會計學專業學生能從企業管理的全局理解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扭轉會計人員的任務只是記賬、算賬、進行會計核算的錯誤看法,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會計的參謀和助手作用。
(二)加大實驗室投入,配備實踐教學所需軟硬件設施
要真正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就必須加強實驗室的建設,配備必需的軟硬件設施。首先,應建立完備的會計實驗室,包括手工模擬實驗室和電算化實驗室。在布局上,應盡量模擬會計實際工作環境,滿足學生進行混崗和分崗實驗、實習的需要。其次,要配備現代化的設備和軟件。實驗室電腦在配置上應滿足實驗與實習的需要,并增加對實驗室的投入,為會計實踐教學配備現代化的硬件設備和實驗所需的各種軟件。實驗室還應當加強管理,提高實驗室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學生比較多、場地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組織實驗和實習。另外,要延長實驗室開放時間,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課余時間進行進一步的練習。
(三)加快會計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
要培養真正適合社會需求的會計應用人才,必須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實踐教學隊伍,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實現:首先,要鼓勵高水平的教師從事實踐教學工作。要為會計實踐教學的順利發展鋪平道路,就必須在薪酬、待遇、發展空間等方面提高實踐教學人員的地位。建議高校領導從行動上切實提高實踐教學人員的地位,從政策上引導高水平的人員從事會計實踐教學工作。同時,對于從事實踐教學的人員要進行嚴格把關,盡可能配備會計理論和實踐水平都比較高的人員從事實踐教學工作,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其次,應當加強與實務界的交流。實驗教師要有目的地參加一些相關的研討班、培訓班,要經常深入業務調研及實踐,從會計管理水平好的企業中學習掌握會計業務處理技巧和分析業務的能力,有針性地對企業會計核算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使學習與實踐緊密地聯系,把握企業會計實務操作的前沿動態。最后,應盡快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會計人才,充實實踐教學隊伍。新鮮血液的加入有利于不同思想的碰撞與交流,有利于會計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共同提高,也有利于會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 許平彩,葉陳毅,魏瑋.我國高校會計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經濟,2010,(10).
[2] 張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1).
[3] 宋靖.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消費導刊,2009,(19).
[4] 吳偉容.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4).
[5] 韋德洪.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J].高教論壇,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