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2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詞,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它關注師生教與學,把課堂作為師生、生生對話的平臺。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討、交流,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充分享受探究、發現的樂趣,它一直是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
下面,我以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閱讀課《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為例,談一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對聯“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提問:這里“一門三父子”指誰?
明確:蘇洵、蘇軾、蘇轍
2.出示課題、作者。
3.簡介教學步驟
(投影:了解性閱讀一理解性閱讀、品賞性閱讀*遷移性閱讀)。
二、自主、合作、探究」
L.了解性閱讀,自生發現問題
(1)了解背景
①學生口述:我所知道的相關背景。
②教師點拔:蘇軾生活在北宋危機不斷加深的時期,寫該詞是在四十五歲時,已因烏臺詩案貶官黃州充團練副使。
(2)整體感知內容
①誦讀全詞
生聽讀,感受意境
欣賞《三國演義》的片頭曲(課件:“滾滾江水東逝水”)
B、師范背,生體會感情
C、生誦讀,了解大意
②整體把握
小組討論,列出提問(教師巡視,適當提示,然后投影)
上片:所見 大江、赤壁 所想 淘金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 涌現多少豪杰
下片:所憶 雄姿英發 所感 功業無成
風流瀟灑 人生如夢
才華橫溢 早生華發
B、師生討論,完成提綱(投影)(見上圖小字部分)
2.理解性閱讀
(1)生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小組討論,用較有文采的語言口頭翻譯
(學生四人一組自主發現問題、討論,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2)討論后提出問題,可能出現的疑問句 師整理,投影)
①風流:英俊的、杰出的;
②檣櫓:檣,桅桿;櫓,槳。代指船;
③灰飛煙滅:像灰煙那樣消失;
④華發:白頭發;
⑤酹:以酒灑地,以示憑吊;
⑥亂石穿空:亂,險怪;穿,高峭;
⑦卷起千堆雪:卷,狂瀾奔放;雪,純白色的浪花。
3.品賞性閱讀,小組合作討論文流,師生共同探究
師生討論,研討以下幾個問題:
(1)生回憶描寫“水”的詩句
示例:孔子:“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p>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p>
曹操:“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p>
(2)討論:詞的開頭三句與以上所寫“水”的詩句相比有何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師生總結)
提示:同學所舉各句,都氣象開闊,遼遠雄偉,寫出江水汪洋態肆。而蘇軾這三句不僅寫出長江奔流的磅礴氣勢,而且將寫景與寫人融合為一,面對江水發出感慨,抒發對往昔人物的無限懷念。
(3)賞析“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拍”“卷”“驚”“雪”幾個字的妙處,思考作者為什么極力描繪這些景象?(生獨立思考后回答,教師點撥)
提示: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氣勢;拍:水石相擊力度之大;卷:狂瀾奔放;驚:洶涌;雪:白色浪花落。鋪寫赤壁雄奇液闊的場面,為下片追懷赤壁大戰爭中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4)討論:下片中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有何深刻含義?(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
提示:美人襯英雄,表明周瑜年輕風流;小喬大喬關系,周瑜得孫權信任,能建功立業,這是一個方面。
(5)討論:“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中所體現的情感?(小組討論,形成書面材料,小組間交流,最后教師點撥)
①學生討論可能形成觀點:
觀點一:詩句含消極成分,與前文豪壯情調不合。
觀點二:自我安慰,詩人在身心遭打擊時的自慰之詞。
②教師點撥:
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矛盾,貌似自慰自解,實乃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之情(灑脫、曠達)
還可以聯系蘇軾、周瑜兩人不同的年齡、外貌、婚姻、職位、際遇等方面思考,不求唯一。
4.遷移閱讀,深入探究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誦讀全詞,歸結該詞與《念奴嬌·赤壁懷古》共同特征,即豪放詞的特征。(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提示:從思想的積極、樂觀,意境的高遠、壯闊,風格的奔放、灑脫等方面去思考。
三、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以蘇軾的《江城子》《水龍吟》為例,引導學生課外閱讀。
以上以閱讀教學為例,它的過程是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有層次地讀書,由“讀通”到“讀懂”到“品讀”再到“拓展”。在課堂教學這塊陣地上,我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其意圖在于使課堂教學有一套指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體系,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互相支持配合,深入探討交流,培養自學能力,成為21世紀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