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腦病致皮質盲2例住院危重患兒在基礎病治療過程中給予高壓氧(HBO)治療,其療效顯著,視力恢復快,均取得滿意療效。
病歷資料
例1:患兒,男,2歲,主因發熱、咳嗽3天,頻繁抽搐半天入院。查體:T 390℃,昏迷,抽搐狀,顏面發灰,口周發紺,呼吸困難,前囟閉,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應遲鈍,鼻扇(+),牙關僵硬,頸抵抗(-),三凹征(+),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大量水泡音,心音低鈍,瓣膜區雜音(-),四肢肌張力高,鍵反射活躍,巴氏征(+),WBC 274×109/L,胸片示:支氣管肺炎;血電解質:Na+1234mmol/L,Cl-809mmol/L;肝功能:ALT 430IU/LAST 857IU/L,顱腦CT示:未見異常。入院診斷重癥肺炎、中毒性腦病。積極采取兒科重癥監護專科治療。患兒于第3天神志恢復,第7天發現視力喪失,經眼科專科會診診斷皮質盲(符合皮質盲診斷標準),第14天患兒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當日行嬰幼兒純氧艙高壓氧治療,方案:采用武漢船舶設計研究制造的嬰幼兒純氧艙,型號YIC05/15型單人純氧艙,洗艙10分鐘,升壓15分鐘,穩壓35分鐘,減壓15分鐘,壓力017~018Mpa(絕對壓),1次/日,穩壓后患兒母親采用對講機對患兒喊話,利用強光刺激眼部及玩具誘導,觀察患兒眼部及表情變化,本患兒于HBO治療第5天強光刺激時出現眨眼反射,第7天時患兒可注意玩具2~4秒,第10天后患兒有意識可跟隨玩具轉動雙側眼球,半月后患兒手抓眼前50cm不同方向玩具,好轉出院,1個月后隨訪患兒視力恢復正常。
例2:患兒,男,11個月,主因頻繁吐瀉3天,無尿36小時。查體:T 401℃,昏睡狀,疼痛刺激反應差,發吭、呻吟、重度脫水貌,雙瞳孔對光反應遲鈍,直徑3mm,心音低鈍,四肢末端涼,再循環差,肌張力高,鍵反射活躍,巴氏征(+),血常規:WBC 435×109/L,N 461%;電解質:Na+1516mmol/L,Cl-1146mmol/L,Ca2+196mmol/L,顱腦CT:未見異常;腦脊液:常規及生化均未見異常;CRP陽性,便常規:黃色稀便WBC 3~5個/HP、余(-)。診斷急性腸炎并Ⅲ度脫水、水電解質紊亂。積極采取兒科重癥監護專科治療,患兒于入院第3天頻繁抽搐、昏迷,疼痛刺激反應差、補充診斷中毒性腦病,繼專科治療,于入院第6天神志恢復,但目光呆滯,第7天經眼科專科會診,診斷皮質盲(符合皮質盲診斷標準),于當日患兒行嬰幼兒純氧艙高壓氧治療。方案:采用武漢船舶設計研究制造的嬰幼兒純氧艙,型號YIC05/15型單人純氧艙,洗艙10分鐘,升壓15分鐘,穩壓30分鐘,減壓15分鐘,壓力017~018Mpa(絕對壓),1次/日,穩壓后患兒母親采用對講機對患兒喊話,利用強光刺激眼部及玩具誘導,觀察患兒眼部及表情變化,本患兒于HBO治療第6天強光刺激時出現眨眼反射,第9天時患兒可注意玩具3~5秒,第12天后患兒有意識可跟隨玩具轉動雙眼球,第17天后患兒可手抓眼前50cm不同方向玩具,29天后視力正常。
討論
皮質盲是指中毒性腦病等致大腦枕葉紋狀體嚴重損害,引起視覺完全喪失,臨床多發生于嬰幼兒急性感染或傳染病過程中,特點為視力喪失,瞳孔光反射存在和眼底正常[1]。根據高壓氧治療機制[2~4],高壓氧治療皮質盲能有效與糾正視覺中樞缺氧有關,因為高壓氧治療可迅速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壓,增加氧有效擴散距離,增加氧向腦組織的擴散量,迅速糾正腦細胞的缺氧與代謝紊亂,對皮質損害與功能障礙修復作用,并可加速病變后腦血管側枝循環的重建,改善微循環,有利于視覺中樞的供血供氧和功能恢復,特別對大腦視覺中樞的彌漫性損害修復,能起顯著的恢復作用,所述2例患兒經HBO治療,視力恢復快,效果顯著,治療期間未發生不良反應,值得參考及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淑瑞,沈常紅,丁麗遠.小兒皮致盲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1998,1:34.
2楊益,主編.高壓氧治療基礎與臨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4:155-164.
3程昱,黃高貴,劉蕓,等.高壓氧治療小兒皮質盲21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08,33.
4吳鐘琪,朱雙羅,主編.高壓氧在兒科及產科的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