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是指子宮以外的妊娠,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1],近年來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2]。其嚴重危害是造成大出血,若搶救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生命。良好的護理可以減少出血,挽救患者生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宮外孕急性大出血患者18例,年齡23~45歲,平均32.3歲,18例患者經積極搶救治療及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無死亡病例。
臨床表現:停經、腹痛、陰道流血,特別是持續少量不規則陰道流血,呈咖啡色,突然暈厥與休克[3],是其主要臨床表現,B超檢查可見腹部包塊。
護理方法
術前護理:①迅速判斷病情及配合搶救:護士對有停經史,不規則陰道流血,腹膜刺激征且有休克表現者,應迅速判斷異位妊娠破裂的可能,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初步了解病情,積極配合醫生搶救。②補充血容量:盡快恢復有效循環血量是搶救休克的關鍵,因此,應及時建立靜脈通道2~3條,盡快擴容,增加組織灌注量,補充血容量,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4]。③迅速做好術前準備:在改善微循環的同時做好術前準備,查血型、尿HCG,出凝血時間及肝腎功能,留置導尿。④宮外孕病情發展快,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及手術對挽救生命的重要性,調動患者的主動情緒,使患者很好地配合醫生手術。
術后護理:①做好基礎護理,預防并發癥: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定時翻身,拍背,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保持各種管道通暢,及時更換引流袋,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導尿管拔除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②觀察傷口情況:嚴密觀察切口處有無滲血及滲血量,滲血較多時,嚴密觀察血壓情況及內出血的體征,及時通知醫生,查明原因并給予處理。③疼痛的護理:患者手術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傷口疼痛,術后24小時尤甚,個別可影響睡眠,此時應給予心理上的支持、誘導和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減輕疼痛,必要時給予鎮靜劑或止痛藥。④飲食護理:術后6小時內禁食、禁水,6小時后給予流質飲食,腸蠕動恢復后給予半流質飲食,囑患者少食多餐,鼓勵進清淡、易消化、含高蛋白、高熱量、營養豐富的食物。
討論
護理體會:宮外孕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起病急而迅速加重,常危機生命,準確診斷,及時手術,精心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及時糾正休克,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完善的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加強術后護理,預防并發癥,是促進早日康復不可缺少的環節,做好出院指導,使其能更好地康復,改善生活。
參考文獻
1常銀環,張君紅,李永菊.異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0):4890-4891.
2Tsitlakidis C,Alalade A,Danso D,et al.Ten year follow-up of the effect of the B-Lynch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for massive postpartum hemorrhage.Int J Fertil Womens Med,2006,51(6):262-265.
3Chaudhary P,Sharma S,Yadav R,et al.B-Lynch Brace suture for conservation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placenta increta.Kathmandu University Medical Journal,2003,2(6):149-151.
4Magann EF,Evans S,Hutch M,et al.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South Med J,2005,98(7):68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