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摘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讓學生敲敲打打,如果在音樂課上充分發揮民間打擊樂這一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一些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及流行歌曲,注重學生的音樂表演。
關鍵詞:敲敲打打 流行歌曲 音樂表演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教師的任務是使它開花結果,老師的職責是愛孩子、愛教育,只要用心去愛,用心去教,去創新,我看沒有不愛音樂的孩子,就沒有不喜歡音樂的學生。為此,我在音樂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在音樂表演和培養學生興趣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通過“敲敲打打”培養音樂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深入學習的前提,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如果在音樂課上充分發揮民間打擊樂這一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完一首歌曲后留下10分鐘,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敲一敲、打一打、玩一玩。在玩樂中聽辨樂器的音色,在玩樂中認識樂器的名稱,教他們演奏的方法,有節奏地為歌曲伴奏,掌握每個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由淺入深地進行簡單的自編合奏練習。例如:在學習《看龍船》這首歌曲后,把鼓、鑼、鈸等敲打樂器分給學生,分組進行敲打償試,對著歌詞“咚咚咯鏘,咚鏘咚鏘咚鏘”進行伴奏,得出了敲、打、摸、磨等多種演奏方法及演奏技巧。課堂氣氛非常熱鬧,使學生沉浸在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其次,孩子們喜歡動畫音樂及流行歌曲。
由此看來,我們學生是喜歡音樂的,但有些不滿于現狀的音樂課,我們渴望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渴望了解社會,渴望表現自我。音樂課上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教師身上,很多教師拿著新教材“老”教法,或者沒有創新意識,全然不顧學生的興趣愛好,不理會學生身邊的實際,一味講課本,為牙而樂。久而久之,學生上音樂課就如坐針氈,就失去了這些熱愛音樂的孩子們。
除了完成課本外,平時我還教一些動畫片歌曲或流行歌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習勁頭很高,課堂紀律自然很好。
的確,孩子們是那么地開心,既學習又娛樂,輕松自然。我深刻體會到這是他們喜愛唱的歌曲,只要學生喜愛唱,又不偏離教材軌道,那我們的音樂教師何不挖掘一些素材而為之呢?
另外,注重學生課堂音樂表演。表演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愛的,也是最熱鬧的。有些音樂教師認為,如果讓孩子們都跟著老師表演,做一些動作,那就是扼殺了他們的創造性,如果讓孩子一個一個地展示他們的表演,那又太浪費時間,課堂上就安排不下其他教學環境,如果讓孩子們坐在自己位置上表演,豈不是束縛了他們的小手小腳。作為一個音樂教師,要有一專多能,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正確地引導學生,根據課堂教學安排,留下十來分鐘做表演動作完全合乎情理,動作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比如在教唱《劃船》這首歌曲時,學生都會唱了,最后留點時間進行表演,教學生做表演劃船的動作,老師彈琴,派幾位同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好不熱鬧?
總之,要使課堂“動”起來,首先我們音樂老師要精心備課,要有創新,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為孩子們提供廣闊的空間,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既合乎少年兒童的特點,又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