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是中國人的傳統名貴滋補品之一,在人們的觀念中,血燕更是燕窩中的極品,近年來這種被傳為珍稀滋補品的“血燕”更是價格高昂,售價每克可達上百元。
然而,近日浙江省工商局檢查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據初步統計,抽檢的約3萬多盞血燕平均亞硝酸鹽含量達4400毫克/千克,其中含量最高達11000毫克/千克,產品不合格率高達100%。其中,標稱“燕之屋”、“鷹皇”、“正基”、“慶和堂”等品牌的血燕無一合格。
7月26日在杭州曾舉行過以“馬來西亞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局局長”為首的馬來西亞官方新聞發布會,這其實是個“山寨新聞發布會”,官員是請人假冒的,發布會的目的是為血燕辟謠,以挽救整個以中國為最大市場的燕窩產業鏈。這更將燕窩的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其實2010年以來,馬來西亞媒體多次披露,一些不法商人用燕子糞便將廉價燕窩熏至血紅色,當作血燕出售,而這種血燕含有超量的亞硝酸鹽,食用后對健康危害極大。
吐血筑巢只是個傳說
燕窩是金絲燕用唾液筑的巢,主要產自東南亞。由于金絲燕通常棲息在海島的懸崖峭壁上,天然燕窩的采集相當困難。近10年來,在東南亞興起了“家養燕窩”產業。人們專門建造屋子,并播放高仿真金絲燕叫聲,吸引燕子前來棲息和筑巢。人們稱這種燕窩為“屋燕”,而把從野外采集到的天然燕窩稱為“洞燕”。
按顏色不同,燕窩可分為血燕、黃燕和白燕。血燕被認為是燕窩中的極品,對于它的形成,一般的解釋是,金絲燕將巢筑在巖石峭壁上,巖壁內部的礦物質滲透到燕窩內將其染紅。按此說法,血燕的形成具有極大的偶然性,需要多方面條件的契合,因而極其稀少,價格不菲。
關于血燕的另一種說法是,血燕是燕子吐血而成。“根本沒有這碼事。”馬來西亞柔佛州燕窩商工業公會秘書彭矜華告訴本報記者:“燕子吐血造窩,那只是個美麗的傳說。這是一些奸商為欺騙消費者捏造的故事和謊言。市場上聲稱是血燕的產品,盡管不能說100%,但至少絕大部分是假的。”
“血燕”制法揭秘
1、奸商稱燕子吐血造窩而成
有商家稱,血燕之所以紅色乃燕子吐血造窩而成。對此,馬來西亞柔佛州燕窩商工業公會秘書彭矜華在7月初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予以否認:“這是奸商為欺騙消費者捏造的故事和謊言。市場上聲稱是血燕的產品,盡管不能說100%,但至少絕大部分是假的。”而且,天然血燕顏色是桔黃的,不像假貨“色澤瑩潤”。
2、用燕子糞便將燕窩污染
馬來西亞燕窩商聯合會總會長馬興松曾在多種場合揭露人工血燕的制造手法:在骯臟環境中,燕窩被燕子的糞便污染。而糞便含有氨,長期裸露在空氣中會形成亞硝酸鹽,使燕窩表面呈紅褐色。此外,一些奸商為了把燕窩染紅,特地將燕子糞便放在一個大槽中,再將燕窩擱在鐵絲網上,在太陽下暴曬一周后,就形成紅色的血燕。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添加亞硝酸鹽,形成血燕,然后瞞天過海出售給消費者。這種“人造血燕”含有極高的亞硝酸鹽成分。亞硝酸鹽具有很強的毒性,人體攝入過量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長期食用含有過量亞硝酸鹽的食物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3、膠水把燕絲和大菜糕混合
馬來西亞古晉城華人Alex在杭州開設了自己的燕窩公司,深諳行業內幕。Alex表示,血燕的產量非常低,以馬來西亞盛產血燕的東馬婆羅洲來說,血燕的產量每年還不到1噸。在馬來西亞,80%的血燕被當地人搶購一空,剩下20%主要提供給西馬和新加坡的消費者。最終輸入中國的,每月最多只有幾十公斤。“中國市場上血燕的消耗量目前達到兩三百噸/月,試問天然血燕的產量目前連東南亞本地都滿足不了,中國又哪有那么多貨?”
