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觸源于英語touch,通過對新生兒感官溫和的刺激,增長親情交流。近年來研究顯示撫觸對新生兒早期生長發育有肯定作用。現對50例早產兒進行撫觸對照治療,觀察其對早產兒早期生長發育的作用。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病情穩定后的早產兒50例,男27例,女23例,胎齡28~35周,出生體質量1000~2200g,均有7~15天重癥監護史,開始研究日齡8~16天,隨機分為撫觸組和對照組。兩組早產兒的胎齡、出生體質量、圍產指數、研究時日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方法:由專業人員每天給予撫觸組早產兒撫觸3次,每次15分鐘,共15天。每次分3個小節進行,每階段5分鐘;在第1節和第3小節將早產兒置于俯臥位,分別對其頭部、肩部、背部、下肢和上肢進行撫觸;在第2小節,將早產兒至于仰臥位,進行5種屈伸動作,即單獨屈伸上肢和下肢,同時屈伸雙下肢各1分鐘。在撫觸的過程中,操作者的手不要離開早產兒的皮膚,而且要用適當的壓力。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撫觸期間15天后同時間的生長指標,如體質量、身長、頭圍增長。
統計學處理:對所測得的數據根據資料的不同,分別對其進行雙側t檢驗和X2檢查。
結果
在撫觸期間,兩組早產兒每日的攝入容量、攝入熱卡和攝入蛋白質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的情況下,撫觸組早產兒每日平均體質量增長明顯高于對照組早產兒(P<001);15天后身長和頭圍的增長,撫觸組雖稍高于對照組,但統計學上無明顯性差異(P>005)。討論
撫觸訓練在國外應用廣泛,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我國兒科界對撫觸也很重視。研究結果顯示撫觸對嬰兒早期生長有促進作用[1~2]。早產兒理想的生長速度應為同胎齡兒的生長速度,即16g/kg/日。
本研究觀察到在兩組早產兒的胎齡、出生體質量、研究時日齡及每日容量熱卡和蛋白質的攝入等均無顯著性差異的情況下,接受撫觸的早產兒體質量增長明顯高于對照組,超出早產兒理想的生長速度,說明在不增加熱卡和營養攝入的情況下,撫觸治療對早產兒體質量的增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其機制可能是由于撫觸時治療信息會通過人體體表的觸覺感受器及壓力感受器沿著脊髓傳至大腦,由大腦發出信息,興奮迷走神經,從而使機體胃腸道活動增強,胃腸道內分泌激素活力增加,促進早產兒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及利用,使體質量增長加速[2]。接受撫觸的早產兒的身長和頭圍增長也明顯加速,提示對早產兒體質量增長的影響比對身長和頭圍增長的影響更顯著。
參考文獻
1朱建幸,王德芬,沈月華,等.不同撫觸方法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影響——多中心臨床研究[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0,15(4):192-194.
2曹靜,錢培德,梁秋瑾,等.撫觸治療對早產兒體重增加及血漿、胃泌素、胰島素、生長抑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