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2
摘要:公路路基施工是整個公路施工工程的關鍵所在,稍有偏差,將給整個工程埋下質量隱患。針對路基各施工環節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路路基 施工質量 控制對策
1、路基工程特點
(1)高填與深挖的路基增多。為了減少橫向交通干擾,必須在高等級公路設置供橫穿道。對平原區則只能以提高路基填土高度來滿足設置下穿式通道的要求。因此,在平原區修筑高等級公路,其路基填土高度一般應在4~5 cm以上。填土高度的增加,既增加了填土路堤的工程量,又要求填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均勻性,施工時含水量和壓實度也應盡量均勻一致,以免引起路基發生過大或不均勻的沉降變形。
(2)特殊地質條件的路基增多。由于高等級公路線形的重要性,路線通過不良地質的機會較多。對路基工程而言,則需要考慮換土或改良和加固路基的問題,這就要求采取特殊施工工藝。
(3)路基中的橋涵和通道增多。高等級公路一般采取全封閉的方式,以保車輛的快速通行和安全行駛。由于公路要通過廣大農村地區,為方便農村人口生產與生活,需增設較多的小橋和過水的涵洞、灌溉虹吸管,以及人行或農用機械通道。對于這些情況,要求路基施工時對橋涵和通道的臺背填土要碾壓密實。對于臺背填土壓實施工較麻煩,施工常被放松和疏忽,日后則發生較顯著的下沉,致使路基路面與橋涵、通道銜接不平順,影響行車。
2、施工準備階段
(1)在工程所在地要詳細調查了解公路沿線(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業范圍內的土質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數及含水量情況,制作標準擊實試驗和土的強度試驗,制定施工方法。根據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分類、整理,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制定出路基各種不同類型土質、含水量的切實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處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現盲目性,避免走彎路,以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
(2)調查了解工程所在地全年氣候特點,統計往年在施工期由于陰雨影響的天數,制定相應的作業方案及相應措施,并注意氣象形勢預報,以使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作業計劃和作業方案。
(3)詳細調查工程實際工程量,根據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劃分作業段,編排施工進度計劃,確定工程日進度計劃。并且日進度計劃要考慮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響。根據日進度計劃,組織人力、機械、村料、制定有力措施,實現日進度計劃的落實。
(4)論證施工工序、作業方案,對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業方案全過程進行論證,排隊檢查有無人力、機械閑置浪費的環節,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決,使工程施工盡可能地達到最優化。
(5)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良好的質量保證體系是施工正常進行的保證,缺乏質量保證體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低下、返工,給工程帶來隱患,從而就影響施工進度、企業的信譽和經濟效益。因此,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不僅是企業眼前利益的保證。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紙上,而要在實際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實,讓它真正發揮作用,要建立層層負責,責任到人、獎罰兌現的制度,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實行全員質量管理,保證工程質量。
(6)技術交底。
在工程施工開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體安排、施工規范、設計要求、合同要求、作業流程和規程、施工要點向施工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全面交底,使全體人員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點。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計劃的落實。
3、路基施工的質量要求
3.1結構穩定性
為防止路基結構在行車荷載及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整體失穩,發生不允許的變形或破壞,必須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來保障路基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3.2強度
為保證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產生超過容許范圍的變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
3.3水溫穩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強度將會顯著降低。特別是季節性冰凍地區,由于水溫狀況的變化,路基將會發生周期性凍融作用,形成凍脹和翻漿,使路基強度急劇下降。應保證在最不利的水溫狀況下,強度不會顯著降低,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溫穩定性。
4、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
4.1施工方法合理選擇
目前,多采用機械化施工或綜合機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機械,主機配以輔機相互協調,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綜合機械化作業的方法,能極大地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工程造價,保證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機械必須滿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別是壓實設備合理配備,是保證路基強度的關鍵。
4.2嚴格施工程序
必須認真按規定要求做好組織、物質、技術及現場四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小橋涵、擋土道、盲溝等小型構造物通常是與路基施工同步進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來開挖修建這些構造物,影響工程整體進度和質量控制。施工技術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施計和監理工程師的指令,精心地開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埋基底處理、選擇填料、確定路埋填(挖)方式、路基壓實。
4.3路基填料控制
(1)摻和石灰。該法適用于淤泥質土、含水量比較高的耕地土,當換土不經濟、工期要求比較緊的情況下,宜采用石灰穩定土來填筑路基。
(2)摻和粒料。對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較高的路段,可采用摻和砂礫、碎石、爐渣等粒料的措施處理。
(3)其他方法。對含水量偏大的土、在季節宜且工期允許的情況下,采取曬,待含水量合適及時碾壓。用水泥穩定土也是常用的方法,該法適合特殊部位、面積比較小的情況,因造價比較高,一般不宜采用。但遇有特殊土,如膨脹土、垃圾腐殖土時則必須換土。
4.4填土層的碾壓
為了保證路基的壓實質量,首先應在試驗段的施工中研究解決影響壓實和各種因素,制定相應的技術保證措施。路基施工必須分層填筑,分層碾壓。一般路段松鋪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構造物兩側(橋涵頭處理)松鋪厚度不得大于15cm,路床頂面最后一的最小壓實厚度大于或等于10 cm,不同性質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種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 cm(兩層)。路基填筑必須全幅填筑,一次到位,嚴禁幫寬。在碾壓過程中,要把含水量控制好,要確保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在選擇壓實設備方面上,應根據不同填土類型和壓實厚度進行選擇,對于礫土振動壓路機具有滾壓和振動雙重作用,效果較好。
5、結束語
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是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它既是路面承載體也是公路的主體。因此,質量控制在公路工程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路基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公路使用品質、旅客的舒適和正常的行車交通,對國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始終堅持技術標準,注意加強施工管理,強化質量意識,就一定會提高路基的耐久性。