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對陪護人員(護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工是醫院護理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住院病人康復,而且關系到醫院的服務質量;護工在臨床護理服務中是在護士的指導下從事病人部分非技術性、非專業性的護理工作[1]。
通過對我院護工基本情況及工作質量進行調查分析,制定出完善的護工管理制度。護理部指派一名資深的護士長負責管理,制定詳細的培訓內容,聘請相關科室護士長和高年資有臨床經驗的護士對護工進行崗前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培訓,明確職責,并對他們的工作質量和滿意度進行綜合考評;使護工的管理規范化,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
護工現狀:護工文化水平低,年齡偏大,綜合素質不高,流動性比較大,人員不穩定,缺乏基本的衛生知識及相關的護理專業知識[2];管理起來難度大,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進行細致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了管理細則。
護工管理
護工由陪護公司和醫院護理部共同管理,陪護公司負責護工的日常管理工作;護理部制定管理辦法、培訓內容、培訓計劃和考評細則,并指派有經驗的護士負責護工的培訓,將陪護管理制度納入護理管理范疇。
培訓內容
職業道德素質:具有高尚的職業信念,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精神;樹立患者第一的思想,即尊重患者的人格,關心患者,確保患者的安全,維護患者的利益;具備良好的精神風貌,著裝整潔,態度可親,言語謙遜,耐心細致,認真負責,不發生有損于病人健康的行為。
基礎護理技能:①皮膚護理:洗臉、洗手、剃須(電動剃須和普通剃須)、洗腳、修剪指(趾)甲、床上洗頭、床上擦澡等方法。②生活護理:喂食(普通和鼻飼喂食)、臥床的患者更換衣服、更換床單、翻身拍背、臥床患者肢體被動鍛煉和下床活動、輪椅搬運、陪同檢查、便器使用等具體做法。③安全護理:保護性約束、冰袋、熱水袋的應用,為攜帶管道、骨折的患者更換臥位、消毒隔離基本知識、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和歸放、應急處理等。
嚴格界定陪護人員的工作范疇,不能替代護士做技術性和專業性的護理工作(如拔針,調節輸液滴數,吸痰等);護工除掌握基礎護理外,護理部指派專科護士長對護工定期進行專科培訓、語言訓練;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指導,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和心理護理。
工作程序
護工經培訓考核合格后發給上崗證,統一著裝,佩戴工作牌;到科室后首先向護士長報到,由護士長發給陪護證,并安排責任護士為護工介紹病情,并告知著重從哪方面護理,應注意的問題,并負責指導護工的工作;護士長根據患者病情和需求分配陪護人員,確保24小時病房內有1~2名護工隨時協助護士完成病人的生活護理,早中晚交班時間結合患者數和自理情況加班,3~5名生活護理班協助護士做好三餐的洗漱、進食、擦澡、更換病員服等基礎護理工作;危重和特殊需求的病人一對一服務,全面負責病人的生活護理、看護、陪同檢查、臥床患者的肢體被動鍛煉等。護工應多與患者家屬聯系,正確反應患者的情況,熱心為患者服務,根據病情提供不同等級的生活護理,按勞取酬。
監督考評
護士每班檢查護工的工作,護士長隨時抽查并負責本科陪護工作質量考評,考評細則:包括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工作態度、工作內容、工作質量、業務能力及患者滿意度。護理部每月征求科室意見,科室及時反饋護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加強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護工的責任心。各級管理人員對護工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關心[3],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護理病人的工作中去。
以上幾點辦法的實施,讓護工在醫療群體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提高了護工的服務質量,得到了病人和家屬的贊同與信任,逐漸解決了依賴患者家屬或患者自帶陪護的問題,使病房的秩序得到改善,減少了陪護率,和護理人員一起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全程優質服務。但護工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4],而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護工管理者不斷的探索,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創新,才能使護工管理走向規范化。
參考文獻
1顧君娣.病房護工管理的探索.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0).
2殷郁.專科醫院陪護工現狀與管理對策.吉林醫學,2010,31(33).
3張蓉,黃惠根.醫院護工社會化管理模式的探討.中國護理管理,2010,10(6).
4李蕾.病區護工管理工作的實踐與認識.哈爾濱醫藥,2009,29(1).
者要有發現人才,挑選優秀合作伙伴的能力。一個人的才能必定是有限的,使各人有限的才能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為后勤工作做出貢獻才是優秀后勤領導者的領導藝術。第三,后勤管理過程要引人競爭機制。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聲譽,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后勤工作應定崗定位,對于富裕人員應對其進行培訓,參加競爭,這樣可以增加在崗者的危機感,從而激發其努力工作。最后,后勤工作應廣泛使用現代化的辦公手段,廣泛應用電腦。知識經濟是信息資源巨增的時代,對信息的積累和處理速度直接影響決策的成敗,所以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對于提高后勤工作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