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學習政治興趣不濃,認為政治課沒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政治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主體,已是每一位政治老師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政治課;激發;興趣;方法
長期以來,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共識,那就是:學政治就是死記硬背,只要劃出政治課本中的重點,把它硬記下來,就足以應付考試之需;再者,隨著江蘇高考的改革,很多學生覺得政治不如物理、歷史等科目重要,學生對政治學科相對不重視;還有一些學生認為政治課上講的的確很有道理,可聽的是一回事,而現實社會上卻是另一回事,遇到書本上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中不一致,甚至運用書本知識解釋不通社會問題。所以,學生學習政治興趣不濃,認為政治課沒有用。針對以上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政治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主體,已是每一位政治老師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新穎的課堂導入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政治課堂的效率,離不開教師對新課導入的精心設計。好的導入,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回到課堂上來,更能使教師得心應手的展開教學內容。因此,教師的新課導入設計要做到引人入勝,具有新穎性,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這就對教師提出了三個要求:首先,教師的語言要幽默風趣,這樣容易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師生間會變得更加親切、和諧,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例如:有一堂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工作好,收入高,房子好,家庭好……讓我們帶著一份好心情開始今天的學習吧。這樣的導課,立刻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
其次,教師應根據學情分析,運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認知規律,精心設疑,讓學生有目的的去思考,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以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例如:我在講“講求效率,維護公平”時,設計了如下問題:效率與公平之間是怎樣對立統一的?效率為什么處在“優先”的位置?怎樣的分配才體現出公平的真正含義?怎樣去維護社會的公平?這樣層層設疑,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教師可恰當地運用典故成語或漫畫等,拋磚引玉,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這樣既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又使課堂氛圍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市場經濟》這一框題時,我選用了漫畫“趕不上趟”作課堂導入進行教學:蛋價上漲,老漢養雞;蛋價下跌,老漢殺雞。通過老漢養雞,殺雞,總是慢市場一拍來揭示市場調節的弊端,這樣的導入既活躍課堂氛圍,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效果顯著。教師還可以選用一些具有時代性特點的材料導入新課。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遲鈍起來,難以產生心理反應;而新奇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激發強烈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提供圖象、動畫、聲音等圖文并茂的情境來代替課本上的簡單的文字,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功能,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學習興趣倍增,課堂氣氛活躍,又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接近生活,政治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失去了生活,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尤其是思想政治課教學,它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它來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所以,應該結合書本所學知識,走入生活,把所學政治生活化,課本聯系實際,讓學生覺得課本所學正是平時生活所需,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這門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把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學習只有把身邊的點點滴滴小事與課本的知識點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深刻地明白書本闡述的道理。如在學習《意識的本質》一課時,我就和同學們講中午做了一個夢,從夢這個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現象談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想解夢這一求知欲;再如在學習《經濟生活》時,我就有意識地多加點有關商品買賣的例子,比如“豬肉上漲”,“房價上漲”,“虧本大甩賣”等生活中真實的東西,讓學生去評價分析。同時,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要以課堂為主,并向課外拓展,讓學生做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收集第一手資料,驗證課本上的理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這兩個內容時,理論性比較強,僅靠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可以讓學生做一下社會調查,向周邊的不同人群了解,比較人們從前和現在的生活狀況,就會明白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也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創造美滿的生活環境。從而不僅增強學生熱愛黨,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社會的情感,還激發了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激發求知欲,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興趣的方法有千萬種,如何使學生更加喜愛政治課堂,對政治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勞凱生.《教育心理學》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1.10
[2]吳鐸.彭承福.主編《中學生政治課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0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