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02
摘要:從《左傳》到《史記》,趙氏孤兒故事基本定型,后來不斷地被改編成戲曲和電影,活躍在舞臺和銀屏上,在18世紀的歐洲也引起過很大的轟動,本文主要通過史實和幾種主要改編的劇本來分析探討趙氏孤兒故事的演變過程,及其不同時期的主題變化。
關鍵詞:趙氏孤兒故事 演變 主題變化
在中國歷史上,曾流傳著一個趙氏孤兒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晉國的趙氏家族一門忠義,但被奸臣陷害,整個家族被滅只留下一個孤兒,許多俠義之士為了救趙氏孤兒先后丟掉生命,孤兒長大成人,最終報仇的故事。經過后人不斷加工、改造,不停在舞臺和銀屏上演。趙氏孤兒故事流傳至今,在中國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國外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元代之前故事演變
有關趙氏孤兒故事的記載,最早見于儒家經典《春秋》:“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弒其君夷皋?!保ㄐ辏皶x殺其大夫趙同、趙括?!保ǔ晒四辏龠@兩條記載很簡短,只是提到趙氏滅族,包括后來的《公羊傳》和《谷梁傳》雖然詳細擴展了這段歷史,卻都未提及趙氏孤兒,只有《左傳》敘述了趙氏滅族的原因并提到了趙氏孤兒,將這一報復性兇殺的線索揭示了明白。但《左傳》故事中沒出現奸臣屠岸賈,趙氏滅族是由于趙氏家族內部私通亂倫而引起互相攻殺,實質是趙氏家族內杠,趙武也只能說是隨母親趙莊姬在宮中避難的遺腹子。另外,《國語》卷十一晉語五襄公,《呂覽》卷十五“報更”,《說苑》卷六“復恩”、卷十四“至公”等書對趙氏孤兒的故事都有記載,但與《左傳》上所記載的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個別地方稍微有點變動。雖然《左傳》關于趙武的故事幾句代過,但趙氏孤兒的故事已經初見雛形,而且比較曲折的故事情節,為后世對趙氏孤兒故事的加工和改造工作留下了極大的空間和余地。
但先秦時期搭構的趙氏孤兒的故事只是一個基本框架,到了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便十分成功地完成了這一偉大的雕塑?!妒酚洝分汹w氏孤兒的故事出現了三個新內容:一,出現了奸臣屠岸賈,是他興風作浪,不請君命而擅脅諸將族滅趙氏,搜索趙氏孤兒,殺公孫杵臼,在君臣矛盾之外,新加進了忠奸的斗爭。二是將趙朔妻更淫為貞,從而改變了趙氏被滅的直接原因與矛盾沖突的對象。三是公孫杵臼、程嬰的殉孤立孤,將忠奸斗爭的意義具體明確為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使這一故事更加曲折復雜。由于這三個新內容的出現,把趙氏孤兒故事從起因、陣線、代表人物、發展過程,直到結局,全來了一番徹底的改造,使其具有了進步的主題、曲折的情節、尖銳的矛盾沖突,同時還比較生動地塑造了程嬰、公孫杵臼、韓厥、屠岸賈等人物形象。而且,其中包孕潛含的戲劇新因素,成了以后中國戲曲和小說改編創作的契機。因此,不妨說,趙氏孤兒故事能夠發展和流傳,是與司馬遷的成功改造分不開的。②
二、紀君祥與元雜劇《趙氏孤兒》
元代戲劇家紀君祥,為《史記》中所記載的趙氏孤兒故事中描述的程嬰、公孫杵臼、韓厥三人的狹義行為和無價的友情感動,把這段故事改編為元雜劇《趙氏孤兒》。全劇的劇情為:晉靈公時,武將屠岸賈專權,因私仇殺了趙盾滿門,公主駙馬自殺,趙氏門客程嬰冒死救出趙朔之子既趙氏孤兒,守門大將韓厥放走程嬰后自刎以滅口。隨后程嬰獻出了親身兒子替孤兒送死,老臣公孫杵臼獻出生命,保住趙氏唯一的血脈。程嬰又讓孤兒認屠岸賈為義父,待孤兒長大成人后,程嬰以畫卷說明事實真相,終于為趙氏一門和死去的義士復了仇,孤兒復趙姓,蔭襲趙家原來的爵位;韓厥的后代仍然繼為上將;賞賜給程嬰田莊,以表揚其義勇行為;給公孫杵臼立碑造墓,以示厚葬。惡人受懲、仁義之士受獎賞和褒揚。
通過紀劇《趙氏孤兒》的故事梗概,我們可以看出,紀君祥在《史記.趙世家》所提供的故事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自己的藝術虛構,把整個故事講述的更加完整、更加具有懸念,在扣人心弦的故事發展中,將揚惡懲善、褒獎仁義、“士為知己則死”的觀點滲透于其中。這樣一改動,劇本的正義與奸邪的斗爭更加尖銳,戲劇矛盾更加集中,沖突更加激烈,人物性格更加鮮明,戲劇主題也就更加深化,即通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復仇主題,宣揚了正義必勝的精神信念,贊頌程嬰、公孫杵臼等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的人格力量。元雜劇《趙氏孤兒》之所以影響深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品所反映的正義主題與民間所提倡的道德倫理相契合。