Alex還透露,不僅血燕,白燕窩的造假也很嚴重,“一般來說,正規白燕的批發價在17000元人民幣/公斤,但現在中國大部分經銷商拿的都是10000元/公斤的加工白燕。 ”據介紹,假燕窩的制造方法是用印尼特產的“SUPER77”膠水把真燕絲和大菜糕混合在一起,逐條鋪在半圓形的模具內,風干一晚,就成了真假難分的燕盞。
4、白木耳和豬皮加工而成
市面上燕窩造假或者以次充好的手法還有很多。比如,把低價白燕窩染色,加工成高價的黃燕或血燕;把木薯粉、魚膠粉、雞蛋等涂在劣質燕窩表面,使其看起來光亮、厚密,并增加重量;用白木耳和豬皮制造瓶裝即食燕窩等。
馬來西亞燕窩商聯合會總會長馬興松估計,目前馬來西亞境內至少有4萬間燕屋,“家養燕窩”已經形成年產值超過百億林吉特(1林吉特約合2.1元人民幣)的大產業。而少數奸商可能摧毀整個產業的聲譽。正是基于此,馬來西亞燕窩行業的有識之士開始站出來揭露奸商的不法行為,呼吁政府加以整頓。
在接到有關投訴后,馬來西亞有關部門2010年對燕窩行業展開調查,發現的確有“黑心血燕”,當局下令關閉多家加工廠,并將其列入黑名單。
燕窩食品安全
亞硝酸鹽為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具有毒性,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致癌物質。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嚴格限制添加亞硝酸鹽,僅允許生產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殘留,限量為30mg/kg。比照這一限量標準,此次抽檢的問題燕窩中最高亞硝酸鹽含量已超標330倍之多。
問題血燕事件發生之后,網絡上的連鎖反應就是消費者忙著找店家退貨,還有一個緊張的人群,就是那些為了滋補而吃了燕窩的孕婦。專家表示,不合格血燕中嚴重超標的成份是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通過胎盤會讓嬰兒吸收,特別是在孕婦懷孕的早期,對嬰兒導致畸形的影響比較嚴重。但血燕要通過幾個小時的浸泡和幾個小時的蒸煮后才能食用,在這個過程中,亞硝酸鹽的濃度會大大降低,即使亞硝酸鹽進入人體,也不一定會被吸收,因此食用過的孕婦也不要過度恐慌。
對于如何挑選到正宗的燕窩?業內人士給了幾點建議:
1、看產地有無問題。
目前中國質檢總局批準的輸華燕窩的產地只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其他國家均未解除禽流感疫區的警報。詳見中國質檢總局(http://www.aqsiq.gov.cn/)-動植物檢驗檢疫子欄目“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2011年7月18日更新)
2、看有沒有燕窩進口的證明文件。
所有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馬來西亞燕窩,均有大馬原產地證明和大馬檢驗證(有燕窩真偽、燕窩品質、燕窩食用安全等8大指標),同時還有中國檢驗檢疫局發的檢驗合格證、衛生證書,質量有保障。所以只要真的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燕窩,質量安全沒有問題。
3、看燕窩的顏色、盞形及浸泡后有沒殘余細小羽毛。
屋燕產的白燕(官燕)顏色是象牙白,不是非常白(顏色很白的官燕一定是用雙氧水等化學物清洗);盞形很薄,而且有去除羽毛雜質后的大小縫隙,燕囊也較小,燕腳修剪得很小。這樣的燕窩是大馬政府目前大力推廣的健康高品質燕窩,燉服時有股淡淡蛋清香味,口感糯滑。
消費者在購買回去清洗浸泡后,如果發現里面還有一點殘余的羽毛,基本說明這個燕窩沒有用雙氧水清洗。
燕窩本身結構的松密程度直接影響燕窩的清洗、發泡率和清香程度。燕窩結構縝密,純凈水清洗,人工挑毛難度就會增大,清洗后會殘留少許燕毛,但發泡率高,燉時非常清香。燕窩結構疏松,純凈水清洗,人工挑毛就較易除凈,但發泡率和清香程度較遜。同一品質的燕窩,清洗后殘余燕毛的多少還與筑窩的季節有關。一般,4、5、8、9月燕毛最少,11、12月燕毛最多。
4、看有沒有特大燕條(類似燕盞)和燕碎供應,且貨源充足。
燕窩采摘下來后均要進行清理,清理后會散落大量的燕條和燕碎。如果不把這些燕條和燕碎重新掛涂回去,只按燕盞、燕條、燕碎出售,燕盞的成本勢必很高,這對一些僅靠收購而無自己原產燕屋的燕窩商來說,就很難批發出去,因此這些商販就會在定型過程中造假。因此,這些僅靠收購而無自己原產燕屋的燕窩商絕對沒有特大燕條(類似燕盞)和大量燕碎供應。有些店家有燕碎賣,那也只是一些運輸和銷售中掉落的,數量非常少。
一般來說,唯有自產自銷且注重品牌質量、負責任的一站式燕窩商才有特大燕條和大量燕碎供應,因為不管怎么銷售,其成本都能得到控制。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燕窩行業相關國家標準的研究已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與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共同啟動,最快將于明年問世。據悉,除了外觀、性狀等感觀指標,營養成分等理化指標和基本微生物等指標外,燕窩國家標準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標準將是強制性的,近期消費者最關注的亞硝酸鹽限量也將在經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后作出規定。
(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