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極具現代意識的語文新課程,激活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教師必須采取恰當的方式營造平等自由的民主教學氣氛,讓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積極參與學習;創設恰當的情景,運用情感效應,讓學生真正投入,樂于求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想象,體驗成功賞識教育等全方位來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達到最佳狀態。
【關鍵詞】 激活;情境;情感效應;創造思維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面對極具現代意識的語文新課程,作為一名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改革應是刻不容緩,課堂改革的首要任務是激活語文課堂教學,展現語文課的魅力。有位專家曾說“課堂教學是師生生命歷程的一部分”,“要增強語文課堂教學中生命意識”,“讓生命涌動”。只有語文教師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隨情入理,因勢利導,才能使學生愛上語文,語文課教學也才會有顯著的效果。著名的語文教育家呂淑湘先生就曾說過:“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種總鑰匙,它的名字叫‘活’”。那么,如何才能讓語文課堂氣氛活躍,充滿活力呢?這必須考慮教學過程中影響“活”的兩個因素——教師和學生。因為課堂教學是教師這一主導者和學生這一主體者共同參與的過程,所以要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最根本的一點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這就要求作為主導者的教師必須做好下面工作。
一、創設富有美感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語文教材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為教師創設富有美感的教學情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課文的美的因素,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需要把文本、圖形、圖表、語言、音樂、靜止圖像、動態圖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或氛圍。這樣的情境和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形成審美共振,迅速而準確地把握課文中蘊涵的美,并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如《聽潮》中大海潮起潮落的景象和海潮聲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把教學內容變為更加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再配以德彪西樂曲《大?!罚褜W生帶入優美的意境,感受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以及文章的文字美和意境美。再如《鳥鳴澗》、《山居秋暝》、《春》等詩文中美麗的自然景色,可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成動畫或視頻文件,配以藝術家的朗誦和優美的音樂,播放給學生欣賞,讓學生在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音樂中,傾聽聲情并茂的朗誦,領略自然界的景色美,品味詩文的語言美。
二、以教材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
聯想是根據事物的某種聯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想象是人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通過想象力的發揮來激活課堂教學,這是由語文教材的內容所決定。語文教材的大部分內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特征的,要深刻領會這些教材內容,就應充分調動學生發揮其想象力。例如朱自清寫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弊髡邚暮苫撓氲健懊髦椤?、“星星”,把婷婷玉立的荷花想象成“剛出浴的美人”,把幽遠的荷香想象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把荷花的明麗、清新、嫵媚,荷香的淡雅、幽遠,寫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
失去了聯想和想象,文學作品就失去了神韻和靈性。同樣,不借助聯想和想象,學生很難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更不會有“共鳴”,所以也就談不上對文學作品真正的理解。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用語言描繪形象。要使白紙上的黑字以形象出現在讀者的腦中和眼前,必須經由讀者頭腦中的再造想象。閱讀過程中讀者的情感反應,主要產生于聯想。聯想力和想象力的訓練在發展創造思維中則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就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這些聯想和想象的訓練,既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三、體驗成功,實施賞識教育
我在教學《荷》專題時,曾經引導學生欣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求學生們找出自己認為最優美的語句,并加以賞析。一位學生提到了“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個經典名句,賞析得可以說是頭頭是道。這時,另一位學生舉起了手,試探著說:“老師,我覺得朱自清把荷香比作歌聲似乎并不最好,文章通篇的意境都極為寧謐,除了作者之外,沒有第二個人,如果用‘歌聲’有點破壞整體效果,照我看來,改成‘笛聲’更好,既無人聲滲雜,也符合當時的意境?!闭痼@之余,我先是表揚了這個學生的“獨特發現”,然后推翻了原先準備好講解“通感”的想法,當即決定讓學生來唱主角改寫這句經典名句。結果涌現了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天外飄來的悠遠的鐘聲似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搖籃邊母親輕輕地撫拍似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蒙娜麗莎嘴角的綿綿微笑似的”等等。學生思如泉涌,興奮異常。
學生積極的思維,獨特的發現往往孕育著創造,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發現,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也是教師最應具備的教學素養。
總之,通過語文教學,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探索和總結,靈活實施,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育在基本訓練中,最重要的還是思維的訓練?!边@需要廣大的語文教師去努力踐行。相信吧:思維訓練將會讓語文課堂生機無限!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卜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