三、明傳奇《八義記》
到了明代,有多種版本演繹趙氏孤兒故事,現存最完整的版本是《六十種曲》版《八義記》。它故事情節較之元雜劇《趙氏孤兒》,則更加鋪張。其中故事中的“八義”指的是周堅、鉏麑、提彌明、靈輒、韓厥、公孫杵臼、程嬰八位義士。在《八義記》中,主要人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公孫杵臼變成老宰輔,站在朝廷的一邊,反對奸臣,輔助忠臣;程嬰變成趙朔的忠仆,。這種改變,更符合明傳奇中常見的“義仆救主”的形象。情節上把提彌明擊獒,桑下餓夫靈輒,鉏麑觸槐放在同一個故事中連續展開,同時增加了“周堅替死“情節,使趙朔得以不死,夫妻父子團圓。既滿足傳奇大團圓需要,也使情節更加豐富曲折。主角也換為趙朔和公主,圍繞著趙朔父子和夫妻,八位義士各種營救行動展開,趙氏的勝利,實際上是忠臣群體的勝利。傳奇“大團圓”的套路,最后造成“孤兒不孤”,淡化了復仇主題和悲劇色彩,于是《八義記》將主題轉移到“忠君”上,這和明代激烈的黨爭背景有關。
明傳奇一般都很注重情節,所以《八義記》做到了以人物形象為中心的情、景、事交融的藝術境界??墒恰啊栋肆x記》篇幅冗長,但從委婉曲折地敘寫悲歡離合之境和生旦凈末之情取勝,體現了明代官方心里和民間心理交互滲透的歷史意識,道德影響。”③每一個劇本的改變都會帶上時代的烙印,《八義記》也有不足之處,但對故事的流傳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趙氏孤兒故事在當代的演變
2003年,林兆華和田沁鑫把各自導演的話劇《趙氏孤兒》搬上舞臺,雖然在情節和主要人物上和元雜劇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復仇主題已經淡化了,田版的趙氏孤兒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后,表現出來的不是執著去報仇、立即殺掉屠岸賈,而是處在兩難境地的困惑:“今天以前我有兩個父親,今天以后我是孤兒,我將上路。”,“孤兒”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兒。林版“不管多少條人命,他跟我沒有關系”, 要為自己而活,孤兒干脆放棄了報仇,從而顛覆了傳統的復仇主題;尤其是那兩句臺詞,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
2010年,關于趙氏孤兒的故事首次被拍成電影搬上銀屏,著名導演陳凱歌一改元雜劇《趙氏孤兒》的“復仇”主題,在電影中處處流露出一種關愛,他自己在采訪時都說:“這是一部關于愛的影片。莊姬托孤時只說:“程嬰聽著,等孩子長大,不許告訴他父母是誰,也不許告訴他仇人是誰,忘了報仇,就過老百姓的日子?!斌w現了偉大的母愛。同時,趙孤也不是在仇恨中長大的孩子,他是一個陽光聰明、心理健康的男孩,有兩個愛他的父親,程嬰不僅救他還把他養大還教育他,不想讓他去承受過多的深仇大恨,就連一向心很毒辣的屠岸賈也對孤兒非常慈愛,“最后要殺屠岸賈也是程嬰自己的決定不是程嬰的?!雹苓@都體現了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尊重。
五、結 語
趙氏孤兒的故事表現著中華民族為正義、為理想而斗爭的精神,這個精神是不妥協的、不惜任何犧牲的,是有耐性、有智謀的,是充滿信心而于慘痛氣氛中具有樂觀色彩的。在初期的封建社會里,它為義俠的行為;在民族斗爭時期,它就成為民族氣節,兩千多年來,不論中國社會發展到什么階段,這精神一直與中華民族俱存,所以表現這精神的趙氏孤兒的故事也一直流傳下來,膾炙人口。
注釋:
1 黃竹三、馮俊杰《六十種曲評注》[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卷,第177頁。
2 吳 敢.《曲海說山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版
3 虞卓婭. 《論明傳奇<八義記>的藝術價值》.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5年第22卷第4期第27頁
4 陳凱歌.別讓那些“高調”繼續毒害觀眾[N].南方周末,2010年11月25日.第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