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漢軍區司令員、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曾思玉今年已有百歲了,但依然身體康健,且思維敏捷,耳聰目明。出生于1911年2月的他曾參加過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還參加過平型關戰役及強攻清豐、南樂等戰斗。這樣一位戎馬一生的老人,其長壽秘訣是什么呢?答曰,是他動靜結合、營養均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曾老的“靜”,就是書法與寫作。離休后,曾老愛上了書法藝術,而且到了“癡迷”的地步,就連住院檢查身體,也要把文房四寶帶到病房,對書法的迷戀由此可見一斑。曾老認為,練得一手好書法,必須心手雙暢,心無旁騖,目不旁觀,集全身之功力于筆端,其架勢和氣功有異曲同工之妙。既能舒活經絡、暢通脈息;也能使人情志舒暢、體質增強,延緩衰老。經過20多年孜孜不倦的練習,曾老的各種疾病也不治而愈?,F在當有人向他請教養生之道時,曾老就說:“我的健康得益于書法藝術?!彼栽竻⒓右卉姷孛椰F場書畫義賣活動,在眾人面前揮毫潑墨,一站就是3個多小時,竟看不出一點疲憊之態。在習書作畫的同時,曾老還撰寫了《八年抗戰》、《烽火歲月》等多部著作,主持重修了某集團軍40多萬字的軍史。直到如今,曾老仍每天堅持聽新聞聯播,看報紙。
曾老的“動”,是身體的活動。在他家有個庭院,種有苦瓜、絲瓜、葫蘆、青椒、西紅柿、白菜、蘿卜、韭菜等。曾老經常在庭院里松土施肥,澆水捉蟲,既活動了筋骨,還獲得了豐收的喜悅。他喜歡釣魚,遼東半島幾十座水庫和湖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有時去外地作報告或參加紀念活動,釣具也隨身帶著。曾老認為,釣魚是一項高雅的健身運動,釣竿一拿,各種憂愁和操心都置之腦外,長期堅持必有好處。
健康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也是曾老高壽的原因。他不抽煙,不喝酒,也不打麻將。每天早晨6點起床,先做1個小時的自我按摩;晚上就寢前,再做半個小時自我按摩。他重視營養均衡,一日三餐十分簡單,早餐一個花卷,一碗稀飯,一個雞蛋,一小碟青菜或豆腐;午餐一碗米飯,菜肴一葷一素,一碗菜湯;晚餐吃些小米面窩頭或素餡包子,加一小碟青菜。此外,老人每周要吃幾次肥肉,他認為,適當吃些肥肉不僅對身體無害,而且還有益于人體的健康。特別是老年人常吃燉得熟透了的肥肉(燉兩小時左右),還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0多年來,老人沒住過醫院,平時也很少打針吃藥,體重一直控制在65公斤左右。由于老人的住所在大連海邊,海里生長的野生海帶、裙帶菜、紫菜、海麻線菜等也經常被擺上他的餐桌。這些藻類食物,是他長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