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日語作為熱門的第二外語首選科目,有其明顯的特殊性。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值得多加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校 二外日語 教學
當今社會,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日漸增多,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還能熟練掌握一兩門外語,已成為當下大學生們提高自身素質及工作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也都開設了第二外語課程,并將其規定為必修課,規定教學時間為4個學期,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由于地理位置,經濟合作等各方面原因,將日語作為第二外語學習的人占多數,根據前程無憂培訓頻道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選擇第二外語時,首選日語的占到了48%。
然而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普遍面臨一些問題,1,沒能選編合適的教材。據調查,我國高校二外日語使用的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標準日本語》一書,這本書對基礎日語知識點的涵蓋固然全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每課的新詞匯量過大;生詞表中的動詞不以動詞原形出現;自他動詞沒有注明;日譯中翻譯練習量少,內容單調,只是重復課文內容,不能真正起到翻譯練習的作用等。2,課時分配不合理,致使學生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全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3,內容過難或者課堂形式過于單調,容易出現學生后續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二外日語的特點,進行如下探索:1,在教材的選編方面,可以以《標準日本語》為主體教材,并借用其他相關教材的內容,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結合二外的教學目的和實際需求,多方面搜集相關資料,加強實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創設多種生動的情境,通過扮演角色模擬對話等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原版日語電影和動畫片等視頻,提高學生的語言模仿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擴大文化視野。或通過網絡詞匯庫及更多的多媒體手段在授課過程中和學生做好互動,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教學氛圍。2,在課程設置方面,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分班上課,把有考研或參加日本語能力測試目的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便于教師有的放矢,集中訓練;把出于興趣或為了修學分而參加二外班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采用時代性和實用性的教材,課堂形式盡量多樣化,讓學生的學習樂在其中,還可根據學生今后可能的就業方向,適當介紹一些“商務日語”、“法律日語”等專業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針對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需加強學生對二位日語重要性的認識。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引導學生了解二外日語的重要性,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學習。首先,隨著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單個語種的熟練在就業中已失去優勢,二外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應聘中有時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利用考研、職稱考試以及申請日本留學研究項目等。考研方面,日語作為第二外語考試科目的選擇之一,分數比重比較大,第二外語成績的優劣直接影響了能否順利地通過研究生考試。4,在教學過程中,將日本文化包括日本語言習慣、風土人情等不同題材與課本內容相結合,不但能提高學生對日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開拓文化視野,消除跨文化實際上的障礙,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日語。雖然由于教學進度等原因,能夠展開對學生的實際講解的教學不多,但教師應當克服這些情況,盡量將課文里涉及到的日本文化知識背景向學生積極講解。
總之,高校二外日語有著很多特殊情況,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琢磨,悉心研究,也需要不斷探索、創新,以順應時代的新要求。二外日語教學應立足學生,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通過已學知識再去學習更多新的知識,為終身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滿緒.日語和日本文化[M].外語教育和研究出版社,2007.
[2]任揚.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研究現狀分析與時效性研究[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
[3]呼延丹凝.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方法探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
[4]李秉德.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