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實踐探究,是新課標下學生所應具備的三大學習能力,他是學生學習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本文作者按照新課標要求,并結合實踐體會,從三方面對如何提升學習能力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能力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席卷整個初中教學階段,開展切合教學特點,實現學生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學,已成為廣大初中學科教師,特別是初中數學教師所面臨的需要迫切解決的重要課題和現實任務。學習能力的高低作為學生學習效能的重要保障,已引起初中數學教師的足夠重視。在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的今天,初中數學教師圍繞培養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這一目標,樹立了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采用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和科學完備的教學策略。但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將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水準的重要標準,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形成了一種“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學習內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培養,學習能力得不到切實鍛煉。近幾年來,本人根據新課標要求,借助先進教學理念,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和探索,現將自己所運用的一些策略進行簡要闡述。
一、緊扣學科生活特性,注重學生內在學習情感的培養
初中數學作為基礎性的教育學科,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又時刻服務于生活。通過對數學學科知識體系的整體分析和研究,發現數學學科具有鮮明的生活特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尋到數學知識的“蹤跡”。而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容易產生波動性和往返性,但學生對身邊現象充滿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良好學習情感的樹立是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活動的重要內在幫手,是學生學習效能提升的首要條件。因此,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就要將良好學習情感的培養作為前提和條件,能夠緊扣學生心理發展規律以及認知規律,在研究分析教學知識點內容基礎上,抓住數學知識的生活應用性和趣味性,設置出具有濃厚生活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耳聞目染的情境中,通過感知、體會,從內心產生內在學習激情,實現良好學習情感的有效激發。
如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勾股定理”深淵的歷史性,向學生講述勾股定理的悠久歷史,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學習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激發和培養,從而自主進入到勾股定理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又如在“一次函數”教學中,可以抓住生活中與一次函數關聯密切的生活實例,設置出體育項目中的“跳遠”這一問題情境,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一次函數的濃厚生活性,內心產生“共鳴”,從而實現能動探究新知的積極情感,打下有效學習的情感基礎。
二、緊扣問題發散特性,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型人才更是國家發展壯大的重要智力支撐。創新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智力發展的效能。古語云:“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數學問題作為數學學科知識的概括和知識點的體現,在其形式上、解答上都表現出數學學科的多樣性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將問題教學作為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和提升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抓住數學問題在形式上的多變性、解答方式上的多樣性和解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等特性,設置出具有發散特性的數學問題,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找尋和挖掘問題中的豐富知識內涵和多樣解題方法,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總結思路中,領會解答類型問題的根本要領,讓學生在分析中明確解法,在辨析解法中掌握要領,從而有效提升創新思維的能力。
問題:當一枚火箭豎直向上發射時,它的高度h(m)與時間t(s)的關系可以用h=-5t2+150t+10表示,經過多長時間,火箭到達發射的最高點?最高點的高度是多少?
上述案例,是教師在教授“二次函數”知識點時,所設置的一道練習題,通過對這一練習題的分析,發現該問題案例實際是一道具有“發散”特性的數學問題。教師在進行該問題教學時,先讓學生對問題條件進行分析,找尋出問題條件及其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聯系所學內容,思考解答此類知識的一般解法,再讓學生開展問題解答活動,學生在解答中根據“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聯系,進行了問題的解答,最后教師進行指導評價,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和水平。
三、緊扣評析辨別特性,注重學生探究實踐能力的培養
探究能力作為學生具有的三大學習能力之一,在新課程標準中進行了鮮明的闡述。學生作為具有社會性、自然性的社會群體,在學習活動中自然而然表現出能動的探索實踐的能力和水平。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忽視學生能動特性,不能提供學生探究實踐的空間和時間,導致學生探究的欲望得到壓抑,探究的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今天,教師更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利用問題辨析指導特性,設置對學生進行有效問題評價辨析的適宜環境,引導學生開展問題辨析評價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解答和觀點,闡明自己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讓學生把問題辨析評價的過程變為深入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促進學生探究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
總之,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需要學生經過長期的積淀,才能逐步實現。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按照新課標要求,遵循科學教學理念,抓住教學要素特性,實施有效方式,開展有效教學活動,切實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