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根據新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好數學信心方面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自信心
愛默生曾經指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蕭伯納也曾經指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由此可見,信心是人們開展某項活動或做好某件事情的重要情感保證,是克服不良因素推進活動進程的重要內在動力。長期以來,無論古今,還是中外,無論教育大家,還是教學工作者,一直都十分重視學生學習信心的培養和增強,采用了許多切實有效、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提升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自信力和自信心。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強勁吹拂,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在有效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感受探索知識的樂趣,享受學習知識的過程,已成為教師進行新課改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新實施的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內在學習情感的培養,抓住學生學習認知事物的基本規律。”,“幫助學生樹立克服困難,勇于探究的良好心態。”,“人人獲得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加之,初中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師運用切實有效的方法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信心。本人現簡要闡述培養初中生數學學習自信心的方法策略,若有不妥,請予指正。
一、抓住主體情感特征,樹立良好學習情感,使學生樂于學習知識
眾所周知,情感作為人對事物態度的體驗,伴隨著人的認識活動的出現。人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體驗過程。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初中生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各種心理狀態和情感狀態的養成和樹立,在學生一生成長發展中具有潛移默化的決定性作用。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初中生由于學習心理沒有完全樹立,容易在不良情感和因素下產生消極厭學心理。而教學實踐證明,良好情感熏染下的學習活動效能是平常狀態下的3-4倍左右。
二、緊扣問題能力特性,創設有效解題環節,使學生敢于探究問題
問題:如圖,AB=CD,DE⊥AC,BF⊥AC,E,F是垂足,DE=EF.求證:(1)AF=CE;(2)AB∥CD。
上述問題案例是教師在“全等三角形”階段性復習課問題教學時所設置的典型案例。通過對問題內容的分析發現,該問題將教學內容知識點進行了有效概括和提煉,豐富了該知識點內涵,拓寬了該知識點內容的外延,從而將探究能力有效融入到問題解答過程。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探究指導式”教學方式,先讓學生進行問題內容及條件的探索分析,然后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開展探究實踐活動,此時教師進行實時點撥指導,再讓學生開展“二次分析”活動,找出解題方法,確定解答思路,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向學生闡述解答此類型問題方法要領。這一過程中,學生主體特性得到有效展現,動手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解題要領得到有效掌握,同時,還享受了解題探究過程的無窮樂趣。這樣,學生不僅獲得了探究問題的“要訣”,還增強了問題探究的信心,獲得“一石二鳥”的教學效果。
從上述問題案例可見,探究實踐是學生展現主體能動特性的重要途徑和條件。學生探究能動性有效培養對技能型人才培養具有基礎性作用。但由于學生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備,并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產生不愿探究問題情感。這就要求,初中數學要善于教會學生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讓學生具備一定探究能力開展探究活動,從而實現問題探究活動的有序開展,享受探究活動帶來的“快樂”,為問題探究活動深入推進積淀情感。
三、凸顯評價激勵作用,開展多樣辨析活動,使學生善于創新思維
教育學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是對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客體對象所進行的評價活動,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它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性沒有完全養成,在學習活動中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學評價的指導激勵特征,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展教學評價活動,及時全面對學生思維活動進行有效指正,使學生能夠認識自身不足,更加主動開展思維創新活動。
如在“如圖所示,EF為梯形ABCD的中位線.AH平分∠DAB交EF于M,延長DM交AB于N,求證:△ADN是等腰三角形”問題解答時,教師就運用教學評價手段,先向學生設置了該題解答過程“證明:∵EF為中位線,∴AE=DE,EF∥AB,∴∠EMA=∠HAB,∵AH平分∠DAB,∴∠EAH=∠HAB,∴∠EAH=∠EMA,∴AE=EM,∴AE=EM=DE,∴ △ADM為直角三角形,∵AH平分 ∠DAB,∴易證△ADN是等腰三角形。”,然后向學生提出:“上述問題是否還有其他解題方法?”,此時教師鼓勵學生利用知識體系內涵豐富特性,找尋其他解答途徑,讓學生進行問題解答創新思維活動,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對“創新”解題過程進行辨析,最后教師進行肯定性評價,對學生創新思維活動進行評析,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情感。
總之,信心是學好數學的不竭動力,是有效學習活動深入開展的“潤滑劑”。初中數學教師要緊貼學生心理發展實際,創設多樣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良好情感驅使下,快樂學習,享受學習樂趣,堅定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西鮑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