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EHF)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體侵入可廣泛損害人體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引起發熱和毒血癥,病變首先侵襲腎臟。本病潛伏期1~2周,常突然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低血壓、出血、腎臟損害和電解質紊亂,常以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三紅(面紅、頸紅、肩胸紅)為典型特征。口腔黏膜、眼結膜以及胸背腋下等皮膚有出血現象,有熱退病進之特點。病程一般分為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復期5期。我們根據各期特點,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流行性出血熱。
發熱期
以抗病毒、改善中毒癥狀、減少外滲和預防DIC為要。抗病毒用大量利巴韋林靜滴,抑制病毒,減輕病情,縮短病程;5%葡萄糖500ml加清開靈40ml清熱解毒退熱;右旋糖酐500ml加丹參40ml,日1次靜滴,防止DIC。
中醫:此期多為衛氣同病。多表現畏寒發熱,醉酒貌,皮下出血點,舌質暗紅,舌苔薄黃或黃膩,脈數。自擬清熱解毒飲:水牛角絲30g,銀花20g,連翹20g,石膏30g,知母10g,白茅根20g,蘆根20g,山藥10g,生苡仁20g,焦三仙各15g。便秘加大黃10g,咽痛加射干10g,牛蒡子10g,瘀斑加赤芍10g,丹皮10g,丹參30g,咳嗽加黃芩10g,胃火盛加白花蛇舌草30g,公英10g。
低血壓休克期
積極擴容、糾酸,早期快速適量補充血容量,靜滴平衡鹽液并對癥處理。
中醫:此期多出現手足厥冷、胸腹灼熱、心煩氣促、舌苔干燥厚、脈滑數,邪毒入里,用清熱解毒飲加減。口干渴加白茅根50g、蘆根30g生津增液;加生苡仁30g、白蔻仁10g、杏仁10g分利三焦、排邪外出;血壓低加西洋參10g,麥冬15g,五味子15g,另煎對服。
少尿期
穩定患者體內環境,促進利尿、導瀉和透析治療,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減少蛋白質分解,控制氮質血癥,控制輸液量。
中醫:癥狀屬陽明熱盛、津液灼傷。用清熱解毒飲加減。津傷加生地30g,玄參30g、花粉15g;瘀斑重加赤芍10g,丹皮10g,紫草10g,藕節15g;尿少加竹葉10g,萹蓄10g,澤瀉10g利尿;便秘加大黃20g,草決明20g通腹瀉熱;老年便秘加當歸10g,菊花10g潤腸通便;氣虛加白扁豆10g,仙鶴草10g補氣健脾;寐差加夜交藤30g,生牡蠣30g、棗仁20g。
多尿期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防止繼發感染,適當減少靜脈滴注藥量,多增加口服平衡鹽液攝入,減少活動量,防止腎臟損傷。
中醫:此期熱毒已去,肝腎陰虛證顯。五心煩熱,腰膝酸軟乏力,滋補肝腎,用沈氏調腎陰陽方。組成:枸杞10g,野菊花10g,生地10g,黃精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蛇床子10g,女貞子10g,玄參20g,菟絲子10g,澤蘭10g,續斷10g。脾虛加山藥10g,生苡仁30g;津液不足加西洋參10g,麥冬10g,五味子10g;尿頻加五倍子10g,芡實10g縮尿。
恢復期
補充營養為要。定期復查腎功能、血壓、血常規、尿常規,適當活動,防治活動過度加重腎臟損害。
中醫:服用杞菊地黃丸,3次/日,每次1丸,服用半年停藥。
討論
EHF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病毒性傳染病。因其病死率高引起世界各國醫務人員的關注,研究此病診斷治療方法層出不窮,但到目前為止,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單純西醫治療重型、危重型和特殊類型的EHF,仍需要通過透析來維持患者生命,給病人帶來一定創傷和死亡率。我們在治療此病過程中,結合中醫治療,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僅減少死亡率,而且沒有需要透析的患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福音。
根據出血熱分期,運用中醫理論,提出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出血熱屬中醫疫毒范疇,清熱解毒為主治療方法。自擬清熱解毒飲具有清熱解毒作用,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水牛角絲、生地、玄參清熱涼血;石膏、知母清熱瀉火、清肺胃熱;白茅根、蘆根生津增液引邪從小便處;山藥、苡仁、焦三仙健脾滲濕開胃口;生苡仁、白蔻仁、杏仁分利三焦,導邪外出;瘀斑為瘀血內阻、血熱迫血妄行,用赤芍、丹皮、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止血;大便秘結不通、腎功出現異常加用生大黃、草決明通腹瀉熱、排毒,對腎功異常效佳;多尿期熱邪已解,陰虛證顯,故用調腎陰陽方調腎陰陽,滋水涵木,恢復期杞菊地黃丸收功。
通過運用中西醫配合治療流行性出血熱,不僅很快控制病情,甚至可以可從發熱期直接到達多尿期、恢復期,減少病死率,減少治療時間和費用,并且沒有出現腎衰者,效果尚可,臨床值得應用。
合肥:推動非公辦社區衛生機構藥品零差價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零差價使群眾得實惠,但公辦醫院收入由政府兜底,非公辦醫院怎么生存?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探索用“以獎代補”購買公共衛生崗位的方式,推動非公辦社區醫院也實行藥品零差價,并以考核促進服務水平。該區按照醫療機構所服務區域的人口規模,每1萬人設立1個公共衛生崗位。非公辦社區醫院每購買1個公共衛生崗位,在服務績效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每年可得到政府52萬元的獎勵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