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屬β內酰胺類抗生素,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廣譜抗生素之一,具有療效高,毒性低的優點,被臨床廣泛使用。其缺點是易發生過敏反應,任何年齡組均易發生,發生率可達3%~6%。因此,在使用各種劑型青霉素制劑前,必須做過敏試驗,結果陰性者方可用藥。對青霉素有過敏反應的人只要接觸本藥,無論任何途徑(皮試、外用、口服、注射、靜滴),任何制劑(鉀鹽、鈉鹽、長效半合成青霉素等)均可發生過敏反應。過敏反應迅速,嚴重時危及生命,一旦發生青霉素過敏反應,應快速、得當、有效的處理,以避免發生嚴重后果,應引起醫務人員高度重視。
病歷資料
例1:患者,女,34歲。因中耳炎在當地醫院注射室做青霉素皮試,皮試約15分鐘后,患者感口唇麻木,惡心,心悸,測血壓90/60mmHg,立即讓患者平臥,即刻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1mg,非那根25mg,建立靜脈通路給予生理鹽水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靜滴,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吸氧2L/分鐘,10分鐘后癥狀緩解,觀察24小時后無不適。
例2:患者,男,5歲。因發熱,咽痛在當地醫院做青霉素皮試,在皮試約2分鐘后,患兒出現面色蒼白,寒戰,立即給予平臥位,吸氧2L/分鐘,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0.5mg,建立靜脈通路,給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10分鐘癥狀緩解,觀察24小時后無不適。
例3:患者,女,6歲。因患急性扁桃體炎,在當地醫院做青霉素皮試,在皮試5分鐘后,患兒出現面色蒼白,冷汗,立即給予平臥,吸氧2L/分鐘,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0.5mg,建立靜脈通路,應用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10分鐘緩解,觀察24小時后無不適。
討論
為了避免和減少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發生,應做到用藥前詳細詢問過敏史是預防青霉素過敏反應的重要措施。對于過敏體質的人,應盡量避免使用青霉素,對有青霉素過敏史的人,堅決禁止使用。
青霉素皮試液的配制:①配制方法正確;②劑量準確;③現用現配;④實驗的部位要準確,持針進入皮膚至皮內的方法要準確,注入的試驗液要準確,觀察結果的判斷要準確,不能存在“也許、可能”等模棱兩可的觀念。
對接受青霉素治療的患者,停藥24小時以上時,必須重新做青霉素皮內實驗。不同批號的青霉素可能有不同抗原存在,因此更換青霉素批號時,必須重新做青霉素皮內實驗。實驗時間必須為20分鐘看結果,用藥后必須觀察30分鐘后確定無反應方可離開,這是預防青霉素過敏反應的重要環節。
避免在患者空腹時注射青霉素,易發生暈針及與低血糖反應混淆。備好急救藥品(腎上腺素等)和器材,以便應急時使用。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參考文獻
1李曉松.護理學基礎[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
時刻注意有無明顯血管搏動。不損傷大血管可使術中和術后的出血大為減少。
⑶掌握雙極電凝鑷應用技巧:雙極電凝是通過高頻放電產生局部高熱使極間組織蛋白凝固變性,以達到更易分離,同時不損傷深層組織,所以采用雙極電凝鑷可先同時做到局部組織凝固變性和血管凝固止血,然后在無血和少血情況下清晰順利地分離組織。術中將生理鹽水注入扁桃體被膜外的間隙中,會將扁桃體從扁桃體窩內推出,加寬間隙,注入的生理鹽水可增加導電性,減少電極頭結痂耽誤時間。鑷尖保持一定的距離,刺入該間隙,盡量貼近被膜內側,采用腳踏控制,輸出功率30~40W,電凝10~20秒,待組織凝固變性后,牽拉扁桃體,以雙極電凝鑷極易分離,到扁桃體下極蒂部時,以雙極電凝鑷夾持凝固變性后離斷,完整摘除扁桃體。
應用雙極電凝鑷行扁桃體摘除術,手術效果較為理想,價格低廉,值得臨床推廣,與激光切除扁桃體具有術中和術后出血少的相同優點,故對造血系統疾患,凝血機制障礙和易出血的患者亦為適用。
筆者利用雙極電凝鑷的特性,將雙極電凝鑷尖刺入扁桃體,分次祛除凝固變性的扁桃體,達到扁桃體減容效果,對未計入本實驗組6例患兒,在腺樣體切除同時進行扁桃體減容,術后患者隨訪無1例出現扁桃體陷窩潴留性囊腫,雙極電凝鑷這一特性也值得探討。
參考文獻
1王玎,王緒銳,孫進軍,等.門診高頻電扁桃體切除器切除扁桃體手術分析.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1:68-69.
2Berqler W,Huber K,Hammerschmitt N,et a1.Tonsillectomy with the argon-plasma-coagulation-raspatorium-a prospecfive randomized single-blinded study[J].HNO,2000,48(2):135,141.
3Mowtm G,Cook JA,Fraser C,et a1.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afety of electrosurgery for tonsillectomy[J].Clin Otolaryngol,2OO6,31(2):95-102.
4趙俊,李樹人,宋文閣.疼痛診斷治療學.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213-301.
兩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分組例數術中單側平均
出血量(ml)單側平均手術
時間(分鐘)術后出血率
(%)術后疼痛情況(例)輕中重術后術腔反應情況(例)輕中重電凝組8074±2667±2305227146304傳統組76193±66192±57395204883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