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藥物,目前在我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的濫用和不合理應用情況已非常突出。由于抗菌藥物的無原則和過度使用而引起臨床的耐藥菌株越來越多,從而導致細菌感染難于控制;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同時也導致高昂的醫療費用、資源浪費和藥品不良反應的增多。現將預防性抗菌藥物應用的不合理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無指征或指征不強的預防用藥
臨床中經常可以見到醫生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疾病常規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這有悖于抗菌藥物的使用原則,因為這些都是病毒感染,無細菌感染預防用藥指征[1];外科Ⅰ類切口手術,比如疝修補術、單純甲狀腺部分切除術、乳腺良性瘤切除、骨折閉合復位術等,Ⅰ類切口手術屬于清潔手術,切口部位感染率僅為2%,在這類手術中沒有必要常規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這就要求我們醫生在臨床中應該擯棄所有不良的傳統用藥習慣,嚴格掌握抗菌藥物預防應用指征,權衡之后再決定是否需要預防用藥。
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時間不當
抗菌藥物預防手術感染,時間是關鍵,應在手術前05~10小時或麻醉開始時給藥為妥,手術時間長時(4~6小時)術中加用1次,常規手術術后應用藥24小時;假體植入手術為24~48小時,一般≤72小時;抗感染治療中,抗菌藥物的療程因感染不同而不同,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及癥狀消退后的72~96小時。用藥72小時后,若臨床療效不明顯則應根據藥敏試驗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在圍手術期用藥時間不當還表現為Ⅰ類切口術前預防用藥時間過早,術后用藥時間過長[2]。
圍手術期預防病原菌感染的用藥缺乏針對性
目前,引起手術部位感染的病原菌Ⅰ類切口手術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Ⅱ類切口手術以革蘭陰性腸道桿菌為主,兼有革蘭陽性球菌。Ⅰ類切口應該在患者身體虛弱或者免疫力低下且對院內感染易感者需預防用藥,一旦有細菌侵入,可以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臨床上沒有根據圍術期各類手術最易引起手術部位感染的病原菌選擇的藥物,因而在臨床中選擇哪種抗菌藥物對我們醫生的臨床經驗也是一種考驗,盲目使用廣譜抗菌藥或者聯合使用多種抗菌藥物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所以,臨床醫生應準確掌握手術部位最為可能感染的病原菌以及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并根據抗菌譜合理選用殺菌劑而不是抑菌劑。臨床中廣泛地使用昂貴的和新的廣譜抗菌藥物還與藥商的市場促銷有關。
未按照藥物動力學參數給藥
無論手術時間長短,半衰期短的內酰胺類(頭孢曲松除外)抗菌藥物僅1次給藥,血藥濃度下降明顯時手術關鍵步驟可能仍未結束,從而降低藥物的療效,增加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會。對于半衰期短的抗菌藥物,如手術時間>3小時或失血量過大(>1500ml),可考慮再次給藥;其次是無依據的超劑量用藥:正常成年人用藥日劑量超過藥典規定最高日劑量;老人、兒童用藥日劑量等于或高于成人用藥最高日劑量[3]。
總之,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是臨床治療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國家進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合理用藥水平,防止藥物濫用、特別是抗生素濫用。只有加強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管理,形成科學規范的用藥觀念,建立良好的用藥習慣,促進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才能更好地對抗菌藥物加以保護,延緩或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從而保護人類自己。
參考文獻
1鄭芝欣,魏簡匯.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情況分析.中國藥師,2005,8(3):229-231.
2文遠大,譚芳.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分析及其藥學監護設想.中國醫藥導報,2008,5(6):25-28.
3崔敏,王盟,蘇穎杰,等.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監測.中國藥師,2009,12(7):928-930.
參考文獻
1郭璇,周建生.心肌代謝性藥物-曲美他嗪臨床研究進展[J].心臟雜志,2003,15(4):378-380.
2Stanley WC,Chandler MP.Energy metabolism in the failing heart:potential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Heart Failure Reviews,2002,7:115-130.
3Lopaschuk GD,Rebeyka IM,Allard MF,et al.Metabolic modulation. A means tomend a broken heart.Circulation,2002,105:140-142.
4Fragasso CT,Perseghin G,De Cobelli F,et al.Effects of metabolic modulation by trimetazidine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lbn and phosphocreatine/adenosine triphosphate ratio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6,27(8):942-948.
5Tabbi-Anneni I,Lucien A,Grynbero A.Trimetazidine effect on phospholipids synthesis in ventricular myocytes:consequencquences in α-adrenergic signalling[J].Fundam Clin Pharmacol,2003,17(1):51-59.
6Szwed H,Sadowski X,Pactocki R,et al.Anti-ische efficacy and toler ability of trimetazidi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gina[J].Clin Drugs Invest,2000,19(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