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教學是現代教學理論的一種,在初中數學教育領域內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特別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新課改,更加注意在對學生個人能力培養的前提下,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明顯了。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教學;教學運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開展,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學生學習的個體發展能力也成了教育培養的方向。開展有效的探究性教學,是培養學生探索意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更快發展的基本前提。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給學生必要的指導,起到學習指導者的作用。而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問題上,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意愿,對于學生的自主探究,教師應當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內化”過程。也就是說,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具體的操作活動,也就是探究性教學的形式,也要注意將活動內化,避免學生的探究學習僅僅成為一種活動而不是真正的探索學習。
總體來說,自主探索不是無意識的探索、盲目探索,不是“唯學生自主”、“怎么都行”的做法,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那教師如何尋找介入的最佳時機和最佳方法,如何組織探究教學活動呢?
一、以探究性問題為載體,注意探究流程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教學規律之上。只有建立在教學基本規律之上的教學,才是合理的教學方式。從當前的數學教學情況上看,探究教學的開展,主要是圍繞數學問題進行的。畢竟,初中數學只是基礎教育,還不具備高層面的理論研究。而我們說的探究,主要是從學習的方式和態度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形成一種探索的意思和意愿。而在問題探究之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探究的流程科學合理,要保證探究的過程是豐富而實用的。筆者認為,在實際的探究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上形成相應的教學流程,清楚每個流程的運作,同時也認清每個環節應該達到的目標。以下流程圖是筆者在教學中,實踐運用的操作流程。
當然,這整個流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是最基礎的,但是,從實際教學運用上看,理論上的學生自主,并不能完全實現,而是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的。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流程,通過各個環節向學生提問,并對學生問題解決進行指導。當然,必須要強調的是教師應該做的是“參與”,而不是“指示”;其基礎不是要尋找正確答案,而是針對專業的問題解決者當時會向自己提出的那些問題。
二、例題探究,層層推進
關于數學探究性問題,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多層次的活動,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包括觀察、提出問題,也包括從課堂教學中已經知道的結論中,制訂調查研究計劃,還包括根據實驗證據對已有的結論作出評價。但是,不管是哪種活動,教師都應該注意在教學中,實現探究教學的常態化,也就是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養成一種探究意識,讓探究能力成為每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從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來看,課程內容目標除了“內容領域目標”外,還注入了新的“行為目標”,也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做出一定的行為,這個行為是教師的教學活動賦予的,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環節。
而案例,作為教師教學的主要工具,也是探究性教學的主要實施工具。初中數學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應該以問題為中心,層次分明的推進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在階梯式的知識體系中,實現探究能力的飛躍。如教師可以適當的結合教材內容把一些知識形成過程的典型材料設計為探究性活動,這種方式就稱為形成性探究。比如,類比一元一次方程,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內容進行探究;對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進行試驗、歸納探究;從全等三角形類比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內容等等。
舉例來說在“一元一次函數的圖象性質”的教學設計與步驟上,教師可以融入探究性教學,層層推進。
第一步教師提出問題:試研究k、b的取值對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的影響,并討論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和性質。
第二步學生探究方案:“由數到形”畫圖探究。通過畫出的特例的函數圖象,進行觀察、抽象、猜想出函數的性質。
第三步學生探究方案:“由形到數”畫圖探究。通過從形到數的觀察,猜想k及b的取值對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的影響,并繼續畫出一些具體的一次函數的圖象進行驗證。
第四步師生共同探究方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探究。利用幾何畫板的功能,觀察圖象運動以及k及b的變化情況,從而認識k及b的取值對一次函數y=kx+b (k≠0)的圖象的影響。
總之,初中數學的探究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打破了靜態封閉的傳統教學方法,從層層推進的角度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知識體系,而不是靠記憶被動地接受。
三、結語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現代初中數學教學應該拋棄傳統教學觀中否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的觀點,而是要從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角度出發,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鄔亞春;如何進行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魯文靜;初中數學“引導——發現”教學模式探微[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3]劉小婉,周彩芬;初中數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高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