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公開量化考核在手術室獎金分配中的管理方法和作用,回顧性分析總結手術室2010年在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嘗試實行護理工作量化考核情況,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人員培訓:2010年1月~2010年2月對手術室所有人員進行培訓。
方法:①手術分類:運用護理程序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整理,按照操作規程完成甲、乙、丙、丁四類手術的巡回或洗手工作,質量考核良好以上,分別獲20、15、10、5分。如闌尾切除術屬于丁類手術,安排巡回、洗手護士各1人,手術配合滿意時,每人可得5分。同時根據手術危險程度(新開展、特殊感染手術等)每臺加分2分,夜間、節假日加班手術可另加分2分。如有缺陷按照科室制定的標準扣除相應分值。其余手術以此類推。②護理人員分級管理及運用:護士,將獲得護士執業證書在手術室工作3年以內、3年以上者分成兩個層次,每人每月基礎管理分為180分、200分,主要參加丙類、丁類手術,同時負責手術間管理、藥品管理、手術費用管理、督促衛生員工作等基礎性工作。護師,擔任護師工作3年以內的低年資護師月基礎管理分為220分,3年以上的高年資護師月基礎管理分為260分,具體安排乙類、丙類手術的護理配合,并分管消毒隔離、急救物品管理、儀器設備管理、實習帶教工作。并選擇能力強的人員擔任科室質控組成員。主管護師,每人每月基礎管理分為300分。做好科室科研、護理查房及科室的繼續教育培訓等工作。
獎勵與處罰:①獎勵:參加護理部組織的理論及操作考核獲前3名者,每次加10~15分;參加醫院組織的集體活動獎勵5~10分,獲得院級優秀護士稱號的當月加分10分,獲得院外優秀榮譽稱號的當月獎勵15分。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每篇加10分;收到患者表揚信,每次加5分;夜間、節假日參加手術,每臺加2分;避免護理缺陷發生,每例加10分。②處罰:護理病歷書寫未達標,每份扣10分[1];本班工作未及時完成,每次扣5分(延誤手術時間>5分鐘扣10分),遲到及無故早退或私自換班者發現1次扣10分;急診備班未在規定時間到崗,1次扣10分;發生護理缺陷,每例扣10分;出現護理差錯,當月不得分。每月的滿意度調查(包括臨床醫師、護士及病員家屬)低于全科平均分值或<90%的扣除10分。術前訪視、術后回訪漏掉1例扣除10分。
討論
充分調動了手術室人力資源的潛力和積極性。以前個別人挑揀工作,不愿洗手上臺或長時間手術、重大手術不愿意配合[2],急診加班手術有情緒等現象不再存在。按手術計分分配獎金,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打破了以往平均分配獎金、做多做少都一樣的弊端,消除了消極怠工現象[3]。同時也激發了護士的工作、學習積極性[4]。認真學習、鉆研業務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得到了提高,各專科組積極配合新技術、新手術的開展[5],工作中有意識地積累經驗,收集資料,并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撰寫論文。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綜合素質[6]。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公開量化考核在手術室獎金分配中的管理方法和作用,方法采用量化計分作為獎金分配的依據,手術分類、護理人員分級管理,制定獎勵與處罰細則,強調向苦累崗位、高責任、高風險崗位傾斜分配。結果顯示,合理拉開科室人員的績效分配檔次,有效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手術的配合質量。手術室量化考核分配獎金可建立科學合理化的薪酬體系,調動護理人員的勞動積極性;改善服務態度,更有利于優質護理服務的推行;護士從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取得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56-160.
2王玉玲,王美萍,趙美玲.護士長中實施目標管理與量化考核的實踐體會[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5.
3閆艷麗,張敏.手術室量化管理考核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12):55.
4丁淑貞.護士長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87-98.
5裴廣秀.對護士長實施量化考核與目標管理的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9):82.
6金玉玲,鐘元和.量化考核護士長與護理質量獎預扣返還制的應用探討[J].當代護士,20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