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如何進一步改革作文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顯得非常重要。作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比重。怎樣提高中學生寫作水平,是我們研究的基本課題,也是教學過程必須引導學生掌握的基本功。在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經過探索、研究,我認為: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克服以往作文中所表現出的望而生畏、退避三舍的心態,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給學生指引出一條道路后,只需充分的相信和鼓勵學生,讓其在文學和想象的天空中暢游。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積累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總是害怕寫作文,提起作文就心煩,不愛寫,不會寫,寫不好,沒有興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深感中學作文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造就高素質、高水平的寫作人才是至關重要的。現將自己對于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的一些想法總結如下:
一、開啟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大門”
學生每每寫作最愁的是沒有東西可寫。那么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多角度、多渠道積累素材。
1.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現實。作文要和生活融合,和生活結合,這就是要感悟自然、社會、人生。所謂“感”就是觀察、感受;所謂“悟”就是體悟、思考。觀察、感受是基礎,體悟、思考是升華。新課標中提到“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有用”的最基本要義是要回歸生活,即素材從生活中來。有好多中學生一寫作文就拿出“寫作寶典”、“優秀作文案例”、“習作秘訣”等類書籍,殊不知這些只是救命稻草,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而那些拿來別人生活體驗再想象的做法更有礙我們正常的寫作訓練。急功近利的想法多了,哪里還會有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我們拋開學生的基礎來談激發學生興趣就是空談。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得真實感受。
2.在電視中找寫作材料,現在有些老師和家長對電視有抵觸情緒,認為學生看電視,就是影響學習,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重在我們怎樣去引導學生。如“焦點訪談”、“東方時空”、“今日說法”、“新聞調查”、“人與自然”、“實話實說”等,從中汲取最新的信息以做儲備。這樣便有了源頭活水,寫作時便會信手拈來,思如泉涌,就不會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橫眉冷對方格紙,搜腸刮肚寫不出”的現象了。
3.讓學生讀好書,古人講究“厚積薄發”,作文也要重視這一點,寫作材料不僅在生活中,還蘊藏在書海中。書籍凝聚了人類的智慧,是最豐富的寫作材料,也是最豐富的語言材料。這些材料儲存于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也就是語文素質的重要構成, 多讀書報,多涉獵課外書籍報刊,如《讀者》、《中學生作文指導》、《語文天地》等。勤摘錄、善整理,每位學生最好準備兩個本子,一本摘錄,一本剪報。將優美的段落、名言警句、新鮮的事例分門別類地整理在“摘抄”本或“剪報”本上。通過整理,形成作文材料庫,積少成多,時常翻閱,勤加背誦,一旦被激活,就會產生綜合效應,極有利于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能否多角度思考,變思維的單向性為多向性,關鍵是看能不能突破思維定勢,形成創造思維活動。著名的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指出:“人的創造力主要依靠發散思維,它是創造思維的主要成分。”它具有靈活性、獨特性和流暢性。能突破習慣思維的限制,使學生產生新的構思,提出新的觀點,對問題提出獨特的見解。提倡鼓勵學生寫“放膽文”、“自由文”,讓學生自由表達,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讓他們充分享受表達的自由,不僅能煥發主體精神,增強學生學習作文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而且會使學生感到寫作是一件愉悅的事。只有想寫,才會有意識地去不斷積累;只有想寫,才會不斷地去寫,在不斷寫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以及文章風格。
三、讓學生感受成功
人人都希望有成功的機會,天真爛漫的中學生更是渴望有成功的機會。在引導中學生寫作文時,創設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得到教師、同學的賞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發現自己的才能和價值,學生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寫作的動力。對中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鼓勵學生“發表文章”是培養興趣的最好手段,同時向各雜志社推薦學生的作品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相信“積于思而發于心”的作品一定會成功的。如果校外不行可在校內,甚至在班級里的手抄報或黑板報上發表,這對學生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激勵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
四、親自“下水”,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寫作中的創造能力,教師寫好“下水文”與作文教學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沒有實踐體會的理論指導總難免空談之嫌。無論教師的寫作水平如何,與學生一同投入寫作的“海洋”游上幾個來回,都會使同行的學生興奮不已。教師從自身的體驗出發,給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過程,如何立意,如何選材,如何行文等等,均由于“現身說法”的緣故,而使學生倍感親切。
總之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寫作的素材積累,還可以多角度多層面地指導學生的作文,豐富作文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從怕作文、苦于作文中真正解放出來,讓他們喜愛作文,快樂作文,善于作文,這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溝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