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病變生長緩慢,當出現癥狀時,腫瘤多已為進展期癌,目前40%~60%的患者不能根治切除。由于食管的絕大部分沒有漿膜覆蓋,縱隔內的鄰近結構如心臟、主動脈、氣管支氣管、肺等存在著直接受侵的危險。根據腫瘤的進展程度決定治療方案,對于改善預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對于食管癌導致不能進食的治療中,覆膜食管支架治療食管惡性病變導致的狹窄或瘺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成為首選有效的姑息性治療方法。本文收集2009~2010年覆膜食管支架治療食管病變8例,術前均行胸部螺旋CT檢查,以探討重度食管狹窄食管支架置入術前胸部螺旋CT檢查對食管病變評估,支架準確置入的意義。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8例患者食管支架置入前均行胸部螺旋CT檢查。男7例,女1例;年齡53~68歲。食管癌5例,其中1例合并食管氣管瘺,食管癌術后食管-胃吻合口狹窄1例,胃底賁門癌累及食管下段1例,肺癌侵犯食管1例。臨床均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
方法:CT掃描采用GE prospeed-Ⅱ型螺旋CT掃描機。患者仰臥位胸部CT平描,碘海醇100ml團注增強掃描,層厚10mm。
結果
食管病變部位及長度:食道中段5例,下段3例,合并氣管食管瘺1例,雙肺轉移2例,縱隔淋巴結轉移6例。長度3cm以下3例,3~5cm 2例,5cm以上2例,食管壁增厚超過2cm 2例。
討論
CT對病情的評估:CT在估計患者的生存期及預后方面可發(fā)揮重要的作用。CT對食管癌的診斷應包括以下的內容:①腫塊位置,長度,直徑大小;②氣管支氣管的受侵情況;③腫塊與主動脈的關系;④縱隔,胃左淋巴結,腹腔淋巴結有無腫大;⑤心包有無受累;⑥是否有胸膜及膈角受侵;⑦有無胃受累;⑧有無遠膈轉移,特別是肝和腎上腺的轉移。因食管無漿膜層,故癌瘤穿透肌層后,就很容易穿透疏松的食管外膜達鄰近器官,血行轉移相對較晚,較少。淋巴轉移多見,轉移部位與食管淋巴流向有關,上段病變可侵犯食管旁、喉后、頸深和鎖骨上淋巴結,如出現聲嘶,多由于轉移淋巴結壓迫喉返神經,中段常發(fā)生食管旁或肺門淋巴結轉移,下段可侵犯心包及腹腔淋巴結,偶爾可見向上轉移至上縱隔或頸部鎖骨上淋巴結。食管腫瘤的長度和食管外侵對生存期有較大影響。病變范圍超過3cm的患者,食管外侵的幾率很高,且生存期明顯縮短。如果不考慮治療因素,有縱隔侵犯和腹部轉移患者的生存期短,平均為180天。而沒有縱隔侵犯和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平均生存期為480天;有膈下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的預后最差,平均生存期為90天[2]。食管支架置入是治療食管病變導致不能進食的首選有效的姑息性治療方法,根據胸部CT檢查結果,術前詳細交待病情,有利于減少醫(yī)患糾紛可能性的風險。
對食管支架置入的意義:胸部螺旋CT檢查可以明確食管病變的程度,范圍,長度,尤其是梗阻嚴重,鋇餐檢查無法提供狹窄遠端部位情況,判斷腫瘤侵犯氣管支氣管、食管氣管、縱隔瘺的形成,明確狹窄段遠近段情況,測量狹窄段真實長度,CT顯示的病變長度一般比實際情況短。按照狹窄長度加4cm確定支架長度(若病變長度為奇數則加5cm)選取支架,指導X線透視下食管支架置入準確度100%,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28例患者均置入南京微創(chuàng)生產金屬覆膜喇叭口支架,支架置入過程中只要支架釋放器能通過食管狹窄段,就盡量不用球囊進行預擴張,以免增加食管裂傷的危險[3],亦認為對狹窄段過度擴張可造成瘺口進一步撕裂[4]。本組中對于胸部螺旋CT檢查2例食管壁增厚,壁僵硬食管重度狹窄或閉塞者,用擴張管(5mm)稍微擴張,根據擴張時阻力反饋判斷是否用7mm擴張管,擴張程度以通過支架釋放器為準,其余未做擴張直接置入,3~7天后食管造影檢查支架均膨脹良好。瘺口附近組織脆弱,盡量不做預擴張以免發(fā)生瘺口撕裂及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不做預擴張既有助于支架準確定位,又降低支架移位的發(fā)生率,同時避免了球囊擴張時的疼痛,也節(jié)約了球囊的費用。
胸部螺旋CT檢查為重度食管狹窄食管支架置入術前對病情的評估,制定方案提供可靠依據,對支架準確置入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減少醫(yī)療糾紛可能性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陸軍,孫立軍,石梅,等.覆膜支架置入和/或放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2,18(7):609-611.
2李松年,唐光健,主編.現代全身CT診斷學.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
3尹化斌,李安琪,楊玉鳳,等.應用帶膜金屬支架治療食管-氣管(支氣管)瘺[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1,10(3):160-161.
4鄒建偉,倪才方,劉一之,等.癌性食管-氣管瘺的帶膜內支架治療[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7,26(12):1273-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