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是一種親脂性、高選擇性的μ阿片類鎮痛藥,它的鎮痛作用強度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時間約為其2倍。單純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術后PCIA,鎮痛效果確切,但對于老年患者來說,舒芬太尼的使用量過于集中,易致惡心、嘔吐、嗜睡、呼吸抑制等并發癥。納洛酮為μ阿片受體拮抗藥,主要用于治療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但有研究表明,小劑量納洛酮不僅能減輕阿片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1],而且能增強其鎮痛效果[2]。小劑量納洛酮的具體劑量暫無定論,劑量范圍尚存爭議[3]。本研究觀察全麻后舒芬太尼復合不同劑量納洛酮行PCIA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手術患者108例,年齡19~69歲,男78例,女50例,體重48~77kg,ASAⅠ~Ⅱ級。隨機分為A、B、C3組。
方法:A組(舒芬太尼組)鎮痛泵配方為舒芬太尼150μg,加鹽水稀釋至100ml,B組(納洛酮-舒芬太尼組)在A組基礎上加納洛酮005μg/(kg·小時)(按50小時計算),C組(納洛酮-舒芬太尼組)在A組基礎上加納洛酮025μg/(kg·小時)(按50小時計算)。術前30分鐘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麻醉誘導,芬太尼3~4μg/kg,咪唑安定001mg/kg、異丙酚2mg/kg、順式阿曲庫銨015mg/kg,行氣管內插管。術中以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維持麻醉,順式阿曲庫銨維持肌松。兩組均于手術結束前10分鐘給予芬太尼005mg負荷劑量,并用新斯的明1mg和阿托品05mg拮抗肌松。鎮痛泵均選用上海奧格蘭,容量100ml,背景劑2ml/小時,PCA劑量05ml/次,鎖定時間15分鐘。
觀察指標:分別記錄術后2、8、16、24及36小時時間點疼痛、惡心、嘔吐及鎮靜評分[2]。
結果
術后的48小時VAS評分比較:B、C組VAS評分各時段普遍較A組低,但只有0~2小時、2~8小時、8~16小時差異有顯著性(P<005),B、C組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在術后2~8小時、8~16小時PCIA有效按壓次數/實際按壓次數比,B、C組顯著高于A組(P<005),B組顯著高于C組(P<005)。見表1。
鎮靜評分:B、C組在2、8、16、24小時時間段內鎮靜評分在2~3分者顯著多于A組(P<005);B、C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芬太尼是一種高脂溶性阿片類藥物,起效快,鎮痛效果強,鎮痛作用持續時間長、安全范圍廣、心血管系統功能穩定、呼吸抑制輕、激素水平變化小、無組胺釋放。獨特的藥理特性、良好的鎮痛效果及較少的不良反應使其在鎮痛應用中具有優勢。
本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舒芬太尼組)、B組[納洛酮-舒芬太尼組,納洛酮0.05μg/(kg·小時)]、C組[納洛酮-舒芬太尼組,納洛酮025μg/(kg·小時)]。結果顯示,B、C組VAS評分各時段普遍較A組低,但只有0~2小時、2~8小時、8~16小時差異有顯著性(P<005)。兩組在術后2~8小時、8~16小時PCIA有效按壓次數/實際按壓次數比,B、C組顯著高于A組(P<005),B組顯著高于C組(P<005)。B、C組在2、8、16、24小時時間段內鎮靜評分在2~3分者顯著多于A組(P<005)。
本研究顯示,納洛酮作為純阿片受體拮抗劑,臨床常用來拮抗阿片類藥物過量所致的各種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瘙癢、呼吸抑制、成癮、耐受等。有研究表明,小劑量納洛酮不僅能預防或減輕嗎啡的各種不良反應,還能增強嗎啡的鎮痛效應。
參考文獻
1Meniqaux C,Guiqnard B,Fletcher D,et al.More epidural than intravenous sufentanil is required to provide comparable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J].Anesth Analg,2001,93(2):472-476.
2劉尚婷,王悅.嗎啡加用小劑量納洛酮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J].疼痛學雜志,2006,3(3):152.
3Conti G,Andrea A,Antonelli M,et al.Sedation with sufentanil in patients receiving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has no effects on respiration:a pilot study[J].Can J Anesth,2004,51(5):49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