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一路演下去
曹炳琨給人的印象嘻嘻哈哈的,松弛狀態的背后足見一顆堅強、樂觀的心。與這樣的人談話好似更費腦,跳躍的話題走向和多變的面部神態,時常需要你用機敏的狀態應對,但不可否認大家都享受其中。也有其他媒體同行在采訪他之后,評價他不善作秀,是個清澈的藝人,這話有幾分道理。
起初,他考到一家烹飪學校,結業后開始去全聚德做廚師。他說,和其他做廚師的相比,全聚德是個太好的地方。穩定、收入可觀、能見市面,但美中不足是太單調,接著把固定的工作程序說給我們聽:“我一般負責切菜。鴨心之前帶一截兒東西,得給剪掉,然后再去切,再腌制。”他直言不諱說,做廚師的原因是看了張國榮的《滿漢全席》,覺得耍刀特別刺激。
或許某些人天生與某些事有緣。一個偶然的機會,鄰居叫他去試試當演員。實際上,當時曹炳琨的工作已經很穩定,卻也動了心。邁出第一步是有意思的經歷,他們到西單去觀察人群;而第二課才走上正題:報一個培訓班。
現在看來,當時這樣的培訓班多是騙人賺錢的機構。曹炳琨憤憤不平,承諾要教會東西,有和男一號對手戲的機會,到后來也變成了交錢、客串身后游走的群眾演員。盡管如此,他還是感恩,在這個環境中,他后來認識了一撥圈內的人,比如蘇鵬。也開始到一些電視劇里客串,比如《空鏡子》、《藍宇》。
“之后我去考電影學院。因為歸根結底是考大學,所以我爸挺支持我的,還親自送我去。雖然沒考到專科,只是拿到成人教育的文憑,但那也算是大學,是全日制的。”曹炳琨格外認真地說。
幾年的學習下來,曹炳琨最終堅定了一路演到底的決心。師哥劉暢在這段時間給了他很多支持,有什么戲都叫著曹炳琨一起,多見組,多嘗試塑造人物,這段時期曹炳琨所積累和沉淀的東西在后來顯得格外重要。“之后劉暢開始擔任教學工作,很少拍戲了。我的演藝之路也開始遇到挫折。于是我就回去幫他在學校做個舞臺監督,盯盯道具打打下手。然后也做過魔獸世界的網絡代練,一個月也能拿一萬多塊錢,可身體盯不住啊,也不能當成最終的事兒。其實我還是想拍戲,畢竟忍了這么久,學了這么長時間。”
演戲要像出拳一樣
直到再次和劉暢聯絡,曹炳琨得到出演《潛伏》謝若琳的機會。
說來也巧,因為檔期問題,最初選定的凌瀟肅無法出演,劇組一時抓了瞎。“我當時稀里糊涂就去了,見到了姜偉和付瑋兩位導演。他們說特別喜歡我身上這股怪怪的勁兒,不需要太帥,要一種邪氣。”
這樣的感覺,令他想到美劇《越獄》里的T-Bag,陰險、睿智但并不顯山露水。“我其實最想成為他這樣的演員,并沒有男一號的光鮮亮麗讓人崇拜,但所有人看完作品都喜歡他。有時候一部劇并不是靠某個配角賣座,但卻缺少不得。這就是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演技派的原因,它帶給你的成就感是十分巨大。”
自然《潛伏》開始讓曹炳琨開始風生水起。在此之前,鮮有人知道他是誰,之后,這個“名聲狼藉”的形象為曹炳琨賺來高人氣和好口碑。作為演員來說,這樣的結果自然大呼過癮,從一年幾乎沒戲拍,串串龍套角色到現如今光讀劇本一年就有二十幾部,片酬飛漲的同時,角色的質量也開始發生本質的變化。
在曹炳琨的認知里,對演員的理解只有兩類,其一是靠外表抓觀眾,整部劇下來毫無變化單調生硬;其二是演技派,用角色沉淀演技,厚積薄發給人以驚喜。白羊座的人往往對自己有著高標準嚴要求,曹炳琨亦如是。“演戲要像出拳一樣收放自如,通過角色的磨練達到質變,我希望自己是后者。”
在大大小小紛亂復雜的劇本里,有男一號同時也有配角但出色的人物。關于這些選擇,曹炳琨實在糾結和迷茫過。當時剛剛拍完《潛伏》,幾乎一夜成名的滿足感大大侵蝕了他的內心,揚言只演男一號,不接其他角色。之后帶來直接的錯過,便是《手機》里小舅子的角色。倘若是現在,一番心定之后,曹炳琨必然會拿下劇本,但很可惜,當時的他卻并沒有這樣做。
“其實我挺后悔當時這件事。小舅子的戲還是不錯的,這部戲演員陣容也很強。當時我一心想演男一號,也演了一些,但挺多關系到后期宣傳等等,力度可能不太夠,所以也沒太有什么影響。所以現在想想,與其演男一號不如演一個好角色。當然如果兩者兼備那是最好。”曹炳琨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