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哥姓張名潮,是我的一個球友。之所以叫他潮哥而不是張哥,是因為這位老兄實在是潮流之外的真潮人,不隨波逐流,不盲目追捧,潮得個性而奇巧、創新而內斂,潮得你經常啞口無言痛不欲生無可奈何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
平時朋友聚會,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買車,潮哥往往偏坐一隅,不哼不哈。大家都知道,潮哥和那個加拿大反汽車運動的先鋒人物Roadsworth是同類,最講究綠色出行。無論誰到潮哥家做客,都會對他屋里那七八輛自行車感到驚訝,不是說他腦子進水了,就是勸他省下錢買輛汽車。潮哥聽了,總是不屑地一笑,道不同不相為謀。
自行車對潮哥而言,早已不再是簡單的鍛煉工具,而是他對生活情趣的一種獨特理解。平常去超市買東西,潮哥有一輛輕便的折疊車;周末跟愛妻郊游踏青,騎的則是帶減震的山地車;有什么急事趕著去辦,當然是用那輛時速最高可達80公里的公路賽車;心情不佳或漫無目的地游逛時,則會選用那輛叫做“樂游”的休閑車。潮哥把騎車的意義歸納為八個字:自由之行,自在之車。
當人們的視覺神經被炫目的汽車展吸引時,潮哥卻常常獨自流連于GIANT冷冷清清的小店里,或是選購一根撬胎棒,給自己的那輛“風速900”換個新刀圈,或是安裝一款新型的SIGMA碼表,讓那架專走山路的“克洛克5.0”功能更趨完美……
當然,潮哥的潮品潮范兒遠遠不止這些,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潮流之外,真潮風采。潮哥冬天穿的羽絨服,基本都是三伏盛夏買的打折品;到了夏天,短褲涼鞋太陽鏡,又都是三九寒冬時采購的清倉貨。有朋友說了,你這樣,永遠也用不上最新款的東西。潮哥滿不在乎地回擊,全世界的人都用最新款,也就算不上新潮了。還真是,周末和潮哥一起踢球時,大家都是耐克、彪馬、阿迪達斯,標準的泯然眾人,只有潮哥,弄一身80年代的藏藍色雙白道運動服,再加一雙老式“京字”牌膠釘鞋,簡直就是卓爾不群、絕世獨立!
身邊的朋友如今都急著貸款買房,只有潮哥無動于衷,租了套兩室一廳美美地住著,攢下十幾萬元投資基金,光吃紅利就挺可觀。又有人問他了,老了怎么辦?嫂子不怨你嗎?潮哥輕松地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倆早就商量好了,老了去住養老院,到時候那么多老伙伴一起下棋、打牌、唱KTV,比守著一套空房子可幸福多了,還有親切美麗的護士小姐照顧,那是什么勁頭啊!潮哥每月五千多元的薪水,在北京城的白領一族中不算特別豐厚,但沒有車房羈絆,明顯比一般人過得優游自在,有些人想羨慕也羨慕不來,沒他這個超脫的心態。
不過你別誤會,潮哥并不是不求上進,在事業上,他對自己還是有很高要求的。上個月,一家著名的IT公司招聘,潮哥當仁不讓地參加了面試。那天,老板讓他當場寫一寫對本公司的初步印象。潮哥平時最頭疼寫作文,更不會恭維諂媚那一套,于是隨便糊弄了幾句大白話交上去,心想這回沒戲了,哪知一周后竟被錄用。老板說,他是被潮哥那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吸引了。潮哥后來對我們感慨說,當年電腦沒普及時,如果你會用五筆字型打字,找起工作來簡直易如反掌;如今人人都在拼命提升打字速度,你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反而更受青睞。
當一個人過分追逐潮流和時尚時,其實他已經被潮流和時尚所拋棄。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他無法真正地脫離潮流而生,但像潮哥這樣,不盲目跟風,有獨立主見,體現出的也許才是真正的潮流,更能展示出一個人逆風而行、面潮而歌時的大智大勇。
(摘自《愛人》2011年第3期圖/郭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