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初中物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傳統 “一言堂”教法、題海戰術的學法已經不再適應今天新的教育形式,在這樣的前提下,創設高效課堂就是我們物理教師今后的工作中心,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去追求、去探索。
【關鍵詞】創設;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通過新課程改革的第一輪實驗,初中物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認清形勢,明確方向,把提高物理質量的重心聚集到課堂上來”,“抓課堂就是抓素質”,“師退生進,還學于生”等理念,在老師們心理有了深刻的認同,傳統的教師“一言堂”教法和題海戰術學法已經不再適應今天的教育形式。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的高效課堂應運而生。下面就如何創設初中物理的高效課堂談談一些體會和心得。
一、確定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要創設初中物理的高效課堂,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唱主角:將學習權還給學生;將話語權還給學生;將時間權還給學生;將探究權還給學生。中學物理新課程理念提出:重視學生的經歷和經驗,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今天的學生就是21世紀的創造者和接班人,他們走入社會后,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和信息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獲得更多知識和信息,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保證其可持續發展,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使之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努力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善于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創新能力強的新型勞動者。
二、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物理教學過程要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物理教師就要善于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真心對待學生,永遠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勵的方式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身心處于最佳活動狀態,心情舒暢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如,在講摩擦力時,我營造了這樣一個學習環境:一位同學將A木塊放在B木塊上然后用力推木塊B使它們運動起來,撤消力之后它們很快就停下來,由此我們得出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運動。這個結論正確嗎?于是一些同學不加思索地回答:“正確!”但我卻說:“不正確。”為什么呢?引導學生在學習上與老師爭論,把課堂氣氛推向活躍與高潮,借著這個情勢,因勢利導地向學生傳授了物理學中“摩擦力”的特點,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從而獲得學習上的一種愉悅、成就感。
三、教師善于課堂上的引導
新教育形式下,教師應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教學是研究學生怎么學、學什么。導的原則是:會的不導,說明白的不重復,不會的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師少講、精講,只做點拔性的指導。在點拔的過程中要注意:第一、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信任學生,注意留給學生學習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自主發展,做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手。第二、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探究,激發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第三、由易到難,問題簡明有層次。不言而喻,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積極展示,當然是新教育形勢下的客觀要求。物理高效課堂,教師扮演的角色就是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要產生興趣,就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愛觀察、勤思考、多動手、善于發現問題、對課本上自己不明白的現象或事物多問幾個為什么,促使自己產生對物理知識的渴求,這正是物理高效課堂所倡導的。
四、重視學生的互動環節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在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該怎么做呢?
首先,把發現的機會讓給學生。有位學者說過:聽來的忘得快,看來的容易,自己得來的知識一輩子也忘不了。在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和發現。如在談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時為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滑動變阻器的使用特點,我先告訴學生應該將其串聯在電路中使用,至于其它的注意事項,相信同學們在用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新發現。這樣布置下去,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就來了,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那些注意事項也被一一總結出來,這樣,今后使用電流表時也就很少出錯了。
其次,把動手的機會讓給學生。實驗和實踐是研究物理學現象和規律的一種主要方法,在新的物理課程標準中,已經把“探究”作為初中物理學習的一種主要方法,對廣大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學習,逐漸培養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養成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究中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這種素質學生將終身受益,把動手的機會讓給學生驗證了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在躬行。
再次,把思考的機會讓給學生。物理新課程教學,強調的是“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學生思考和探索過程,也是學生獲得能力、提高思維品質、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精心地留一些知識、能力和思維的“空白”讓學生進行探索。如在講《牛頓第一定律》這節內容時,先對學生說同學們請看,然后依次把事先準備好的裝有水的普通喝水用的玻璃杯往桌上一放,接著放上一塊硬紙片,最后小心放上一個雞蛋,讓學生看清楚后用手指彈紙片,結果是紙片飛出去,而雞蛋則沒有飛出去,而是掉入杯中。讓學生猜想為什么紙片飛出去,而雞蛋則沒有飛出去。然后讓學生自已動手,用墨水瓶壓一小紙條,快速拉動小紙條,墨水瓶不隨紙條一起運動。這時老師不解釋,讓學生思考得出結論: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這樣設計,學生的探究興趣大大提高了,他們的主體地位也體現得更突出。(下轉第67頁)
(上接第68頁)
五、教學環節要緊緊相扣
俗話說:“成功是一時的,成長是一身的”,學到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物理課堂上最基本的學習環節是:先自主學習、聽課,后總結歸納、作業實踐等。學會每一個環節的學習方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上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梳理出哪些內容能讀懂,哪些內容沒有讀懂,以備聽課時參考,增強聽課的針對性。 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聽課時應注意聽老師講解和自己理解的是否一致,并且要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同時還要做好老師講課的重點記錄,以便展開思維活動。課本內容講完后要做個總結,總結是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一個系統歸納,通過獨立思考、整理,形成有條理的知識體系。最后還應設計作業實踐等,達到講練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
六、課堂一定要真正落實“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目標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結構的實質是:全過程都讓學生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結構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主體,面向全體”;“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于教會學生學。”
結合物理教學的實際,物理高效課堂一定要做到以下環節。第一,情境導入,目標展示。依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教學實際,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并將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學習中應達到的教學目標。第二,引導自學,合作探究。學生按照教師要求進行自學,基本弄清所學內容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要求,對自學中沒有弄清的問題進行小組的合作探究、合作學習,將沒有弄清楚的知識進行討論交流。第三,展示反饋,形成知識。學生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結合自學學習的情況進行展示,也是對學習的情況進行的一個當堂反饋,教師引導學生將沒有弄清楚的知識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答疑,形成所學內容的整體知識結構。第四,當堂訓練,落實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不同層次,設計一些他們都可以完成的一定量的練習,當堂訓練的試題應該注重基礎,適當加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學有所獲。當堂訓練,既落實了課前的教學目標,又達到了高效課堂的目的。
總之,在物理高效課堂上師生角色應重新定位,學生爭當課堂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分享者,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進行有效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激活了思維、引發了思考、課堂充滿了智慧和挑戰,教學中呈現了課堂的高效。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這極大的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又真正達到了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市羅城縣四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