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夏天,科比#8226;布萊恩特殘酷地暴虐自己的身體,沒日沒夜地在球館與自己較勁。他的“魔鬼”訓練既無教練,也無對手,全部都是科比對科比。他一遍遍地嘗試高難度動作,諸如身體失去重心時的出手、滯空出手等,雖然沒有喝彩聲,但自得其樂。
當然,這只是他NBA苦旅的開始,他的高難度動作并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過還好,經過不懈的努力,到1997至1998賽季,他在隊里已經站穩了第六人位置,在里克#8226;福克斯、埃迪#8226;瓊斯疲憊之時見縫插針地上場奪分。他搶斷、切入、跳投,一如既往地扣籃。
外人并不知道1997年夏天科比做了什么。直到那年12月17日,人們從湖人與公牛的鏖戰中,突然發現了科比的“本色”。
那場比賽,喬丹依然不可阻擋。他持續上演著那些匪夷所思的動作:右翼大幅度晃動后遠射三分,低位背靠接后仰跳投,晃動后切入左手上籃……賽后接受采訪時,他笑容滿面,卻不是因為他拿下36分或是公牛取勝,而是因為在這個夜晚他不寂寞。這一夜,他看到了一個酷似少年時期的自己,一個年輕的邁克爾#8226;喬丹的影子。
喬丹每在一端做出一個使全場驚嘆的動作,另一個他便在另一端又一次點燃觀眾的激情。盡管這個叫科比#8226;布萊恩特的小子沒能帶隊取勝,可他拿下了33分。這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模仿秀,是喬丹和自己年少的影子對局,左右互搏。
是的,一個還在為球隊打替補的二年級生,獨自對抗籃球世界之神。在一對一應對喬丹時,他會被喬丹華美的低位步伐晃得像孩子一樣亂跳,目送喬丹上罰球線。可是在另一端,他會大膽莽撞地投出三分球,或是模仿喬丹的背靠、晃動、后仰跳投。
在這個夜晚,斯臺普斯第一次喊出了“喬丹接班人”的聲音。這個聲音,是那個年代NBA賽場每季換檔的新鮮水果。正當希爾與哈達維多多少少讓人們的希望減色時,科比“應時當令”地躥了出來,并成了最新潮的色彩。
有時候,一個成長中的巨星比成型的巨星更迷人。洛杉磯人可以一夜夜不厭其煩地看著他的比賽細節,然后幻想他未來的榮耀。那時,他還沒能在湖人打上首發,卻被萬眾一心的投票者們推進了西部全明星首發陣容。這并非對他實力的推許,而純粹出于一種熱愛,因為,在一年半的職業生涯里,他給NBA提供了一種理想主義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與偉大的喬丹手中的接力棒靠得很近。
1998年2月,全明星賽。他踏上賽場時還感到緊張。他是新人,巨星們不會屈身俯就,去對一個新人說甜言蜜語。他習慣了一個人,也不會去和老人家們攀談。這顆驟然暴亮的新星內心的衷曲,也許只有早他一年入行的凱文#8226;加內特知曉。
多年以后,科比回憶:上場前,加內特拍了拍他的肩,說:“跟著我跑,我會給你傳球的。”
的確如此。當加內特給科比傳出一記空中接力讓他飛身扣籃后,科比才真正進入全明星賽的節奏。在比賽的前兩節,他甚至又回到了1997年12月17日那場比賽的狀態:他執意要和喬丹一對一。
這晚,他拒絕了瓊斯欲和他夾擊喬丹的手勢;這晚,他拒絕了卡爾#8226;馬龍的掩護。迎面反擊喬丹似乎是他的賞心樂事。挑戰或者迎接挑戰,這個好斗的少年開始露出他的獠牙。當然,還是和一年前的全明星新秀賽一樣,他極少傳球,依靠個人才華縱貫全場。喬治#8226;卡爾下半場把這柄利刃收起,但全場,科比依然以18分領先西部明星隊。
他的每一點成就總伴隨著相應的爭議,每次蛻變總會留下舊殼供昆蟲蠶食。1998年全明星之夜使媒體發覺了他的瑕疵,他成熟姿態下的一點陰影。科比#8226;布萊恩的好勝、偏執和傲慢逐漸掩飾不住了。
(摘自《瞧,科比這個人》東方出版社圖/Jan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