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談的比較多的話題。實施新課程的目的是什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闭f到底,就是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那么,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四川省著名的教育專家肖成全教授認為,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空內,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就叫做有效教學。我以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下面筆者從教師層面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教師要不斷通過學習、實踐,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能力
要用先進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俗話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只有這樣,你才能高屋建瓴,教學才能游刃有余。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么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要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沒有反思,就沒有改進,也就沒有進步。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yè)成長。
二、充分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能事事包辦,還是老一套,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學生被動知識的局面,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新課程要求要實現向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根本性轉變。要改變過去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強調探究、發(fā)現式教學,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家斯賓塞曾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弊寣W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課堂注意力的催化劑,因而教師要做到熟練地駕馭教材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一是課前的準備要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好的備課要有明確的目標、適度的內容和有效的教法。目標明確、具體,教學才有方向,才有重點;內容適度,才能既保證學生吃飽,還要能消化;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法,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課堂的組織要科學。要學會調控課堂節(jié)奏,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的主次要分明;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簡練,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要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三是課后的練習要有效。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四、科學地評價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中,評價起著不可低估的調節(jié)作用。教師通過評價,能把對學生及其行為的認識和教師自身的情感傾向,自覺或不自覺地傳導給學生。如果在課堂上得到正面評價,那么他的內在價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認,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會感到一種自我實現的快慰,隨之而來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漸漸提高。相反,如果得到的負面評價過多,就會產生消極影響,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自信心受到挫傷。因此,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因人而宜。提問時,對積極性不高的,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信心。對成績較好的,可以提些稍難的問題,在表揚的同時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產生驕傲情緒。回答問題即使錯了,教師也不可指責,而應態(tài)度和藹地指出或加以適當地提示,以免讓難堪而破壞課堂氣氛。教師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評價,捕捉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使每個學生在既輕松愉快又熱烈緊張的狀態(tài)下,學習掌握好各科知識。
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帶來了關于課堂有效性的積極思考。我相信,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入實施,我們的教學理念會得到進一步的更新,教學的思考會進一步的深入,課堂的有效性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