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亦稱“狐臭”,主要是腋下大汗腺分泌物經皮膚附生菌作用后,產生不飽和脂肪酸而放出異常臭味。目前治療腋臭主要有非手術方法和手術方法。手術主要是切除或切斷大汗腺導管,阻止大汗腺分泌物排出,從而達到消除臭味的目的。手術方法主要有:毛區單純梭形切除術即全切除術;“Z”形成形術或“S”形皮瓣真皮切除術;腋窩抽吸法等。2003年4月~2006年7月應用平行雙切口和“S”形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網法手術治療腋臭患者41例,有關臨床療效、并發癥方面問題討論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齡13~42歲,平均234歲。其中1例為右側腋臭,其余均為雙側腋臭,有兩名患者曾接受過激光治療。所有患者未見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無凝血功能異常。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平行雙切口超薄真皮血管網組15例,男5例,女10例;“S”形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網組26例,男12例,女14例。
手術方法:①平行雙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網法:患者取仰臥位,上肢外展,充分顯露腋區。腋區備皮。龍膽紫標出腋毛區范圍,在腋毛區自上而下沿皮紋方向設計兩條平行切口線,形成雙蒂皮瓣,皮瓣長寬比例不能過大。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以05%~1%利多卡因加1:200000腎上腺素浸潤麻醉。沿平行設計線切開皮膚,將剝離毛區皮膚、皮下組織,翻轉上方皮瓣,用銳利的組織剪刀或尖刃刀切除大部分真皮層,將全部汗腺切除,只留下薄中厚皮片,其深度以帶少量脂肪為宜,保留真皮下血管網,徹底止血。中間及下方皮瓣同上。慶大鹽水沖洗手術區域,逐層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于腋區切數個引流口以防術后血腫。術后覆以消毒紗布、棉墊、加壓包扎。②“S”形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網法:患者取仰臥位,上肢外展,充分顯露腋區。腋區備皮。用龍膽紫標出腋毛區范圍,在腋毛區自上而下劃一“S”線,上端彎轉在腋毛外側緣,下端彎轉在毛區內側緣。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以O.5%~1%利多卡因加1:200000腎上腺素浸潤麻醉。沿梭形弧線作切口,將剝離毛區皮膚、皮下組織,翻轉“S”形皮瓣,用銳利的組織剪刀切除大部分真皮層,將全部汗腺切除,其深度以帶少量脂肪為宜,保留真皮下血管網,徹底止血。慶大鹽水沖洗手術區域,逐層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于腋區切數個引流口以防術后血腫。術后覆以消毒紗布、棉墊、加壓包扎。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近聞無臭味;②顯效:近聞有輕度臭味,遠聞無臭味;③無效:術前術后無變化。
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患者術后隨訪6個月,平行雙切口組總有效率100%,痊愈14例,顯效1例。“S”形切口組總有效率100%,痊愈24例,顯效2例。統計學分析兩種方法臨床療效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
并發癥:平行雙切口組,1例出現皮下血腫,1例出現切口延遲愈合;“S”形切口組有4例出現皮下血腫,4例出現延遲愈合,愈合后出現輕度瘢痕攣縮,均不影響活動。
討論
腋臭往往給人帶來很多的不便,因為刺鼻氣味使人感到特別的厭煩,聞到這種的氣味的人大多掩鼻遠離。
腋臭治療方法:腋臭主要是腋下大汗腺分泌物經皮膚附生菌作用后,產生不飽和脂肪酸而放出異常臭味。大汗腺指人的頂漿分泌的汗腺,形態與小汗腺相似,由腺體和導管組成,位于真皮和皮下組織,因此切除大汗腺是治療腋臭的有效辦法。應用超薄真皮下血管網皮瓣法治療腋臭,可充分暴露大汗腺,切除較徹底,且可保留腋區皮膚,以避免發生瘢痕攣縮影響上臂活動。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無法切除位于真皮層的大汗腺,有可能殘留臭味。
選擇手術方法:超薄真皮下血管網皮瓣法治療腋臭可設計不同的切口,主要采用平行雙切口和“S”形切口。兩種方法的有效率均100%。“S”形切口手術操作簡便,術野暴露充分,但術后發生延遲愈合的幾率較高,切口瘢痕相對明顯,易發生瘢痕攣縮,影響美觀。與前者相比,平行雙切口在手術操作時難度較大,雙蒂皮瓣血運欠佳。但術后愈合效果較好,切口瘢痕隱蔽,不易發生瘢痕攣縮。因此,此法值得推廣。
注意事項:①采用平行雙切口法時,雙蒂皮瓣長寬比例適當,避免出現皮瓣血運障礙。手術切口不宜與皮紋重合,切口縫合后不易外翻。②設計“S”形切口時,弧度不宜過大,否則術野暴露不充分。③術中沿血管走形切除大汗腺,避免破壞真皮下血管網;先去掉支持線,然后修剪皮緣處大汗腺;術后加壓包扎,腋區墊棉墊,打“8”字繃帶。表1兩組的療效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